下馬的殲9長什麼樣?採用鴨翼布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殲8殲10都有受到殲9的影響。

在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歷史中,有一款戰機直到今天都常被軍迷提及,因為,這款戰機在技術設計上,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都並不落後,那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殲9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

殲9戰機的研製,有著強烈的現實需求,在上世紀60年代,面對蘇聯"逆火"和美國B-1B 超音速轟炸機,中國空軍急需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為了滿足攔截作戰需求,中國沈飛開始提出了新型戰機的設計方案。

限制於中國當時的整體航空技術,中國空軍在研製殲9戰機時,並沒有很多技術可借鑒,不過,得益於60年代初,中國已經從前蘇聯獲得了米格21戰機的全套技術資料,這對殲9的研製起到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殲9研製之初,中國601所提出了多款設計方案,其中一款為裝備2台渦噴7改進型發動機,在保證氣動外形不大改的基礎上,機身放大,這一方案只有演變為殲8I型戰機;另一種方案,裝備一台推力為8500千克的渦扇發動機,採用鴨式布局的設計方案,這款戰機就是殲9設計方案。

當時,這兩種方案的飛行性能,都和美國裝備的F-4B相當,即升限2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基本航程1600千米。

1965年,三機部正式向601所下達了《關於開展殲9飛機方案設計》的通知,要求在兩個方面進行方案論證和比較,從中選一作為殲9的最終定稿:在飛機總重量控制在14噸左右的基礎上,首先,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2.3左右,升限20000米左右,作戰半徑大於450千米;其次,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升限22000米,作戰半徑350千米。

1966年中旬,中央軍委在審查了兩個方案後,最終選擇第二種方案決定開始研製殲9飛機,並在設計指標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最大馬赫數2.4,升限21000米,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續航時間3小時。

作為中國當時最先進的戰機,殲9的研製遇到了很多主觀和客觀的障礙,主觀原因是中國當時航空工業的技術實力,很難滿足殲9這種高性能戰機的設計要求,客觀原因是中國空軍對殲9戰機的設計要求,多次進行改變,在技術難以滿足需求的基礎上,多次提升對殲9戰機的技術指標,使得殲9戰機的研製難度不斷增加。

最終,在1978 年,由於中國611所承擔的殲7III型戰鬥機,在研發進度上受到了更高的重視,因此,殲9的研製進度受到了影響,並在1980年終止了全部的研製計劃,而此時殲9的機體研製經費達到了2122萬元。

相比殲9戰機的研製,殲8I型戰機在技術上更加符合中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在殲9戰機計划下馬之後,殲8 的研製工作並沒有停下來。

在殲9計划下馬之後,中國空軍選擇了更加務實的殲8研製計劃。

1979 年末,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同意殲8 設計定型,1986 年初,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殲8 白天型飛機生產定型。

從目前看來,當時國家選擇放棄殲9而選擇殲8的決定是正確的。不管怎麼說,在殲9的研製過程中,我們學習到的經驗和技術還是幫助了中國戰鬥機乃至航空工業的發展。


本文中所有CG圖均為網易談兵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製圖 | Lovely_Swift

出品 | 網易玩家工作室談兵欄目

關注談兵微信公眾號(id:wytbjs)可回復獲取大圖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推薦閱讀:

TAG:军事 | 航空 | 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