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除顫儀:嚴重心臟病患者的隨身救命儀器

原創專業內容,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本人。如需聯繫請加微信 xugu598。首發於本人頭條號:作者徐光啟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死於心臟驟停的總人數約為54.4萬人,而心臟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心臟驟停的一大原因是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常用急救方式是立即電擊除顫,但外用除顫儀攜帶不方便,公共場所也很少見。所以,對於有嚴重室顫的嚴重心臟病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在胸部植入微型除顫儀(ICD),來預防和治療心臟猝死。但是,在體內植入除顫儀存在手術風險和術後風險,加上電池壽命因素、昂貴的價格因素,目前仍未普及。

2015年,由美國ZOL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可穿戴除顫監護儀(WCD)-LifeVest得到了美國葯監局FDA的認證.雖然早在2001年ZOLL推出的可穿戴除顫監護儀已得到認證,但是只適用於成人,而這款儀器也可適用於兒童。LifeVest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含有電極的綁帶纏繞在胸部;一個可跨在腰間的監控、警報、放電模塊。當監控器通過綁帶里的電極探測的心電而發覺心律失常後,會給患者發出警報,並有短暫的時間讓患者決定是否需要按下除顫按鈕,如無應答,監控器默認電擊除顫。

產品示意圖,圖片來自於Medgadget

這款WCD儀器的效果如何呢?

根據Zoll對FDA申報的試驗數據來看,這款穿戴式除顫儀在心臟第一次休克就能夠立即除顫的成功率是98%。經歷心臟休克患者的存活率是92%(在急救醫療隊到達之前)。

與主流的植入式除顫儀(ICD)對比,穿戴式除顫儀(WCD)的效果毫不遜色(試驗於2002年至2006年在美國和德國完成,試驗對象共3569人)。

WCD與ICD效果對比,圖片來自於參考資料2

從長遠趨勢來看,穿戴式除顫儀(WCD)和植入式除顫儀(ICD)在效果上並無統計意義上的明顯差別(橫坐標為病人數×每人穿戴天數,縱坐標是從試驗開始累積的死亡率)。僅從絕對數值來看,WCD甚至優於ICD。這說明,穿戴式除顫儀在理論上可以取代植入式除顫儀。

但是,這款產品也有著一些暫時無法克服的劣勢:

  1. 在美國和德國的試驗表明,有近15%的病人不願意穿戴這款產品,主要因為設備尺寸比較大,而且比較沉重(有大容量電池),需要每天24小時穿戴。
  2. 試驗者平均穿戴時間為2~3個月,之後絕大部分病人轉用植入式除顫儀(ICD)。說明這款WCD儀器可能不是長久的解決方案,而是適用於那些需要植入ICD但身體等各種條件還無法達到醫療標準的病人。
  3. 對穿戴者體重有要求,至少37.5公斤。所以,基本上這款儀器不可能用於低於10歲以下的兒童。
  4. 價格昂貴。目前這款儀器的租賃價格為3370美元/月。

作者認為,這款WCD儀器在中國不太會有市場,不管是從病人體驗還是花費的角度來看。但是,這款WCD儀器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科技思路,也就是穿戴設備在功能上是有可能替代主流植入式設備的。

如果這款WCD做的足夠小巧,輕便,成本低,將會造福中國上千萬嚴重心臟病患者。科技在進步,作者相信會有這麼一天的。

參考資料:

心臟驟停復甦搶救的新進展,陳娣 等《內科急危重症雜誌》 , 2009

Aggregate 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Wear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Event Rates, Compliance,Mina K. Chung, MD, FACC,2004

Zoll網站,lifevest.zoll.com/

美國FDA網站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TAG:医疗 | 风险投资VC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