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焦慮進不了家委會?這對父母乾脆不讓孩子上學了!

說起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有自己推崇的一套理念:有的人認為從小立好規矩才能讓他以後更成功;有的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孩子愛和自由的天性。

這兩派經常因為理念不同,像少林派遇到了武當派——掐得花樣百出、難分高下。

秉承規則教育的虎媽狼爸咱見多了,可是把「自由和愛」做到極致的是啥樣?

英國有對夫婦還真就身體力行地實踐了:他們現在有7個孩子,最大的13歲、最小的1歲。所有的孩子,都是「放養型」的,可以在家隨便嗨——哦不對,是自由發展。

而且孩子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既不用遵守什麼規則、也不會因為做了什麼事挨批評。媽媽Gemma說,這是對孩子的絕對尊重,「在我們家,一切以孩子們自己想做什麼為最高準則」。

Gemma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在他們家,一切狀況都有可能發生。9口人的家庭,好比是一個小型的「野生世界」。

這裡,你會看到一個5歲的孩子玩酒精棉這種化學物品,以及更危險的斧頭;

爬窗什麼的,沒問題。

如果8歲的女兒說想要自己剪頭髮,OK,我會給你一個剃頭器,隨你愛咋剪就咋剪,你喜歡就好。

當然了,你如果想要把頭髮染成紫色、綠色、藍色……也是完全可以的。

以及你在不爽的時候想要尖叫什麼的更是小case了,發泄吧,孩子們,憋著多難受呀。

在孩子們都愛的甜食上,這對父母也是很open的,想吃冰淇淋?想睡覺起來吃冰淇淋?想半夜睡覺起來吃冰淇淋?——完全可以!都說啦沒規矩了。

有的人就不由得替他們擔心了:「這樣的孩子以後上學了可咋辦」。

上學? 不存在的!

既然要自由發展,學校這種充滿規矩和束縛地方當然沒必要去。

老大老二倒是上過一段時間,結果爹媽覺得這學實在沒啥好上的,乾脆給她們辦了退學,後面的幾個孩子更是一天沒去了。學都不上,什麼考試啊、考級啊就更沒影了。

這個家最大的孩子在7歲的時候輟學在家了

面對眼鏡都跌碎的眾人,這對父母有自已的一套理念——上學啊、考試啊,不就是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么?乾脆自己在家教吧!

Pearl在父母允許的牆面上塗畫

作為餐飲業經理的爸爸Lewis Rawnsley表示,我家二女兒最愛烘焙啦,在家自個兒學,現在做三道拿手菜對她來說完全不是難題!(學校里這些就學不到吧?)

關於那些教孩子們讀寫拼之類的活兒,兩夫妻也是自己上。「像GCSE(差不多像中考這樣的考試),就算通過了也不能證明啥,它就是個記憶測試而已」。

「聽說你們最近都在吐槽陪讀陪出心梗啦?我們家的孩子不愛學習我才不管他,因為時機到了他自然會想要來學習東西啊——9歲的Phoenix本來也是各種不想學,但有一次他試圖和朋友通過XBOX聯繫,但他發現自己啥也看不懂的時候,他就乖乖回去學去了。」這個媽媽說。

額,聽起來好有道理……

當地的教育局為這個家庭也是操碎了心,每年都會派專人去探訪孩子們的情況。然而結果顯示有點不容樂觀——這家孩子的各種情況,普遍比他們的同齡人要落後一些。但兩夫妻說對於這些評價,他們也並沒有介意。

「你們不知道有多少人讚美過我們家這種奇妙、魔幻的養娃方式」,Gemma說,看似毫無顧忌的事情背後,都是她和丈夫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比如雖然孩子們可以想幾點睡覺幾點睡覺、想尖叫就尖叫,但所有行為都有一條警戒線:不能說謊、不能傷害別人、要去尊重他人。

而關於那些給孩子玩危險物品的故事——前面說到過的酒精燈和斧頭,他們是這麼說的:玩酒精燈是為了讓孩子去學習科學知識;至於玩斧頭,正是因為玩過,才會知道怎麼去使用它才是安全的呀。(居然有點無力反駁的意思?)

而關於那個半夜起來吃冰淇淋的事兒,他們則表示這些只會發生周末——孩子們的健康還是很重要的啦,每天都這麼大吃大喝當然不可能啦。

這對夫妻養娃的故事被拍成了紀錄片後,熱愛吐槽的英國人民完全沒有放過他們。雖說這些放養的方式都被Gemma和Lewis用一個個理由解釋清楚了,但人們好像還是不太買賬,各種罵他們自私的:「要真的讓孩子隨心所欲,那憑什麼你們來決定他們要不要去上學?」「孩子們太慘了,硬生生喪失了去學校和同齡人交友的機會」。

也是有人持肯定態度的啦,「現在看看他們可能落後一些,但未來也不一定如此啊,說不定他們以後能成功呢?」

所以,對於這種完全放養式帶娃的套路,你是怎麼看的呢?

(1)覺得挺酷的,要是我有這個條件,我也這麼養娃

(2)簡直不可理喻,這麼特立獨行,以後讓孩子怎麼適應這個有普世價值觀的社會?

(3)你們開心就好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

人在海外,為什麼應該與當地人多交流,或多或少地融入當地社會?
這個水壺,能讓你把白開水喝出十種味道

TAG:儿童教育 | 育儿 | 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