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蒙氏 | 看張愛玲一生所引發的教育感想
最近沉迷張愛玲的書,每天看得「頭抬不起來」。
我不是「張迷」,只是好奇,是什麼樣的環境和經歷,塑造了她的人和作品。
到現在還有無數文藝青年把她的話作為QQ簽名,而她自己卻一生動蕩奔波,到晚年「孤獨終老」。
李安評價張愛玲:「張愛玲是個沒有愛的人。有時候我們會奇怪,她既然那麼了解男女關係的本質,為何還要飛蛾撲火?張愛玲是個有心理疾病的人,這是幾乎所有經歷童年陰影、不得父母疼愛的人都有的問題。」
但是我不覺得她沒有愛(雖然這幾天看她的書看的魔怔,夢裡覺得她是個不愛生活的人)。
她是童年沒有得到愛的人。這樣愛的缺失讓她在長大後有著對愛無限的渴望,親情無望,只能寄託於愛情。她在愛情方面沒有得到好的模範和熏陶(她說自己的父親,舅舅,弟弟都是不成器的),對愛情是盲目的、理想化的。
童年的無愛,也導致了她的自卑。在愛情中,她「低到塵埃里」,即便在文學上她是無限自信的,甚至於相信自己是「天才」(她的自信也有道理),但是在感情中,她也是忐忑的,被動的,自卑的。
今天的文章可能與「蒙台梭利」或者「育兒」關係不大,只是我從張愛玲的生平里得到的一些啟發。
渴望看到具體指導的同學恐怕要失望,但是像著名大神雨田老師說的「所謂育兒,皆為涮肉」(見下圖):
育兒本來就是生活。
我們從他人的生活里,得到啟發,得到教訓,也能更加認清自己,認清生活的本質,進而能自我控制。
那我們就開始吧。
張愛玲生於1920年的上海,出身顯赫,奶奶的父親是李鴻章,爺爺是清末的名臣。
而出身名門,並不意味著張愛玲有幸福的童年。
父母思想、教養方式不統一,童年缺乏關愛。
張愛玲出生的年代,正是社會大變革,新舊思想交替的階段。
有的人繼續忠於封建舊思想,做著世代富貴的夢,錦衣玉食,吸食鴉片,醉生夢死,比如張愛玲的父親;
有的人嚮往西方的新思想,新教育,想打破世俗的枷鎖,與西方世界的先進思想接軌,比如張愛玲的母親。
張愛玲的父母就這樣「同床異夢」,有著截然不同的追求。父親每天在榻上吸鴉片,而母親是看不上的。
而在家裡,父母都很「忙」,張愛玲和弟弟,都是由家裡的僕人照顧。
??幼年的張愛玲與弟弟??
在張愛玲4歲的時候,母親與張愛玲的姑姑一起,去了歐洲留學,一去就是4年。
在張愛玲8歲的時候,母親回來了,但是是來與父親離婚的。
看到張愛玲之後,母親也很冷淡,可能因為有心事(據說是自己的戀人與別人結婚了),除了在午飯的時候給姐弟倆講一些「營養學」,也不怎麼跟孩子們交流。
在她10歲的時候,母親又走了。母親第2次「拋棄」了她。
張愛玲說,「她終於得到了海闊天空的自由」。
而張愛玲對母親,是又嚮往又陌生。
母女的關係是複雜的。母親年輕時,是絕對強勢的。母親忙於自己的感情和事業,只對女兒的生活掌握「大局」,關心她的教育,以及規範她的「言行」。
張愛玲人生中幾次大決定,都是由母親決定的。包括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去港大讀書。
母女的關係,最終在母親將張愛玲的老師送她的800塊錢賭輸掉之後,徹底決裂了。張愛玲最終在後來母親短暫回國的期間,把錢還給了母親,算是兩清。
所以在張愛玲童年時期,是缺乏關愛的。父親沉迷於鴉片,母親沉迷於自己的「新式追求」,都不陪她,她只有在讀書中獲得快樂。童年期間,她翻遍了父親書架上的書,在父親吸鴉片睡著的時候「偷走」《紅樓夢》、《金瓶梅》這樣的書,導致她日後的寫作風格深受這兩本書的影響。
缺乏家庭關愛、涉獵廣泛、能冷眼看世界、看人情,這也可能是她日後能成為文學「天才」的原因之一吧。
傭人伺候,動手能力差,生活難自理,難以適應新環境。
張愛玲身高168,但是很瘦,大家對她的描述里,總逃不開關於她的瘦。
張在美國去世的時候,更是瘦成一把骨頭。據說因為她不愛下館子,更不愛做飯,每天只吃罐頭,喝咖啡,導致營養不良,「怎麼都胖不起來」。
??清瘦的張愛玲??
而在她年輕的時候,做什麼家務,都是如臨大敵的樣子,每次不是傷了物件就是傷了自己。
大概大戶人家有傭人伺候的「大小姐」,動手能力都不強吧。
蒙台梭利奶奶曾經也說過,窮人家的孩子是比富貴人家的孩子幸福的。
一方面,窮人家的孩子都是由父母親子帶的,因為請不起傭人,所以孩子更能得到父母「本能式」的保護和關愛。而孩子,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就像蒙台梭利的故事裡那個轉折點:蒙台梭利從醫學院回家的時候,看到路邊一個乞丐帶著孩子,窮困潦倒,孩子衣衫襤褸,手裡在玩著什麼,但是一臉滿足。
另一方面,窮人家的孩子有動手做家務的機會。在動手過程中,孩子可以適應現實生活,照顧自己,更加獨立,而且在生活中得到滿足和自信。
張愛玲的文學造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的生活卻是「一團糟」。在臨去香港的時候,母親對她進行「優雅與禮儀」和自我照顧的常識教育(但是這時候張已經不在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階段了啊),結果是收效甚微。
而她到了香港之後,朋友很少,並不快樂,也很自卑。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窮,吃穿上面都是落後的,很難融入「橡膠大王」的子女出沒的貴族學生。
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能是她的適應能力不強,在生活上是「湊合」的。在香港大學期間,日本空襲香港,她在一個宿舍里已經2天沒吃飯,晚上也只能靠報紙和雜誌取暖。而她大學期間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朋友炎櫻來看她,睡前只跟管事兒的人說笑了幾句,就帶下來兩條毯子,第二天,張也有了飯吃。
當然,這也涉及到了張愛玲社交層面的特點。
??張愛玲與好友炎櫻??
性格內向,敏感多疑,不愛社交。
見過張愛玲的人回憶,她生性害羞,不愛講話,也不愛見人。
在讀港大的時候,認識了她的好友,炎櫻。炎櫻性格樂觀,大大咧咧,恰好跟張愛玲互補。她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張愛玲去了美國,與第二任丈夫賴雅結婚。但是後來,在炎櫻探望張愛玲夫婦之後,二人就再沒有見面。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炎櫻已經成了「闊太太」,而張愛玲仍然奔波勞碌,還在為房租發愁。可能炎櫻的無心之言或是無心之舉,刺痛了張愛玲敏感的心,此後再不跟炎櫻見面。
另外,當她從港大回到上海之後,張愛玲的作品引起了轟動,很多讀者都慕名拜訪,她一概不見。而少數參加的社交場合中,她似乎也只跟熟識的人交流,席間多過三五人,她就像受刑一樣不舒服。
在去美國之後不久,她就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她的第一任丈夫大她15歲,第二任丈夫大她29歲,而兩個人都是「社交達人」。在美國的時候,所有的生活和社交事務都是由賴雅代她完成的。
賴雅死後,張愛玲徹底成了「孤島」。除了跟她的出版人有書信交流,她徹底「與世隔絕」,直到20年後在公寓里去世。
我們不能評判說,張愛玲是「有社交障礙」,但是她確實不愛社交,不愛與人交流。而她應該也是孤獨的,在公寓里幾乎24小時開著電視機,算是有點「人氣」,死的時候,也沒人陪在身邊。
??中年的張愛玲還不忘驚世駭俗??
張愛玲是很特別的,也是文學天才,窮奇一生都在追求驚世駭俗。
但是從世俗的角度,我們很難說她是幸福的。
在看她的經歷的時候,最最引發我思考的,不是她與胡蘭成的傾城之戀,也不是她驚世駭俗的小說,而是她童年的經歷,可能對她的深刻影響(可能是我的職業病)。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到日本青年與中國青年的不同追求。採訪日本青年,他們的夢想是做老師或者書店管理員。而中國的青年,大都理想更遠大,想成為像馬雲或者比爾蓋茨這樣改變世界的人(這種差異跟社會發展程度相關,不展開來說了)。
在世俗的眼光看來,中國青年更有理想,他們的夢想更值得追求。
張愛玲曾經也說過她的夢想:比林語堂還要有名、穿最別緻的衣服、週遊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
她的夢想跟她的作品一樣,都是很世俗很「小市民」的。
相信她的夢想,放在現在,都是很多人在追求的。
但是她的夢想,沒有一個實現了(之所以說想比林語堂有名,是因為林語堂大受美國讀者喜愛,而張愛玲想打入美國市場),而她一生,大部分時候也不快樂。
所以,我們的教育,究竟是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我們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理想遠大,窮其一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是獲得「現世安穩,快樂平和」?
你覺得呢?
希望這篇文章,能引發你對生活和育兒的思考,以及對文學的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