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現場】10件必看展品——大英圖書館哈利·波特展

原標題:Onspot report: 10 Must Sees in Harry Potter: A History of Magic Exhibition

上月20日,大英圖書館的哈利·波特展如期開幕,近水樓台的小編雖然沒搶到當天的門票,但也已經在上周末前往一睹為快。

作為多年的哈迷,深度體驗這場視覺盛宴之後當然也不會忘記國內的小夥伴!本文將為大家盤點本次特展中最值得一看的10件展品——

哇這公號推送文風我真的編不下去了[手動doge]...

總之展子相當精彩,排名不分先後,大家食用愉快!

1. 哈利的肖像 鉛筆線稿 by Jim Kay

也是廳內的第一件展品,出自英國插畫家Jim Kay之手,應該是接手HP插畫系列後的初期作品。年幼的哈利繼承了詹姆的亂髮惡作劇式的神情與莉莉的眼睛,戴著膠帶粘起的眼鏡。

2.鄧布利多的肖像 油畫 by Jim Kay

霍格沃茨的校長身著紫底星辰圖案的睡衣與配套睡帽,正在吃一包雪寶檸檬。左側花盆中的植物是一株銀扇草(寓意誠實)小瓶里的液體可能是龍血,暗指鄧布利多廣為稱譽的學術成就之一——發現龍血的十二種用途。右側桌邊放著織針與毛線,它們與甜食一樣,都是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特別愛好。

3. 斯內普的肖像 油畫 by Jim Kay

魔藥學教授在桌前正襟危坐,長袍與身後背景的深綠色調來自他擔任院長的斯萊特林學院。

前景玻璃罐中的鼴鼠暗示了他卧底的真實身份,剪刀象徵他發明的「神鋒無影」咒,右手邊的一串山谷百合(valley lily)象徵他自少年時期對莉莉·伊萬斯的深厚愛意。

4.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插畫 by Jim Kay

局部

也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插圖版的封面圖

鮮紅的霍格沃茨特快停在站台邊,站內人流涌動,蒸汽繚繞。哈利無比驚奇地打量著周遭的一切。

5.瑞普利捲軸 Ripley Scroll 16世紀

來自15世紀的魔法石製作圖解,過程可以說十分玄妙(反正我是一個步驟都沒看懂。

從介紹里來看大致是有4步:首先你需要一隻蛤蟆(嚴肅 和水銀一起煮,作為一種低等物質,它會讓你你會得到一塊「初級石頭」,然後不斷加入硫黃和水銀繼續煮,將依次得到「白石頭」「黑石頭」,最後是「紅石頭」, 也就是魔法石。

*本段內容十分草率,切勿嘗試

5. 尼可·勒梅的墓碑 15世紀

非常驚奇地發現尼可·勒梅(尼古拉斯·弗拉梅爾)居然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是一位中世紀巴黎地區的地主。謠傳他的財富來源就是他發明的魔法(點金)石。弗拉梅爾死於1418年,被埋在巴黎的聖雅各伯教堂(Saint-Jacque-de-la-Boucherie)。他的墓碑被發現時在一家波斯商店裡被用作切菜板(cutting board, 也有可能是切木頭石料之類的?)

6. 照妖鏡 Witchs Scrying Mirror

(所有展廳內禁止拍照攝像,找了個有點像的)

如果在鏡中看到背後有人,千萬不要回頭!

(而我是看了一眼覺得背後有東西,回頭看了之後才看到這句話的....

7. 隱形衣

這個沒圖_(:з」∠)_

basically一個玻璃櫃里有個空鉤子。燈光比較昏暗,我一開始還趴著各種換角度看了半天[facepalm]

不,其實這裡有圖,不過只有巫師才能看見[doge]

8. 一顆糞石 17世紀

(同樣是示意圖)

實物尺寸直徑大約2厘米,純金的匣子非常精美

9. 鋼筆插畫 by J.K. 羅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插畫都完成於HP系列的構思階段(1990年至1991年)當時離《魔法石》的出版還有7年時間。圖3中最右邊的角色Gary其實是後來正式成書後的Dean。

10. 盧平的肖像 鉛筆 by Jim Kay

(十分抱歉剛剛還在說不能拍照,但這張真的沒控制住自己的手...)

儒雅溫和,而又憔悴的萊姆斯。背景辦公室的細節也非常好。

這張【禁轉禁二傳 尤其推特和湯】

11. 對角巷全景 by Jim Kay

全幅規模大約是四五張A3畫紙首尾相接,各種細節真的感覺看不夠qwq 臨走前又折回去盯了半天。emmmm然後還有了這張照。

【這張同上,禁所有】

12. 混血王子書稿及修改 by J. K. 羅琳

大約3-4頁,具體位置在HBP的第九章中部,第一節斯拉格霍恩的魔葯課哪裡。可以看出赫敏回答問題時對迷情劑氣味的形容(剛割過的草地,嶄新羊皮紙...等等 是後來加上的

另外一段可能在二十四章左右,哈利試圖追蹤馬爾福進入有求必應屋,可毫無進展,刪除了羅恩建議哈利使用福靈劑的情節和赫敏的反應:「you just stop encouraging him take a slug of felix every time he wanted something.」(你能不能不要每次哈利想要什麼東西都慫恿他來一口福靈劑?)還有一處三人組關於能不能再做一些福靈劑的對話有小改動

「天啊,太複雜了,」 他掃視著那一長串的配料說,「要六個月……得慢慢熬……」

總是這樣。(Typical. )」羅恩說。

原稿寫的是Damn it.

大概是考慮到兒童讀者所以修改了語言,但我覺得這裡用damn it顯然更加羅恩啊lol

13. 《魔法石》初稿:海格會見麻瓜首相 by J. K. 羅琳

《魔法石》的原稿中曾經出現過海格向麻瓜首相通報伏地魔破壞活動的情節,面前的巨人始終不肯說出始作俑者的名字讓首相分外惱火。對他的描寫:氣紅了眼的矮子(The red-eyed dwarf)讓人不難聯想到《火焰杯》以及之後幾部書中付康奈利·福吉。而《混血王子》中他與麻瓜首相的會面也部分化用自這一章。

14. 第一篇書評 by Alice

「The excitement in this book made me feel warm inside, I think it is possibly one of the best books an 8/9-year-old could read.」

這本書讓我感到激動又心中溫暖,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8,9歲的孩子能讀的最好的書之一。

——Alice Newton

8歲的Alice Newton是時任Bloomsbury首席執行官Nigel的女兒。讀完前幾章羅琳的手稿之後,她在便簽紙上寫下的這段簡短的書評。這一反饋在Bloomsbury出版《哈利·波特魔法石》的決定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本書將成為一部轟動全球的系列小說的開端,此後十年間,《哈利·波特》被譯為79種語言,售出4.5億餘冊。

15. 寫作大綱 by J. K. 羅琳

整個展覽的最後一件展品

J. K. 羅琳以出版前就構思好了7部小說的全部情節而著稱 (而我卻是第一次聽說??或者說完全沒有想到」全部「的意思是到這種細節的全部....

上圖是《鳳凰社》大綱的一部分,羅琳對後期故事中極為複雜的多線敘事的把握可以從中得以一窺。

另外補充一個fun fact,在一開始的構思中」鳳凰社「是哈利領頭成立的的學生社團,而」鄧布利多軍「則是反抗伏地魔的地下組織,而正式出版的時候這兩個名字調換了角色。

fin.

---

恩,雖然標題說是十條,(因為據說十條最容易讓人點進來

還記得原標題沒給超鏈接?

——因為原標題是我編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終於寫了一篇原創的文章!

連題圖也是出自我手啊lol

HP展辦到明年2月,能來倫敦的話可不要錯過xD

by 看展全程在記筆記的PatronusVine

2017.11.2


推薦閱讀:

【HP原型挖掘系列】佩妮·伊萬斯和達力·德思禮
哈利·波特是純種血統的魔法師嗎?
【Pottermore翻譯】羅琳的想法——德拉科·馬爾福
為什麼《哈利波特》沒有做成類似《冰與火之歌》一樣的長劇集而是做成了電影?做成劇集會不會更合適?
【HP】Pottermore:霍格沃茨各種課本及其作者(麻瓜研究、魁地奇系列)

TAG:哈利·波特 |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