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不好」才是孩子繪畫的最大魅力

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起藝術》

先看一下下面這兩組孩子畫的畫,

你覺得哪組畫的好?

你喜歡哪一組?

哪一組令你感動?

第一組

再看第二組

看完以上兩組畫面,相信不少人會覺得第一組比第二組畫的更像些,也更整齊完整些,技法也更 多一些,顯得更「會畫」一些

第二組更隨意甚至草率,似乎畫的「不好」,但卻更有趣味,更生動些

那麼孩子的繪畫應該往哪個方向追求呢?

首先,孩子的繪畫是一種本能的需求

孩子從可以握筆開始就有塗鴉的強烈意願,

這是由於繪畫塗鴉是孩子最早開始了解世界,

表達內心的最好手段,

在語言和邏輯還沒有完全形成之前,

繪畫就是他們最好的與世界交流的途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繪畫不是目的,

而是自我宣洩的手段

因此,這才是孩子繪畫的本質意義

孩子通過繪畫逐漸豐富積累對世界的認知,

通過繪畫建立表達的意願和邏輯,

通過繪畫釋放內心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感知

和情緒,

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

這個階段重在繪畫的體驗和過程,而不是結果

第一組中,恰恰是以結果為導向,追求成人化的效果,有過多刻意的引導

這就違背了這個階段孩子畫畫的本質意義,

導致孩子的畫概念、空洞、程式化,

丟失了孩子繪畫中天真稚趣,天馬星空的魅力

大膽、率真、自由,稚拙是孩子繪畫的

最寶貴的特質,

由此而產生的歪歪扭扭的線條,

不成比例的形狀,不符常規的透視、

強烈刺激的色彩、笨拙生澀的技法、

出人預料的構圖

這些「畫的不好」的因素才是正真構成孩子繪畫令我們感動的主要原因

像第一組中孩子的畫,很多孩子畫的畫規規矩矩像模像樣,卻不讓人感動。

而現實中,卻有太多的孩子就是這樣畫,老師也這樣教。

這背後有深層的原因:

一 家長和老師以及社會都太看重最後的「效果」

而不太關心在繪畫實踐體驗過程中其他

不可見的作用

不少家長評價孩子的畫時常說這樣的話:

「你畫得一點都不像」,

「你怎麼畫得亂七八糟的,不能整齊些嗎?」

「你畫的比例都不對」

「你畫的太陽怎麼是藍色的,有藍色的太陽嗎?」

「你畫的人怎麼不畫上眼睛?」等等

這些評價的機制都是建立在大人預設的符合規範的「效果」基礎之上的,

而這些「效果」規範恰恰是背離孩子特殊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徵的

大人眼中的「不對」、「不像」、「不符合常理」、

正是孩子眼中的「真實」,這種孩子眼中的「真實」是非常難能寶貴的

二 在對這種對規範化的「效果」的追求中,美術班也在自覺不自覺地迎合家長的這種需要

而社會上的考級、美術主題比賽也往往用這些規範化的「效果」衡量評比孩子的畫,無疑更助推了這種現象

嚴重地說,在某種意義上,正是一些家長和培訓班的合謀,謀殺了孩子的純真和天性!

當然,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也意識到保護孩子天性的重要性,

很多美術機構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既要保護孩子的天性和特質,

又要讓孩子在符合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是擺在老師家長面前的一道課題,也是考驗老師是否勝任的一項重要指標

回到題目,我們這裡指的「畫不好」,

是指符合孩子特定年齡階段生理心理特徵的真實呈現,

無論是內容、情緒、視角、

還是表達的方式手段,

都應當是孩子自有的一種特點和方式

這種特點呈現出來的天真稚趣、粗澀笨拙、

不合規範、自由率真才是孩子的繪畫最吸引人的地方,

孩子藝術的這種特質,也是眾多專業藝術家夢寐以求要畢生追求的境界

下篇文章中我們結合美術史和專業學習就「畫不好」這個課題展開詳細的探討,歡迎您繼續關注,共同探討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起藝術》 探討更多藝術問題


推薦閱讀:

《鬼媽媽》電影適合孩子看嗎?
關於如何更正確地在家玩兒孩子以及被孩子玩兒

TAG:孩子 | 美术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