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蛋:南京活珠子、東陽尿蛋、皮蛋,還有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老麥是澳洲人,長頭髮,大花臂,三年前帶著對餃子的熱愛來到中國,三年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現在,老麥號稱「中國美食通」,知道哪兒有最香的大腰子和鹵肥腸。
不過,有三個半東西老麥是堅決不碰的。其中那半個是豬腦,因為他瘋狂愛吃四川的豬腦燴豆腐,但如果端上來一份完整烤腦花的話,他只有勇氣合照發張朋友圈。
剩下三個整的呢?是兔頭、雞腳和皮蛋。今天我們先從皮蛋入手,聊聊祖國的「四大名蛋」。
1 皮蛋
皮蛋,又稱變蛋、灰包蛋,歷史悠久,深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當然,包括我的喜愛。不過,皮蛋在國外可是「臭名遠揚」,它有一個霸氣外漏的名字,叫「thousand-year-old egg」,直譯過來就是:千年老蛋。
看看Youtube上爆紅的視頻「Kids with reaction」當中,這群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對皮蛋的反應:
嘗起來呢?
對於吃蛋,美國人可是自認為很有發言權的:他們每年人均消費251枚雞蛋,世界範圍內連續蟬聯了七年冠軍。著名美式料理班尼迪克蛋,也上了不少我國名媛的朋友圈。可是,皮蛋真的有這麼難吃?
這要從皮蛋的做法說起,傳統的皮蛋要將選好的鴨蛋放入鹼、鹽、茶葉(可加可不加)、石灰、樹灰的混合物中,腌制20天左右撈起,用干泥粉摻入滷水包好,再滾上礱糠保存。俗稱「包泥蛋」。
這時候打開皮蛋,蛋白會變成棕色,還帶著幾何形狀結晶,蛋黃則會變成綠色並呈乳酪狀,這是氨基酸分解反應等化學作用的原因。不過,雖然腌制帶來了風味,卻也產生了氨氣,而氨味對於人體來說是食物變質的預兆,這就是外國人吃不慣皮蛋的首要原因。
說實在的,這也怪不了外國友人,如果像下圖這位仁兄這麼吃皮蛋,我也受不了。
那麼皮蛋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一種方法是加醋,因為皮蛋里含有大量的鹼,醋能殺菌,又能中和松花蛋的一部分鹼性,吃起來也更有味。比如我國著名下酒菜,冷盤「皮蛋拌豆腐」,精髓就在那一小勺陳醋。對了,陳醋我推薦山西大同的原漿醋。
還有一種就是我國始祖級早餐「皮蛋瘦肉粥」(肯德基早餐常年暢銷款),把切碎的皮蛋與瘦肉一起放入粥中,鮮美又開胃,一碗下肚,順滑如泡了一個熱水澡,有小黃鴨陪伴的那種。
皮蛋篇的最後,給大家辟個謠,從小我們就被大人告知,皮蛋含鉛,吃多了會中毒。有一種說法是,咱們小時候吃的「包泥蛋」就是含鉛皮蛋,現在買到的「光頭蛋」就是無鉛皮蛋。
非也非也,其實無論「包泥蛋」還是「光頭蛋」,這只是生產保存工藝的區別而已。傳統的皮蛋配方中有一味中藥密陀僧,也叫做黃丹粉,目的是促使蛋白質凝固。而密陀僧其實就是「氧化鉛」,吃多了會出現鉛中毒。如今皮蛋已經改良了工藝,用硫酸銅、硫酸鋅等代替氧化鉛,雖然仍還有少量鉛元素,但一周吃個一兩次是完全沒有問題了。
2 活珠子
說完了皮蛋,給大家透露一個信息,其實這還不是外國人最不能接受的蛋,因為還有它——東南亞名吃「Balut」,常年霸佔試吃視頻榜第一位,瀏覽量動輒幾百萬,「養活」了不少視頻博主。Balut是菲律賓、越南盛行的一種小吃,中文名叫鴨仔蛋,是一種煮熟的已經受精十七天到二十天的鴨蛋。
很多人應該已經發現,沒錯,跟我國南京著名特產「活珠子」基本一樣,只是把雞蛋換成了鴨蛋。
「活珠子」,就是十二天左右正在孵化中的雞胚胎。如果把它對著太陽看,裡面囊胚活動如同珍珠一般,所以得名「活珠子」。早在清朝咸豐年間,「活珠子」就在南京食用成風,其中又以六合地區的「活珠子」最為著名。
我有很多南京好朋友,他們有男有女,高矮胖瘦,分布四大洲三大洋,卻都有這些特質:一是罵人喜歡用「呆X」而不是「傻X」;二是喜歡用「男性生殖器開頭,女性生殖器結尾」的格式造句;三是喜歡吃活珠子。據說,在母雞孵蛋的春天,南京一天就能賣出二十多萬個「活珠子」。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別請教了一下我的南京朋友們。他們聽到這個選題,都兩眼放光,恨不得跟我狂聊十小時,我都能感覺電腦屏幕對面的唾沫星子。
下面是一群老南京告訴我的專業吃法。
取一枚雞蛋,選大頭那一面先敲個小口,撥開蛋膜,吸裡面的湯汁,滾燙鮮香。
這時候剝開蛋殼,基本可以看到「活珠子」的全貌,三分之一雞,三分之一蛋黃和三分之一蛋白。而小雞胚胎也是在大頭。
一口吸掉雞肉,入口即化,鮮味在舌尖擴散,裡面的骨頭也可以一起吃掉。
然後再吃蛋黃,帶著血絲的蛋黃也很鮮美。
蛋白在最底下,因為雞蛋已經孵化了一段時間,比較硬,一般是不吃的,據說不消化。
調料一般有椒鹽和醬油,根據個人喜好調配。
每每跟他們聊到這裡,就會聽到一句大嘆「diao活珠子想吃的一B啊」,然後開始跟我講述家門口公交車站的「旺雞蛋」,順帶引出一兩段跟初戀在小區遛彎的回憶......
3 旺雞蛋
「活珠子」說到這裡,下面來說說它的親生兄弟——「旺雞蛋」。
「旺雞蛋」,又叫「毛雞蛋」、「雞仔蛋」、「毛蛋」,特指在孵化過程中受到不當的溫度、濕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響,導致雞胚發育停止,孵化不成功的雞蛋。相比較而言,「活珠子」則是在雞蛋孵化時有意中止製成的。另外一點區別是「活珠子」在菜市場售賣生的比較多,而「旺雞蛋」則是一般在路邊小攤售賣,像上面說到的公交車站,或者是小區門口。
我是江蘇蘇州人,我們那兒也有吃「旺雞蛋」的習俗,還給它取了一個吉利的名字,叫「喜蛋」。按照我媽的說法,「喜蛋」就是雞場、哺坊的「雞蛋孵僵了」,孵不出小雞了,收集起來直接煮了吃。
傳統哺坊使用「土哺」,需要經過三次照蛋,第一次選出「白蛋」,二照三照選出「喜蛋」,其中發育不完全的種蛋叫「半喜」,夭折在蛋里的雛禽就叫「全喜」。蘇州人煮「喜蛋」,路數跟煮茶葉蛋差不多,醬油、鹽、蔥、姜、茶葉混合,煮一大鍋售賣。
我最愛吃的是「半喜」,帶著肉味的雞蛋香氣十足,相比於「活珠子」,「喜蛋」的蛋白更為軟嫩,可以整個吃掉。而「全喜」則主要是吃肉,順帶還要拔一下毛......蘇州本地還有一種特殊的「混蛋」,就是剛剛受精的雞蛋,內部一片混沌,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喜蛋」雖然喜慶,味道也不錯,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多吃,因為它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含有大腸桿菌的機率接近百分之一百,會引起腹瀉。要是便秘,倒是值得一試(玩笑)。另外,少兒常吃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引起性早熟,大家可要好好注意一下。
4 尿蛋
四大名旦,「樣唱浪棒」,聊完皮蛋、活珠子、旺雞蛋,說個我沒吃過也不敢吃的「重口味」,來自於我國浙江省東陽市的童子尿煮雞蛋,「東陽尿蛋」。
每年清明前後,東陽市各大小學、幼兒園的老師都成了城中「紅人」,因為他們將有一個光榮的使命——為大家收集童子尿。這已經成了當地習俗,零八年還入選了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時,「東陽尿貴」。
據東陽市老人說,吃了這個蛋夏天不會中暑,春天不會犯困沒力氣,一般東陽人都吃過,而且從小就吃。中藥中有一味葯叫「人中白」,就是人小便的結晶,《本草綱目》記載說可以清熱與治療跌打損傷。
那麼尿蛋是如何製成的呢?來,一起捏起鼻子,我來告訴大家。
首先將雞蛋洗凈放入桶中,倒入童子尿沒過雞蛋,大火烹煮半個小時,這算是熱身操,先把雞蛋煮熟。
然後撇去浮沫,將雞蛋撈出,每一個都敲碎蛋殼,重新倒入新鮮童子尿,煮上一天一夜,讓雞蛋與尿液貼身熱舞,完全入味。
這時的東陽,每家每戶都在露天烹制,大街小巷全是難聞的尿騷味。
如果我們剝開一顆「尿蛋」,會發現蛋白髮咸,呈咖啡色,而蛋黃也已經十分入味。我猜想如果把蛋白刻上井字滑炒,應該有腰子感覺。
其實,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童子尿並沒有任何有助於身體的成分,風靡東陽,只是一種傳統風俗的延續而已。我也認識一個東陽人,他說小時候經常吃「尿蛋」,覺得非常香,現在在北京還時不時會想念。
作家阿城在《思鄉與蛋白酶》中說:「人還未發育成熟的時候,蛋白酶的構成有很多可能性,隨著進入小腸的食物的種類,蛋白酶的種類和解構開始形成以至固定。」 東陽人愛吃「尿蛋」,興許就是從小就在身體里形成了對應的蛋白酶。我們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吃食,思念吃飯的過程,說到底也是蛋白酶在作怪。當我們吃起皮蛋,吃起「活珠子」,吃起「喜蛋」的時候,想到家鄉,想到吃飯的過程,想到一起吃的人的時候,滿足了口腹之慾,也滿足了體內的蛋白酶。
最後,如果大家認識做試吃視頻的外國友人,請務必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稍加翻譯,提供一個「內銷轉出口」的法子,讓他們來東陽試吃一下「尿蛋」,拍一段視頻,為國外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做一份自己的貢獻。
你吃過什麼奇葩的蛋?歡迎留言
文:刀刀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大隱於市的高人存在么?為什麼隱於市?怎麼尋找隱士、高人?
※武大郎被害,武二郎有責任?
※為什麼歐美不產咖啡卻有如此深厚的咖啡文化或者說依賴喝咖啡?
※為什麼美國大片中女性形象都是勇敢、能打架,幾乎看不到柔弱、楚楚可憐、撒嬌的樣子?是女權主義政治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