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禧說:我死了以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結果,大清朝徹底斷後了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掌權的女性鳳毛麟角,慈禧便是其中一位。而她能在腥風血雨的宮斗中最終走上權力的巔峰,可見其心機之深沉,手段之狠辣!

幼年繼位的光緒連皇位都是慈禧點頭首肯的,一生置於慈禧的強權重壓之下,卻又不肯心甘情願的為其所擺布,這怎麼能讓專制的慈禧所接受呢?

慈禧碧玉之年入宮遇見咸豐,初時只是一位貴人,甚至,父親還是因擅離職守被革職的罪臣,其地位名譽可以說是爭寵無望,但是,命運給了她一副絕美的容顏。

史書記載中晚年的慈禧仍十分愛美,喜歡保養和拍照,一雙手更是白嫩的勝過年輕人。古稀之年尚且如此,可見,當時風華正茂的慈禧有多吸引人了。

天下男人哪有不愛美的呢?

咸豐得此佳人入懷自然十分喜愛,而且,慈禧十分聰明懂得察言觀色,咸豐更願意走哪兒都帶著了,這裡的「走哪都帶著」自然包括咸豐批閱奏章的御書房。

或許,慈禧一開始對權力並沒有渴望,但是,人性本來貪婪。在王朝的權力中心呆的久了,耳濡目染自然就有了些許興趣,何況咸豐因其字好,常常讓她執筆代閱奏章。

權力的種子在慈禧的心裡生根發芽,日益壯大。

後來,又恰恰只有慈禧生的皇子得以保留,玫貴妃生的次子則在出生當日就夭折了。這究竟是天命還是人為,又有誰知道究竟呢。

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同治帝載淳處理朝政。並且,又給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貴妃代管)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

總之,咸豐生前沒有成為皇后的慈禧,在其駕崩之後母憑子貴挪屁股坐上了皇太后的寶座,與慈安(咸豐的皇后)並尊了。

成為「至尊」皇太后慈禧終於顯露了政治家的權力野心,軟弱的慈安完全不能和她抗衡,所以,當時幾乎是慈禧一手把持著朝政。專權的慈禧雖然對唯一的兒子極盡寵愛,卻沒有給予同治應有的皇帝尊嚴和權力,大到國家朝政小到選妃侍寢,沒有一件事情是同治自己可以做主的。

叛逆少年遇上專橫母親,年輕的同治一腔憤懣無處發泄,鬱鬱寡歡之下放縱自己流連於煙花巷,終於得病早早駕崩了。

即便承受著如此巨大的喪子之痛,慈禧也沒有停下她追求權力的腳步,隔年便欽選了她親妹妹的幼子入繼膝下成為皇帝,以便自己能夠繼續把持朝政。可以說,幼年繼位的光緒只是慈禧用來堵天下悠悠之口的一個幌子,是慈禧專權統治下的一個悲劇。

光緒繼位時只有5歲,要說和慈禧沒有一點母子感情是不可能的。中年喪子的慈禧心裡應該還有對世間親情的訴求,所以,她才將妹妹的孩子要過來帶在身邊。但是 ,同治早逝的教訓使慈禧心有戚戚,更覺得是由於自己管束不到位,為避免重蹈覆轍,於是,她對光緒施以十分嚴苛的管教。

小皇帝一開始對慈禧敬重有加,畢竟慈禧除了是自己的親姨母,更是一手送自己登上皇位的掌權者。少年光緒對慈禧言聽計從,對太后吩咐的所有事情全部照辦,甚至於慈禧一手安排的皇后十分醜陋,光緒都接受了。

然而,少年總要長大,追尋理想,邂逅愛情。

史書有記:光緒大婚之後,與皇后常常發生矛盾,爭吵不斷;和瑾妃相處也很冷淡,只有珍妃深得其愛。珍妃生性溫柔乖巧,又通詩書,而且她對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十分推崇,這和光緒接觸的開放思想不謀而合。珍妃的體貼和安撫,使得光緒心中燃起一團烈火,他開始渴望能擺脫慈禧的控制,在政績上有所作為。

專寵的珍妃聰慧機敏儼然如昔年的慈禧,這使得慈禧十分警惕,眼看著自己一手調教的皇帝被一個女人迷惑的對自己心生嫌隙,慈禧怎麼能容忍呢。

盛怒之下的慈禧很快就找借口懲罰了珍妃,堂堂天子寵妃竟被打的人事不省,鮮血淋漓。不僅如此,連珍妃的姐姐瑾妃也受到牽連,兩人一起被將為貴人。經此一遭,珍妃已知自己成為慈禧的眼中釘,即便隔年恢復了妃位,也不敢有孕育龍種的想法。

年少衝動的皇帝連自己的寵妃都不能救,內心的憤怒可見一斑,再加上康有為、梁啟超這樣的激進派推波助瀾,光緒不顧後果地在光緒二十四年發起變法改革。

但是,此舉大大的損害了慈禧為首的守舊黨派利益,更使慈禧震怒的是,發起人竟然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光緒。封建王朝王權執掌者的共性都是唯我獨尊,王權不容忤逆,慈禧也不例外。被徹底激怒的慈禧很快就聯合追隨她的大臣們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衣食皆不給悉心照料。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時,慈禧帶眾人跑路卻偏偏不帶珍妃,借口「恐其因貌美被辱」,將二十六歲的珍妃投入井中殺死。

年輕失意的光緒皇帝自此孑然一身,被慈禧囚禁多年不得自由,直到1908年11月14日,三十八歲是光緒中毒駕崩。1908年11月15日17點,葉赫那拉氏於中南海儀鸞殿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慈禧臨終遺言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和中國人自己評價西太后不一樣?
「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 這個歷史細節是真的嗎?
慈禧所寫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出處是什麼?
如何評價高曉松對慈禧的評價?
如何看待現代女詩人趙麗華髮微博稱「應該給慈禧翻案」?

TAG:慈禧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