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賽聽《馬賽曲》游老城|尋走法蘭西

Ugo是個魁梧的胖子,每爬一個台階都氣喘吁吁,我都不忍心讓他繼續提我們24L足足30斤的行李。Ugo抹了一把汗,回頭對KK說,別著急慢慢爬,還有最後的三層,上面風景好。Ugo果然沒有說謊。推開門,窗明几淨,地中海的陽光透過落地窗射進來,明亮刺眼。

房間不大,一室一廳一衛,還有一個狹小的窗檯,加起來也不過30平方。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設施齊備,鍋碗瓢盆洗衣機咖啡機,甚至還有烤箱,收納的齊整。Ugo是我們在馬賽的host,相比大多數的法國人,他的英語流利沒有口音。耐心的介紹如何把客廳的沙發變成雙人床,如何使用淋浴。接著攤開地圖,不耐其煩的說馬賽的吃喝玩樂。

這是一棟老建築,樓梯狹窄,昏暗,是舊式的房子,台階多且高,上一層樓要喘上半天。優點是位置好,緊靠老港(Vieux Port)。馬賽是全法國最大的港口,而老港是馬賽最早的源起。如今的老港是馬賽的心臟和旅遊集散地。碼頭裡停滿了一排排整齊的船,只不過當初販運奴隸的貨船變成了今天旅行者的游輪,每天有幾班船帶你去看馬賽最漂亮的峽灣。

從地鐵出來,左手邊是摩天輪,曾屢次出現在電影《的士速遞》的畫面里。右手邊,一面「大鏡子」鑲嵌在頭頂引人注目,從鏡子中可以看見船帆點點,粼粼光芒,過往的行人走在淺藍色的海上。寬闊的廣場上有人在兜售紀念品,有小孩兒嬉鬧,有情侶依偎著,眺望遠方,偶爾還有各種各樣的藝人表演。

過條馬路,經過《上海小廚》(話說,這家中餐館水準不錯),再向前十米二十米的地方就是我們住的老樓。樓下是露天的噴泉廣場,露天遮陽傘下座無虛席,晚上咖啡座改成酒吧,每天都要喧鬧到凌晨才罷休。廣場邊就是我們居住的無電梯樓房,一層是琳琅滿目的店鋪,冰激凌店,餐館,咖啡店和紀念品商店,其中Place des huiles有質地不錯的馬賽香皂和純天然護膚品出售。

我們把車停在附近的地下停車場,一個晚上要12.5歐,難怪Ugo說他去年賣了車,真心是停不起。再加上老城道路狹窄,曲折,經常要拐90度的大彎兒,地勢起伏不平,坡多車多人多,開在路上膽戰心驚,找個停車位也不容易。大體歐洲多數城市的老城區都不適合開車,乘坐公共交通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住的頂層雖然高了一些,但好處是打開小小的露台門,風景絕佳,遠處馬賽的象徵守護聖母聖殿赫然在目,尤其是鍍金的聖母,從全城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看見,據說這是馬賽人的保護神。

第二天坐著公交車拐了好多個圈,上到山頂。聖殿建在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上,是一座拜占庭式大教堂,始建於公元13世紀,由大理石和斑岩砌成,通體白色。走近,聖母雕像越來越清晰,在太陽下熠熠發光。

步入殿內,滿眼的金色,富麗堂皇。牆壁上掛滿繪畫,鐘錶,牌,祈禱航海平安的模型船,模型飛機,戰爭勳章(這是一戰時的紀念),甚至還有球衣。有人在聖母的聖像下禱告,有人在靜坐。

拾階而上到觀景台,俯瞰整個馬賽城,一棟棟的房屋仿似積木一般堆疊在一起,不遠處是舊海港,港內航船排列整齊,整裝待發,再向外延伸就是漫無邊際的地中海。灰色發藍的海如一面上古的銅鏡,氤氳下影像單調稀薄。海中有幾個小島,因《基督山伯爵》而聞名的伊芙堡就在其中。

在馬賽,除了賈爾德聖母大教堂,還有一座教堂不容錯過——聖瑪麗主教堂。同樣是拜占庭式經典建築,莊嚴宏偉,華麗典雅,矗立在馬賽舊港北部的海岸上,宛如一件偉大藝術品,堪稱馬賽最美的建築。

1852年,拿破崙三世為教堂奠基,使用獨特的綠色佛羅倫薩石頭和白色大理石修建,費時幾年才竣工。教堂內部馬賽克圖案繁雜精美,值得慢慢欣賞。聽著教堂里音響傳出的聖歌,看著高高的穹頂,心情慢慢的放鬆下來。

歐洲的教堂從建立之初講究的就是崇高,威嚴,讓人感覺到渺小和敬畏,不像中東的清真寺更多的是裝飾性的花紋,平靜是此刻唯一的感覺。彩色的玻璃映出一幅幅的聖經故事,我仿似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走出聖瑪麗主教堂,不遠處就是著名的老城區Le Panier。步入老城區,相比一公里外喧鬧的老港,這裡安靜了不少。許是正午,遊客寥寥。狹窄的街道上下起伏,互相勾連,仿似迷宮。倒不擔心迷路,因為政府貼心的用不同顏色的油漆在地上畫出了幾條徒步線路,照著走就行。

房子挨著房子,多且密,有些破敗不堪,外牆已經剝落,但全都塗著黃紅灰的顏色,艷麗的宛如一個畫家筆下多彩的調色盤。一家家小店鱗次櫛比,門口商量好似的綻放著一叢叢的花,店裡的手工藝品精緻而昂貴。據說,其中不少是藝術家。

最引人矚目的是牆上隨處可見的塗鴉,給這片古板安靜的老城區增添了活力趣味。

沒有人能想到這些留下來的老房子是多麼的幸運。二戰期間,馬賽老城是法國和德意周旋的重要戰場。為了減少抵抗成員在密密麻麻老房子中藏匿,納粹炸毀了一大片舊城區,多數地方被夷為平地。馬賽人不屈不撓,高唱《馬賽曲》重新投入戰鬥。如今,二戰已經過去70多年。老城區Le Panier算是一個歷史的紀念,還好。

老城的中心坐落著一座古救濟院,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救濟院由方形院落、三層拱廊和中央的小聖堂組成。17世紀馬賽快速發展,人口劇增,出現了大量窮人和乞丐。於是這座貧民救濟院在貴族的提議下應運而建。別以為這是為了慈善,其實是貴族們為了防止這些貧民在馬賽到處亂竄,建的帶有拘留性質的收容所(貧民在這裡禁止隨意外出)。

現在的救濟院已經改成了考古和藝術綜合博物館,正好看見一隊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剛結束參觀。

救濟院外面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四周是商店和餐廳。廣場中央有一顆看起來很有年頭的梧桐樹,蟬尖尖的叫,人們懶散的坐在樹下乘涼、抽煙、聊天、喝咖啡,一切都是那麼的愜意。

我就喜歡這樣的地方,找個角落能待一個下午。

(To be continued)


更多法國遊記請關注我的旅行公眾號:travelswithus 跟著鵬叔游世界

這是一個與旅行相關用心做的公眾號,原創文字和圖片,包含地理歷史人文攻略遊記信息等。

推薦閱讀:

法國圖盧茲旅遊攻略?
在巴黎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國慶去法國旅行回來的時候買東西可以買多少免稅的,包包這些我可以直接剪了吊牌背身上吧?

TAG:法国旅行 | 环球旅行 | 旅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