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劍橋)專題--蘇聯大戰略的形成(2)
再戰仇讎
雖然蘇聯在杜魯門主義發表後非常沉默,但對馬歇爾計劃卻立即做出了重要反應。面對美國國務卿提出的馬歇爾計劃,蘇聯最初的反應可以說是帶有不信任、不確定卻又表現了些興趣;但蘇聯隨後制定的主要路線是從之前西方合作夥伴處獲得更多信息,並利用馬歇爾計劃,為蘇聯帶來利益。斯大林指示蘇聯外交部明確馬歇爾計劃的規模和條件,強調馬歇爾計劃應在國家之間開展,而不是作為整體項目統一運行,避免美國控制蘇聯。蘇聯方面還認為,如西方不滿足蘇方戰爭賠償要求和監管魯爾區工業的要求,那麼馬歇爾計劃也別想使用德國資源。蘇方最擔心的一點事,東歐可能就此受西方經濟霸權的控制,而德國將被納入到美方軌道中。
巴黎會議伊始,蘇聯的擔心就很快得到了印證。英法堅持要求馬歇爾計劃輻射整個歐洲,使用德國資源,對美方的計劃基本未提出修改要求。在寫給斯大林的報告中,莫洛托夫認為,西方合作夥伴顯然「急於趁此機會滲透到歐洲國家的內部經濟中,特別要說的是,還要以此按照自己的意願引導歐洲的貿易往來。」蘇聯領導人非常了解,在公開的經濟競爭中,蘇聯的經濟是鬥不過美國經濟力量的,西方在經濟滲透後接著就要進行政治滲透。克里姆林宮認為,馬歇爾計劃就是特洛伊木馬,妨礙蘇聯達到戰後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中東歐的安全區。
由於莫洛托夫在會上未能撼動馬歇爾計劃,斯大林拒絕批准馬歇爾計劃,並迫使蘇聯盟國「步調一致」。隨著事態的不斷發展,蘇聯進一步修改戰略指導方案。蘇聯政府得出的結論是,美國要重建西歐(包括西德),使其在反蘇的大西洋集團中起到二等合作夥伴的作用。蘇聯之前認為西方可能出現多極制度,蘇方可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縱橫裨闔,使其內鬥。而現在,蘇聯要應付一個由美國領導的反蘇聯盟。美國政策之前所表現的種種不確定跡象也漸漸釐清,融合成一個威脅:美國乃是要威脅蘇聯及其盟國的存在。因此,打破這一計劃就成了蘇聯最重要的目標。
—————————————————————————————————————————
————————————————————————————————————————
在馬歇爾計劃的運行過程中,蘇聯政府要做的是干擾馬歇爾計劃在西歐的實施,並鞏固蘇聯對東歐的控制。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於1947年9月應運而生。該情報局是蘇聯干擾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工具。情報局確立了明確的意識形態:「兩個陣營」,並以此為歐洲共產黨確立了嚴格的紀律,要求歐洲各共產黨堅定不移地支持蘇聯政策。莫斯科方面指示,西歐共產黨要動搖「資本主義經濟」,並採取總罷工、激進示威、乃至秘密準備軍事抵抗等行事打斷馬歇爾計劃。這與之前的「人民民主主義」戰略相去甚遠,造成西歐共產黨與人民的隔閡,但斯大林對此並不關心。但在阻礙馬歇爾計劃的同時,克里姆林宮仍然非常謹慎,避免美國做出過激反應。蘇方深恐美國軍事介入義大利,因此警告義大利共產黨,不要用武裝暴動的方式奪取政權。因此,義大利共產黨在1948年春天輸掉了大選,也葬送了蘇方對西歐共產黨奪權的希望。
在東歐,斯大林勒緊了蘇聯軌道的韁繩。隨著冷戰不斷加劇,東歐地區全方位蘇維埃化道路上剩餘的阻礙也被紛紛移除。蘇聯政府為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地區的共產主義附庸政權打開了綠燈,同意鎮壓當地的反對派。新計劃是,加緊階級鬥爭,壟斷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啟動快速工業化項目。東歐地區蘇式政權紛紛建立的同時,蘇東國家之間也啟動了新安保談判。1948年年初,蘇聯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建立了極其相似的「友好合作雙邊援助」協定。協定規定,如德國及其合作國家如發動侵略,簽約國需要提供雙邊援助。
蘇聯陣營的最薄弱部分在於捷克斯洛伐克,當地共產黨仍與其它黨派聯合執政。馬歇爾計劃實施後,捷克斯洛伐克這個異端就變得不可容忍了。1948年2月,莫斯科方面策動了一場政治危機,導演了捷克斯洛伐克黨派間的最終攤派。隨著捷克斯洛伐克的轉變,斯大林拆散了蘇南聯盟。鐵托不加掩飾地準備軍事干涉阿爾巴尼亞,並與保加利亞簽署了單獨協議,使得斯大林大為光火。
—————————————————————————————————————————
————————————————————————————————————————
除此之外,南斯拉夫在1948年3月還拒絕與蘇聯共享南斯拉夫的機密經濟信息,因此蘇聯政府召回了駐南軍事、民事專家,拒絕向南斯拉夫貸款,拒絕簽署貿易協定,並針對鐵托的領導開展了極其尖銳的批評運動。斯大林想要消滅鐵托,以此好好教育新盟國,對抗蘇聯領導將有怎樣的下場。雖然最終未能成功,斯大林仍然利用此次鬥爭勒緊了其它東歐國家脖子上的韁繩。東歐地區開展了廣泛的清洗活動,而東歐共產黨也越來越疏遠人民。
蘇聯集團在政治上的統一導致了經濟上的一致。隨著東歐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蘇聯也越來越多地提出整個東歐地區的經濟貿易合作政策,並加強東歐對蘇聯的依賴。蘇聯方面還不斷剪除東歐國家與西方的經濟聯繫。1948年12月,政治局敲定了經互會的創立事宜(經互會於1949年1月正式成立)。
但冷戰早期最可怕的危機仍然是棘手的德國問題。1947年年底-1948年年初,西方制定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政策警醒了蘇聯政府。西方盟國決定將法佔區和英美佔區統一起來,結束去納粹化進程,重建德國工業力量,並建立單獨的西德國家。蘇聯認為,這將威脅蘇聯自身的存在--全球最強經濟體支持下,死敵羽翼再次豐滿。分析局勢發展後,蘇聯外交部得出的結論是,「西方大國將德國變為自己的堡壘,並將其納入到新形成的軍政集團中,指使其反對蘇聯和新生民主國家。」
斯大林不得不放手一搏,劍鋒直指西方盟國最薄弱的一點---深入蘇戰區的西柏林。斯大林關閉了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聯繫,想迫使西方盟國修改西德相關政策。然而,即使身處如此危險的賭局,斯大林仍然謹慎地避免軍事對抗。蘇方沒有部隊運動,也沒有任何軍事準備的跡象,即使盟軍啟動對西柏林的大規模空運時,蘇聯也沒有加以干擾。面對戰略失敗,斯大林準備進行談判,但西方盟國認為這說明斯大林虛弱,因此拒絕了會談。在土耳其和伊朗,斯大林的鐵拳也適得其反,只好撤退。柏林封鎖更強烈地促使西方建立單獨的西德國家,並加緊了軍事合作。
蘇聯外交人員和情報分析人員密切跟蹤華盛頓舉行的北大西洋協約成立會談。令蘇方感到困擾的是,美國準備擴大自己的戰略範圍,將義大利、葡萄牙以及至少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納入到新聯盟中。但蘇聯對此算是無可奈何,只能口頭抗議,鼓動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共產党進行反北約活動。何況在蘇聯內部,1948-1949年間緊張氣氛也很濃厚。蘇聯之前的軍隊復原和國防削減政策也發生了逆動。反西方的排外活動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變成了針對「世界主義者流竄犯」的追捕活動--其中大部分人是猶太專家學者,其它人則是蘇聯政府認為的不忠分子。這樣,民間的反猶太主義也被調動起來,消滅西方的殘餘影響,整合蘇聯民眾,反對外敵及其「在國內的代理人」。
—————————————————————————————————————————
————————————————————————————————————————
l雖然蘇聯政府手腕靈活,但前述緊張局勢也反映了克里姆林宮方面真實存在的焦慮。斯大林及其下屬極其肯定,西方將加倍奉還,在蘇聯集團內部組織第五縱隊,蘇方對此也有足夠的支持證據--新成立的CIA(中央情報局)正在進行秘密活動,啟用移民集團,一旦戰爭爆發,就在東歐進行反蘇叛亂,反蘇白俄僑民與美國政府官員之間聯繫愈來愈密切,而且美國還在使用前納粹對蘇情報網。在普通的蘇聯平民中,反西方宣傳也獲得了一些響應。蘇聯平民認為,美國在蘇聯周圍建立的軍事基地、美國的原子彈壟斷、公開發表的戰爭計劃、美國官員磨刀霍霍的架勢,都是「敵對包圍圈」的佐證。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雖然旨在動搖蘇聯制度,但至少在短期看來,卻適得其反。這使得斯大林獲得了更多的信任,斯大林可以以此指責西方造成了蘇聯的戰後經濟困境;這不僅沒有離間蘇聯政權和人民,反而使得二者之間更加緊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外部的敵意極大地促使了蘇聯政府開發蘇聯強大的軍事潛能,使得蘇聯人民的不斷犧牲變得名正言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