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關於導演的紀錄片,才算入了影迷的門

正在法國參加盧米埃電影節的吉爾莫·德爾·托羅突然透露說他準備拍攝一部關於導演邁克爾·曼的紀錄片。

剛剛憑藉一部人獸戀的黑暗童話《水形物語》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陀螺,曾拍出《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地獄男爵》和《猩紅山峰》的男人,是一個在離奇魔幻的童話世界裡徜徉的幻想大師。

陀螺在《潘神的迷宮》片場

邁克爾·曼最廣為人知的影片是1995年阿爾·帕奇諾和羅伯特·德尼羅兩位戲精合演的《盜火線》,硬橋硬馬的動作槍戰犯罪片,冰冷的夜色里兩個男人的孤獨與暴戾……

在此之前的《邁阿密風雲》以及後來的《借刀殺人》,無不硬核,按理跟陀螺應該是坐落在兩個完全不同領域裡的電影人。

曼在《借刀殺人》片場

不過,除了是一名導演,陀螺也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影迷,CC標準電影曾發行過一個視頻,其中收錄了陀螺對科恩兄弟的採訪,看完感覺陀螺要比科恩兄弟自己更了解科恩兄弟的電影。

陀螺的DVD收藏!

本屆的盧米埃電影節上,陀螺就跟同樣到場的邁克爾·曼聊起了後者作品中角色的特質,陀螺認為:無論是《熱天午後》或是《最後的莫西幹人》,曼的電影總是在處理那些被他們的時代拋棄的人的掙扎與努力,「他們似乎總在堅持著自己個體的價值。」

關於導演的紀錄片最近出了不少,鮑姆巴赫就在15年跟傑克·帕特洛合作拍了一部紀錄片《德·帕爾馬》。

德·帕爾馬

作為一個被稱為小伍迪·艾倫,擅拍家庭喜劇的導演鮑姆巴赫,去拍被譽為「美國希區柯克」、「當代懸疑大師」的德·帕爾馬也是頗有反差。

全片就是德·帕爾馬一個人坐著事無巨細地追溯過往拍攝中的種種趣事,對希區柯克的熱愛、爆炸的卡薩維茨、西恩·潘、阿爾·帕西諾、德尼羅和阿湯哥的各種八卦。

紀錄片沒有第二個主角,也沒有複雜的鏡頭和調度,就是平淡中帶著激情的講述,卻讓你覺得再多看兩個小時也不會無聊,電影人的世界就是這麼有趣。

同時他也分享了自己創作的心得

今年紀錄片屆的一件大事,是HBO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打造的兩個半小時長的紀錄片。老斯71歲了,感覺也是時候拍這樣一部為自己的電影生涯進行總結的片子了。

據說紀錄片導演蘇珊·萊西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對老斯採訪的時間達到了30個小時,從他的童年聊到了自己的每一部電影。老斯在紀錄片的開頭聊到他16歲那年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大衛·里恩《阿拉伯的勞倫斯》時的經歷,他說他當時受到了難以磨滅的震撼,甚至一度想要放棄電影夢想,因為感到差距太大了。

但在那之後的一個星期,他又去看了一遍,然後一周後,他又看了一遍,一周後又看了一遍,然後他意識到他無法回頭了,「這會成為我以後要做的事,或者我會努力嘗試至死」。

這很勵志。

《阿拉伯的勞倫斯》里讓老斯魂牽夢繞的片段

要說一個導演給另一個導演拍的紀錄片里最有趣的,要屬1986年戈達爾給伍迪·艾倫拍的26分鐘的那部。

整個片子從攝影到剪輯都非常作妖,明明採訪的主角是伍迪·艾倫,但鏡頭總是跑到戈達爾的腦勺後面,把伍迪·艾倫擠得小小的,很多時候戈達爾地中海的頭甚至把小伍迪遮掉了半張臉。

伍迪·艾倫

戈達爾問的問題也非常搞笑,明明對方是個電影導演,他卻一直在問關於電視媒體的問題,然後一直在打斷伍迪·艾倫的發言,甚至感覺像是在調戲他。弄得小伍迪學院派知識分子的本色盡露,蜷縮在沙發一角待在鏡頭的邊緣。

其實一個導演拍另一個導演,在電影來說是一件奇妙的事,《打擾伯格曼》里採訪了一群電影大師,伍迪·艾倫、維斯·安德森、科波拉、哈內科、拉斯·馮·提爾還有李安,看著這些神級大師一個個在伯格曼面前變成瘋狂影迷和粉絲,激動之情難以自制。

安叔還說,他小時候看伯格曼,「彷彿被導演奪走了童貞」。

還有粉到深處變作黑的拉斯·馮·提爾大放厥詞,說什麼幻想伯格曼的性器之類的話,幾乎要把伯格曼當成父親看待。對於自己給伯格曼寄過無數封信卻沒有回信一事心懷憤恨,說的時候都快委屈哭了,真是可愛。

以上這些片子除了陀螺那部,其他的資源都已有了,看過,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瞿友寧導演?
你以為英達犯的是什麼大事?其實……
哪些導演擅長拍床戲、性題材電影?
賽爾喬·萊昂內在影史上地位究竟如何,他的電影作品水準有多高(理性判斷)?是否他的作品被人低估了?
如何評價萬瑪才旦導演的新電影《塔洛》?

TAG:纪录片 | 导演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