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化的「粘性」,幫你正確理解「留存」

留存,被認為是衡量產品健康度的一大高級指標,除了「留存」,我們最常談起的就是「粘性」。但如何將它量化,讓大家對產品的粘性衡量從感性變成理性一直沒有很好的分析模型,經過我們的數據分析師和程序猿GG的不懈努力,諸葛io已上線粘性分析模型,你是否真的深刻理解並能應用於業務場景呢?本文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深刻理解留存

對大多數產品而言,我們會用留存來整體評估產品的健康度,你也可以理解為,留存是在「某一天有多少人使用」的維度下進行的計算,它統計了來自同一群人,放在時間的跨度下,計算每一天回訪用戶占這群人的百分比。以新增留存為例,某一天或一段時間新增的用戶,第2天還有多少人使用,隔2天還有多少人使用,隔了7天還有多少人使用,通常我們會以此來判斷產品留存用戶的能力,以及用戶的價值。

人人都在看留存,但可能不知如何下手,這裡可能是你開始看留存圖的樣子:在某一天註冊了一批用戶,然後有多少在後續一個月的每一天中回訪了:

30日留存

這是7日的留存:

7日留存

然後,這是只看1日後的留存(次日留存)

次日留存

你會發現這個例子中的次日留存把問題反映的最明顯:有超50%用戶在初次使用你的應用後,第二天就不再回來了。在你擔心30天或90天留存這些東西之前,需要先弄清楚怎麼能讓用戶在第二天回來,即,提高次日留存才是當務之急。

用戶會非常快的流失,實際上平均下來,移動應用的次日留存一般在30%,一些非常優秀的應用這個值能達到70%(僅供參考)。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你如何在用戶安裝之後立刻留住用戶,如果你能在一開始粘住他們,你基本就能保留他們一段時間。

粘性:以用戶視角,科學評估產品留存能力

從精細化運營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疑問,在某一段時間活躍的用戶為用戶群中:

隔7天來的用戶有多少?

有多少用戶是中間6天一天都沒來?

有多少用戶是連續訪問了7天?

第30天來的用戶中,有多少中間29天沒有訪問過?

有多少用戶是有連續訪問的?

有多少用戶又是每周都來2-3天的?

他們分別佔比多少?

如果要整體評估產品健康度,我們認為,你可能還需要知道:「一個人使用了幾天」,也即很多產品一直無法衡量的維度:粘性。因為由粘性你可以知道:一款產品,用戶一個月使用幾天,使用大於1天的有多少,使用大於7天的有多少,你也可以再擴展到周的維度,一周使用大於2天的有多少,一周使用大於5天的有多少?以此來綜合評估產品的健康度。

產品整體粘性就是整個產品中,選擇「任意事件」,默認將展示近4周來,用戶平均每周使用產品的天數分布情況。

任意行為的粘性分析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近四周所有使用產品的人中,使用了2天及以上的佔比多少,使用了3天及以上的佔比多少,以此類推。

當然,你更可以評估某一功能的粘性,比如我們選擇「開始簽到」來分析新上線的社區功能的粘性:

「開始簽到」模塊的粘性分析

說明:在計算各個天數的人數佔比情況時,我們會以在所選時間段內觸發過該事件的人為基數(第一天為100%)。比如,近四周的活躍人數是200,觸發過「開始簽到」的人是100,其中一周內觸發過「開始簽到」2天以上的是20人,那麼在粘性分析中,「開始簽到」2天以上的人數佔比是 :20 / 100 = 20%。我們不會以活躍人數為基數,若要看在整個活躍用戶中使用過某個功能的人數佔比,可通過「事件」中的「活躍比」功能實現。

客戶案例:快速找到提高用戶粘性的策略

以諸葛io一企業客戶——向上金服為例,作為一家運營4年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除了「堅持穩健、合規發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發展理念外,向上金服還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力求從需求與風險平衡等多維度為用戶提供個性金融服務。

同所有互金產品運營思路一樣,一方面,需要不斷強化用戶對產品的信任感;另一方面,通過完善積分體系/搭建商城等手段,不斷開拓更多用戶與產品交互的場景,從而提高用戶留存和粘性。

為此,向上金服團隊開發了「每日簽到」功能,並且通過諸葛io的粘性分析評估該功能的粘性,根據數據波動,指導運營團隊及時調整運營策略;此外,為了提高關鍵行為——「綁定銀行卡」的用戶留存率,團隊也會藉助諸葛io的自定義留存模塊整體評估業務的健康狀態,不斷摸索、猜想、驗證影響留存的關鍵行為。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 諸葛io(ID:zhugeio1)

諸葛io,你身邊的數據驅動教練

歡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討交流


推薦閱讀:

TAG:粘性 | 用户留存 | 用户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