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如何達到思考的巔峰?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與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一同開啟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笛卡爾自成體系,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體,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近筆者一直研究笛卡爾的思辨哲學,發現很有意思,他的哲學教人如何變得更加理智。為了讓笛卡爾的方法論便於理解,筆者斗膽在這裡中西合璧,隨時「插播」中國一些文化、實例。


關於笛卡爾新方法的規則:

第一項規則:自明律,即明和晰。絕不承認任何事物為真,除非我自明的認識它是如此。

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麼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這就是著名的「懷疑一切」理論,也就是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深層意思。譬如亞里士多德曾下結論說,女人比男人少兩顆牙齒,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第二項規則:分析律。將我要檢查的每一難題,儘可能分割成許多小的部分,是我能順利解決這些難題。

為了充分認識分析律,在這裡筆者談一談中西方思維的區別。

中國式思維尚直覺,重體悟,善類比,卻輕邏輯。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緒常如天馬行空,不循規矩,任意跳躍,因此很容易跳過真理與謬誤之間那小小的一步距離。

而西方思維的最大特別是重視實證、重視邏輯、重視差別。西方人從量化分析事物間的不同之處入手,沿著「現象—差別—差別的擴大—精確量化—創新」的思維路徑前進,因此能發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維,建立起嚴密的學術體系。

筆者所崇拜的曾國藩研究事物都常用這種方法。老曾這個人就是不怕麻煩。

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從正反兩方面去看。反覆琢磨,細細分析。而「正」「反」這兩個方面,他也要進行細分,把「正」面再分兩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負」面也自有其正反。

他一生經歷千難萬險,處理過無數大事,大體都很得當。其過人之處就是不怕費心費力,對事物進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對事物進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礎上,再找出要害,把握關鍵。每次處理完了之後,還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作參考。曾國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笨拙之上,這樣的絞盡腦汁殫精竭慮之上的。確實,「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道德經所講大巧若拙就是此理。


第三項規則:綜合律。順序的引導我的思想,由最簡單、最容易的認識開始。 所以,哲學家總是在大本大源上思考,這是哲學家必須具備的素養,由其根本的原因,窺一指而知全身,觀滴水而知大海。筆者聯想到了,《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推而變化生」,難道說的不就是這樣的道理嗎?萬事萬物有其根源,由簡入繁。

第四項規則:枚舉律。處處做一遍很周全的核算和很普遍的檢查。

因此,笛卡爾這套探討問題的方法益處,它可以幫助一個人博聞通古今,思考的更加精密。


關注微信公眾號:讀書瑣記。讀書瑣記每天為你提供各種有趣的文章,讀書總結筆記,思考方法論,歡迎訂閱!


推薦閱讀:

麥肯錫帶給你的思考盛宴
許願井(1)
自我提升的攻略? -- 人生的維度

TAG:笛卡尔RenéDéscartes | 哲学 | 思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