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印度苦行僧的刺盾與施萊邦武術竟有三千年歷史?

刺盾maduvu(泰米爾語: ???????;;馬拉塔語:: madhu, 印地語: singhauta))是一種印度傳統武器,由於早期主要使用鹿角(Maan Kombu)製作而得名。

在古代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苦行僧(Fakirs)不允許攜帶常規武器。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在鹿角或羚羊角上安裝一個手柄,平時作為拐杖使用,危險時刻可以作為自衛武器,後來演變成了刺盾。

苦行僧(法爾基Fakirs)是南亞次大陸一種特殊的人群,名稱源自於印地語faqr(阿拉伯語: ,「貧困」),意為只要信仰神就可以自給自足。他們承擔了貧窮和崇拜的誓言,放棄了所有的關係和財產。苦行僧的特點是他們對神的執迷和禁欲主義,源自於伊斯蘭早期的蘇菲主義。因此Fakirs一詞可以指中東和南亞的穆斯林蘇菲禁欲主義者,同時也被錯誤的形容與之類似的印度教和佛教禁欲主義者(例如瑜伽士yogis,上師gurus等)。這主要發生在印度次大陸的莫卧兒時代大征服時期。

典型刺盾通常由兩個相反方向的鹿角或羚羊角組成,兩個角通過作為手柄的橫杆,後來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在角外側手柄位置裝一塊皮革或金屬制圓盾作為屏障,形成了現在的刺盾樣式,不過還有許多人為了操作方便喜歡不加護盾的形態。

在逐漸發展中,刺盾已不再是原來苦行僧的自衛工具,而成了勇敢者的武器。因為兩邊都有尖端對自己和對敵人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刺盾只有高手才可以駕馭,普通人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使自己受傷。另外有著優質的鹿角以及華麗裝飾盾面的刺盾,也成為了貴族和富人的收藏品。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刺盾完全由金屬製成,並交給最偉大的戰士使用。由於印度現行法律禁止獵取鹿或羚羊來獲得鹿角和羚羊角,傳統的刺盾製作工藝已經逐漸消亡。

▲全金屬制刺盾

刺盾從形制上來看更像是雙刃或三刃劍,但刺盾基本上還是被作為防禦武器使用,要求使用者保持低於對手的防禦姿態,減少身體面積,從而減小被攻擊的概率。而且要積極化解對方的進攻,抓住機會進行反攻,像使用短劍一般將刺盾的刺端刺向對手。

刺盾的這種攻防兼備的作戰方式,作為南印度傳統武技施萊邦(Silambam)的一部分流傳至今,並逐漸演變成一種帶有表演性質的競技運動,但核心精神依舊是以防禦為主,並伺機進行反擊。

施萊邦(Silambam,泰米爾語: ????????)是一種起源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持械武術,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它同南印度的卡拉里帕亞特Kalaripayattu武術一樣,是印度的瑰寶。「Silambam」這個詞是指一個山,也可以是一個聲音(如動詞)。當施萊邦武裝正在戰鬥時,武器就會發出聲音。這可能是它被命名為「Silambam」的原因。施萊邦的主要武器是竹棍,具體長短取決於武者的身高,理想情況下是從頭部向下三指,類似於中國傳統的齊眉棍,同時也演化出了雙手持短棍。除刺盾外,施萊邦武術還引入了北印度的拳劍、南印度軟劍及印度彎刀等其他特色鮮明的武器。

刺盾的訓練非常嚴格,需要持盾方單持或者雙持刺盾,抵禦所有對他的進攻,以訓練防禦能力和反應能力。由於刺盾有兩個以上的尖端,危險性極大,在訓練中通常使用護具替代。

使用刺盾戰鬥之前,雙方首先要相互表示尊敬,這也是施萊邦的基本要求之一。與刺盾進行戰鬥的通常不是刺盾,而是施萊邦長棍,雙短棍(sedi kuchi或 muchchaan)。與短、長棍對打有100種以上的技術,主要是打擊和鎖定技術。

▲刺盾的替代護具

刺盾戰鬥表演的現場,通常會以刺盾方接受對方的進攻開始。這是展示刺盾方的勇敢、防禦技能,以及敏捷且準確的躲避攻擊的技能。戰鬥最後往往是通過反擊鎖定或解除對手的武裝,以及通過突然襲擊擊倒對方而結束。反擊階段,刺盾方需要有很好的精度,良好的時間感,和謹慎地結束最後的行動以阻止他的對手逃脫。

此外,還有更具表演性質的、被稱為「Puli Attam 」的戰鬥,要求使用刺盾的人身穿像老虎一樣的衣服,抵禦兩個以上施萊邦長棍的進攻。這樣的戰鬥只有在重大活動或者節日慶典時期才會舉行。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米博,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請問古代步兵如何對抗騎兵?
鐵鐧雖剛難回天——李綱鐧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
從漢代到清朝,斧鉞為何長盛不衰?

TAG:印度文化 | 冷兵器 | 世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