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 淺談左手技法之吟猱·分類講解篇(上)
上周我們對吟揉進行了分類(錯過戳這裡),並對各類吟猱進行了初步釋義,接下來兩期,我們將對六類吟猱,即緩急、大小、遲早、長短、特徵、組合等六類,進行分別講解。那麼今天,我們就講解前三類。
緩急類——吟揉波動速度的變化
顧名思義,緩急類即通過改變按弦吟揉變動的速率,來達到緩吟、緩猱、急吟、急猱等不同的效果,按丁承運先生所做出的細分,若以常吟(即正常速度的音)每秒波動三、四次計算,則緩吟每秒一、二次、急吟五、六次左右。
波動頻率不同造成了出音效果的不同,緩吟、緩猱慢而寬和,有安閑自如,從容不迫之感,多用於樂曲之頭尾,情緒節奏較舒緩時使用。如琴曲《漢宮秋月》用緩猱較多。而急吟湍急如風振松梢,多於情緒激昂或節奏急促時使用,琴曲《雉朝飛》、《烏夜啼》一向都稱為疾曲,用之甚多。
緩急變化使用很多,但很少一曲專用急吟或緩吟的。如琴曲速度最快的《雉朝飛》,用緩吟、緩猱也相當多。有對比,才有變化。不只是一曲或一段音樂中是如此,即使是在一種吟猱指法中,也往往還有緩急的變化,有先緩後急,也有先急後緩,而以前者為更常見。因彈弦後聲漸衰減,先緩後急感覺上有相對均衡感,是彈撥樂特有的規律。先急後緩則有鬆緩下來的感覺,對於情緒或曲調之中頓、轉折處用之。
大小類——吟猱波動幅度的變化
除了吟猱的頻率,其波動幅度的大小也是吟猱變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譜多從吟猱擺動部位的大小來討論。如吟動三、四分,猱四、五分等,但因高低音位不同,用長度計算顯然不能精確,這種方法只可一般的作為參考。現以中徽為準,常吟音高波動幅度約在50~70音分左右,猱音音高波動幅度在70~96音分左右,最大的大猱可達182~204音分,最小的定吟僅有25音分左右。
大猱的效果,寬宏澹蕩,多表現動蕩或高逸的感情,如琴曲《瀟湘水雲》,用大猱表現煙波浩渺,雲水動蕩的意境,非常生動。
細吟、細猱則堅實圓潤,表現細膩的情感,抒情的旋律很合適。最小的定吟多在音尾用之,取其餘韻,以收裊裊不絕的效果。
吟猱幅度的變化,還常用在一種吟猱法之中,如吟、猱、長吟、長猱,波動幅度都是先大後小,與音量衰減變化趨於一致,這是符合彈弦樂器的音響特點的。
遲早類——吟猱開始時間的變化
從吟猱開始的時間來說,約有以下五種情況:出音前、出音時、出音後、音中、音尾。
出音前吟猱 是在未彈弦之前,先吟動琴弦的吟猱法。因彈弦時音位不定,須動作重複幾次之後,聽覺方能穩定在本位音上,所以特具飄忽不定之感,如陳拙論述的藏頭猱就是這種方法。
出音時吟猱 是在彈弦得音之同時用吟的。因為音出即吟,本位音未穩,突出了吟音,略具撞、點的意趣,多有連貫緊捷而兼鬆脆的效果。如承聲吟、落指吟、落指猱都是這種情況。
出音後吟猱 是彈弦得音後,按指方吟。古人特彆強調:「凡吟、猱、引,皆侯彈了,將餘聲取之,不可錯亂」。一般的吟猱多用這種常規奏法。音出始吟、聲最穩定。
音中用吟 又謂之遲到的吟猱,是出音後過一段時間才用吟猱的,有停留之意。因不動與動的對比,起到強調的作用。因而只在特別需要的場合用之,如歇吟、虛吟皆屬用音中吟者。
音尾 聲盡方猱,更遲於音中,取不盡之意,如無意猱之類。
註:本篇內容參考丁承運先生所著《吟猱論》
歡迎關注我們的知乎專欄 →嗨的國樂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嗨的國風音樂(微信 ID:hidiigy)
更多知識乾貨,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如何購買古箏?
※瞎子阿炳二胡上的師父是誰?
※成年人為了自娛自樂學二胡合適嗎?
※如何評價《時差》7個版本的remix?
※我爺爺一點也不懂音樂,但是為什麼會拉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