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早期東非共同體的時間線梳理

看書的時候隨便縷的,不過我估計也沒啥人對這個感興趣,就當讀書筆記了。

東非共同體是東部非洲國家為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共同發展而建立的一體化組織。這個組織最初包括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三個國家,2007年6月蒲隆地和盧安達兩國加入,所以目前有五個成員國。這五個國家都是世界銀行劃定的最貧困國家。除了肯亞和坦尚尼亞兩國臨海擁有出海口外,其餘三國都為東非內陸國。五國的總面積為18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1.2億,國民生產總值近500億美元。

東非共同體早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就己初具雛形,20世紀60年代東非國家獨立後,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三國於1967年6月簽署了《東非共同體合作條約》,開始了為期十年的合作,但在合作過程中因主客觀等方面的原因1977年合作失敗,東非共同體解散。隨著80年代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90年代初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化的發展,各國又重新認識到同鄰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必要性,開始籌備重建東非共同體,1999年11月三國簽署了《東非共同體條約》,旨在加強成員國間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外交與社會各領域的廣泛合作,開始了東非共同體發展的新階段。東非共同體根據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提出了自己的發展目標,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發展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成為非洲區域合作組織中發展較快的區域之一。

1967—1977年,東非國家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三國建立了東非共同體,尋求合作、共謀發展。從而揭開了戰後非洲獨立國家探索區域合作發展的道路,但合作僅維持不到10年就解散了。

東非共同體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它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第一,三國交往合作源遠流長。坦尚尼亞、肯亞和烏干達三國位於東非高原上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的周邊。歷史上坦尚尼亞與肯亞兩國都曾是僧祇城邦的統治範圍。隨著環印度洋貿易的興盛,東非沿海與內陸的貿易也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在長期的貿易往來中形成了東非人民的共同語言——斯瓦希里語。共同的語言又加強了三國的民間交往。這是三國開展合作的歷史文化基礎。

三國在殖民時期就有過長期的合作。東非三國的合作始於殖民地時期,英國在19世紀後期瓜分非洲的浪潮中,勢力逐漸擴展到東非沿海,並成立東非公司進行管理。為了攫取更大的經濟利益,1895年6月15日,英國外交部接管了公司所轄領土,即將肯亞變成了英屬東非保護地。1920年,英國又宣布將「東非保護地」改稱為「肯亞直轄殖民地」設總督,歸英國殖民部管轄。在烏干達,英國派出的遠征隊到達布干達,1894年英國政府宣布布干達為「保護地」,1896年把「保護地」範圍擴展到烏干達全境,使烏干達成為英國的又一塊東非屬地。這樣,英國在東非的勢力範圍從沿海擴展到了內陸,但由於內地的大量產品因交通不便很難運出去。英國既然控制了這一地區,就想長期霸佔下去,同時也為了與德國在坦噶尼喀的殖民統治進行爭奪,控制尼羅河的水源。英國為此採取了在其屬地廢除奴隸制和修建鐵路等措施。從1895年12月到1901年底,英國殖民當局利用輸入的印度勞工修築了從蒙巴薩到基蘇木的鐵路(最初稱烏干達鐵路),這是聯繫肯亞和烏干達的一座橋樑。英國1905年在這兩個地區設立東非貨幣局,發行統一貨幣—英帝國東非公司發行的盧比,與印度盧比一起流通;1909年建立東非上訴法院,處理當地的司法事務;1911年成立了東非郵政聯盟,加強雙方的通訊聯繫;1917年又成立了關稅聯盟,加強在稅收方面的合作,這些措施加深了肯亞與烏干達的聯繫,為後來兩地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基礎。

東非的坦噶尼喀,1886年就被劃入德國的勢力範圍,1890年桑給巴爾也淪為英國「保護國」。德國在1896年建成了從坦噶到莫希和從達累斯薩拉姆到基戈馬的兩條鐵路。德國殖民者還在這裡發展種植園經濟,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工業原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戰後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協約國接管,這樣英國就在1920年按照委任統治國的方式把坦噶尼喀納入它的勢力範圍,1922年,英國正式獲得對坦噶尼喀的委任統治權。1920年7月22日,英國在坦噶尼喀建立了第一個行政管理部門——總督與酋長辦公室,這些官員直接歸殖民部管轄,以協助執政當局和法院處理當地事務。同時,英國為了能更好的管理其東非屬地,為其提供經濟支持,在原有肯亞和烏干達兩地合作的基礎上,促使坦噶尼喀在1919年加入關稅聯盟,1920年英國又專門為3個殖民地設立了發行硬幣和紙幣的貨幣管理局,所有這些貨幣都與倫敦的英鎊掛鉤。在隨後的幾年間坦噶尼喀又陸續加入其他上述組織,英國把三個地區整合到了一起。

坦噶尼喀加入關稅聯盟後,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東非共同市場,實現了三國產品和進出口貨物的自由流通。但這也主要是為了方便英國從三地獲取更廉價的商品,對三地的貿易發展和經濟促進作用並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根據戰爭的需要,先後在東非地區成立了多個全區性機構,如「東非聯合經濟委員會」、「東非戰時供應委員會」、「東非研究和發展局」和「東非難民管理局」等。戰後,隨著參戰人員回到祖國,加上一些留學歐洲的知識分子回到國內,東非人民的民族主義意識開始覺醒,提出了要求民族獨立的主張。英國為了更有效地統治東非,1948年1月進行了機構改革,在從1926年起每兩年召開一次的總督會議基礎上,成立了最高權力機構「東非高級委員會」由它負責掌管東非共同體的鐵路、港口、民航、郵電、關稅、所得稅、教育以至國防事務,同時設立「東非中央立法議會」作為諮詢機構。英國政府成立這些機構的目的是繼續鞏固在這一地區的統治,維護其既得利益。

隨著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東非人民要求獨立的願望日益強烈,如何能夠繼續保持在東非的影響力,英國政府在東非的政策不得不再次做出調整。為此,1961年英國又將「東非高級委員會」又改組為「東非共同事務組織」。新組織把三地總督改為三地首席部長,同時建立了若干部長級理事會,吸收當地人參與管理。1962年又把坦、肯、烏三地的大學學院合併組成東非大學。希望以此建立英國主導下的三國合作,維持戰後在東非的原有勢力。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地在殖民地時期的合作,主要是宗主國英國為了實行統一的管理,追求殖民利益最大化而強制推行的。因此,這尚不是東非三國的自覺行為。東非三地在這個過程毫無行使自己權利的自由,更談不上管理自己的經濟、社會事務,完全是按照宗主國需要進行的。所建立的一些組織也完全是從大英帝國的利益出發,為了把東非變成它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儘管如此,三國合作畢竟開始了初步嘗試。

第三,三國尋求建立東非聯邦失敗。20世紀60年代初,民族獨立之風吹遍非洲大陸的各個角落。坦尚尼亞,烏干達和肯亞三國也先後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鑒於當時三國的發展狀況與泛非主義在非洲大陸的廣泛傳播,三國獨自開始了合作的嘗試。

1960年6月,坦噶尼喀領導人尼雷爾在第二屆非洲獨立國家會議上呼籲東非各國在取得獨立前成立一個聯邦,他說,「建立一個東非聯邦是如此重要,如有必要的話,坦噶尼喀願意把它的獨立推遲,以便同肯亞和烏干達同時宣布獨立,並同它們立即結成聯邦」。①為此,1963年6月5日,坦噶尼喀共和國總統尼雷爾,烏干達總理奧博特和肯亞總理肯亞塔在內羅畢共同發表了《東非政府聯邦宣言》。《宣言》保證為實現政治統一的東非聯邦而努力。認為:「我們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和習慣,我們的統一既符合邏輯,也很自然,,並將成立工作組起草東非聯邦的憲法草案,一個統一的東非似乎即將建立。

然而,當時東非三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彼此之間的差異,使建立聯邦的條件並不成熟。政治上三國剛剛或者即將獲得獨立,*這是非洲人民盼望已久的民族獨立,因此爭取國家民族獨立成為各國的主要任務。經濟上除了肯亞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外,坦、烏兩國經濟還十分落後。此外,三國雖有在英聯邦統治下開展合作的基礎,但在對外經濟政策與發展計劃的協調,工業的布局,勞務市場競爭,各種服務的收益分配,嚴格的貨幣政策等方面都存在摩擦和衝突,在這些摩擦沒有很好的解決的情況下,單憑領導人的意願就建立更高程度的一體化—東非聯邦,是十分困難的。

上述各種困難的存在,使建立東非聯邦的計劃失敗了,這也是繼泛非主義在尋求建立非洲合眾國失敗後進行區域合作嘗試的又一次失敗。*這再一次表明三國在殖民地時期的合作,主要是英國為了追求殖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強制推行的。它全然不顧三地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等現實情況。這些強制措施一旦消失,其聯合的基礎就會削弱。

第四,建立東非聯邦的條件雖然尚不成熟,但各國尋求經濟發展的需要還是客觀存在的。三國獨立之初,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恢復、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民族政權。雖然獲得了獨立,但在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工農業基礎差,國內市場狹小等共同困難。

經過長期談判協商,1965年9月三國政府首腦決定任命由聯合國經濟學家、丹麥前任貿易和財政部長菲利普·凱爾德領導的委員會,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廣泛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符合本地區發展的法律與制度方面的安排。1967年6月6日,三方簽署了《東非共同體條約》,同年12月1日生效。《條約》的主要目標是:加強與規範成員國在工業、商業及農業、教育、人力、能源、電力、旅遊、國際收支平衡、交通和通訊等方面的合作。此外,《條約》還規定要建立共同體內部、外部組織機構以確保這些目標的落實。同時,為貫徹實施這些目標,三國共同組建了東非鐵路公司、東非港口公司、東非航空公司和東非郵政與通訊公司,這四大公司統一管理三國的鐵路運輸、維多利亞湖和坦噶尼喀湖的內湖航運、港口及航空業務與郵政通訊等事務。

推薦閱讀:

平凡而偉大:他用生命拯救野生動物
曹豐澤昭和傳(4)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斯瓦希里語文學綜述
千條大魚任性白送,「授人以魚」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非洲風才不是只有火烈鳥大印花,高級家居用了你都沒看出來

TAG:东非 | 非洲 | 非洲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