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營銷:3個技巧讓社群成員與你"不離不棄"(附案例)

一碗梁粉喜歡買書,某種程度上用"買書狂魔"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你懂的,跟大多數人一樣,「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 :-)

這兩天手又賤了,一碗梁粉在噹噹上又買了不少書。

在整理自己噹噹上書籍收藏夾的時候,我突然有了一個疑問:

為什麼這兩年自己始終沒有選擇去京東買書呢?送貨快,而且書並不見得比噹噹少?

僅僅是因為噹噹是專營圖書業務的電商嗎?或者最早開始做的?

仔細想了想,大概是這兩個原因:

  • 每年在噹噹上消費幾千元,已經是其鑽石VIP用戶,京東的折扣不一定會比這裡高。
  • 在噹噹上已經收藏了248本書,如果要去京東買,是不是得把收藏夾都搬過去,太麻煩了。。

或者換成另外一個說法:

  • 已經投入了這麼多錢在上面(沉沒成本),獲得了VIP資格,捨棄的成本比較高
  • 已經在上面做了收藏,遷移的成本比較高(遷移成本)。
  • 路徑依賴:習慣了在噹噹上買書,就不會去別的電商那裡買,更多的可以看做是習慣,與上面兩個因素關聯不大。

即使京東的物流快商品全,基於以上這兩個原因,我也不願意把我的買書習慣上往京東上搬。

這個心理是否普遍存在?對於社群有什麼借鑒意義呢?

一碗梁粉今天就來開開腦洞,一起聊一聊。

究竟是什麼讓你不想說分手

再來看些其他的例子:

從沉沒成本來看:

應用得比較成熟的是會員積分體系,比方說:

  • 乘坐航班不斷積累的航空公司里程
  • 提前優酷購買的會員卡
  • 水果店裡提前充值的會員卡
  • 健身房提前購買的健身年卡

即: 購買這些會員的費用,不管你用不用,都已經成為了沉沒成本,用戶會為了這些而在平台上消費,促進了留存。

從遷移成本看:

打車類,地圖類應用:

如果新的一款類似滴滴高德的打車類和地圖類應用出來,你會不會願意去嘗試?

可能我要考慮的是:

我的足跡已經被原來的地圖類應用記載,下載的離線地圖,記錄的家庭和公司的地址。

這些都已經被原來的應用記錄和存儲下來。

除非有這些應用提供一攬子的打包轉移方案,否則,一碗梁粉會覺得此處動力不足。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類應用

聽課記的筆記

隨手塗鴉的作品

每天的生活日記

這些帶有強烈個人性質的內容,遷移起來並不容易。

QQ音樂,網易雲音樂類應用

自己親自挑選的歌單

對每一首聽過的歌曲的評論

從路徑依賴來看:

買書上噹噹,怕上火喝王老吉,從品牌定位的角度養成路徑依賴。

KEEP定時發送的健身提醒,公眾號定時發送的推文,從習慣養成的角度實現路徑依賴。

這都算一些促成用戶路徑依賴,養成習慣的好辦法。

社群靠什麼留人

用戶是否會留在社群,首先取決於這個社群是否提供足夠的價值。

那麼,如果兩個社群提供的價值基本類似呢?

或者說差距並不大,用戶會怎麼做出選擇?

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社群如何留住人,即從沉沒成本和遷移成本來考慮。

沉沒成本

上面我們其實提的都是在電商或者O2O領域的充值會員體系,反映在積分,里程,會員資格,相應的權利上。

在社群的這個角度,如何讓社群成員參與社群活動,投入大量了的時間,精力,和情感,這個才是製造沉沒成本的途徑。

舉例來說:

1.社群活動從參與到組織,廣泛地讓大家一起嗨,而不是一對多的獨角戲。

正面的例子:讀書社群的共讀一本書,創業社群的私董會,知乎的內測,小米的MIUI

反面的例子:組織的各路大咖沒有互動的線上分享

2.設立的激勵體系,讓社群成員在這個社群中不斷積累的信用,個人聲望。

這個在各類社區論壇中已經做得非常體系化和標準化,社群完全可以藉助一些自動化的工具來實現,比方說我在公眾號菜單欄「工具箱」里推薦的小U管家。

3.組織的各類眾籌活動,從經濟上,時間投入上,滿滿的參與。

遷移成本

上面的例子已經有很清楚的表達,這些個性化的內容其實遷移成本比較高

社交關係:在社群活動中積累的與社群和個體成員的關係

個性化的內容:筆記,日記,郵件等。

收藏夾:收藏的帖子,文章,商品,服務等

當然,某種程度上來,這也算是用戶的沉沒成本。

只是在對比兩個社群環境中,遷移的角度更好理解罷了。

其實,這個拿一個場景解釋就很清楚了:

我在一個社交圈中積累的社交關係,想要在另外一個社交圈中就會不太容易得到,即社交關係不一定能順利遷移。

製造路徑依賴

對於社群來說,固定的時間,舉辦固定的活動,會在社群成員中形成一個心智模型:

我必須在這個時間點空出來,參考這個社群活動。

即:這是一個刻在腦海中的習慣。

當然,這個前提是:你的社群活動有價值。

小結,小結一下

沉沒成本和遷移成本越高,用戶越不願意離開原來的社群。

所以,想方設法增加這兩個成本,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留住用戶。

當然,如果你是競爭對手,就要想辦法減少沉沒和遷移成本。

舉個例子: 一鍵導入書籤,一鍵導入信息之類的功能。

今天,一碗梁粉就說到這裡。

作者公眾號: 社群那些事(wenbin-pr)

推薦閱讀:

【靠譜匯·第6期】孟嘗君:互聯網熱點現象背後的本質和反思
免費聽課|社群死一片,咋整?建群 加群 活躍群的秘籍
社群營銷:1塊錢進群聽課?3個篩選付費人群的方式
如果付費社群是個產品,你應該怎麼賣?

TAG:社群运营 | 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