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姓女「網紅」手撕「渣男」聊起……
李小姐最近很煩。
不是因為讚賞轉發少,也不是因為文章沒人讀。
而是被一個「情」字所困,與其說是「情」,不如說是一段「孽緣」。
「所託非人」
這四個字無論在古代還是如今,對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件糟心的事。
更何況,這一回還遇到了一隻騙財騙色的渣男。
今天,她要來討個公道。
故事要從南宋年間的一樁離婚案說起。
紹興二年(1132)九月初,南宋都城臨安的最高法院門口跪了一個「知名女網紅」。
有多知名呢?
當今聖上恐怕都是偷摸讀著她的作品長大的。
為什麼說是偷摸呢?
因為宋代人倡導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每天都有人拿著大喇叭到處喊:「下面請收起你的表演!」
然而,李小姐十幾歲時,就驚世駭俗地寫了一首少女情懷滿滿蕩蕩的小詞。
講述了自己不小心喝醉了酒迷了路,誤入花海與鳥兒嬉戲的故事。
一時間,艷絕京城。
連大文豪蘇軾的大弟子都不禁豎起大拇指,點贊之餘還要轉發評論——「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於老鳳聲」。
然而,人們也說,畢竟是個女孩子,登不了大雅之堂。
對此,李小姐白眼都懶得翻一下:您那大雅之堂恐怕我還不屑一登。
李小姐之所以能成為李小姐。
從來不因為有個好爸爸,也不因為嫁了一個好丈夫。
李小姐本人就是豪門——精神豪門。
「精神豪門」相信、但絕不依賴於「靈感」。
曾經,她的丈夫問她「為什麼你寫作總能輕易得到好句子,我都快寫謝頂了也不行呢?」
她認真想了想告訴他:「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刻苦練習寫作,爸爸常教育我,寫文章一定要真誠實在,就像陶淵明寫《歸去來兮辭》,每一個字都發自肺腑,這才不辜負一個『真』字。」
李小姐對待寫作如同對待生命。
她較起真來,連自己都怕。
她不僅對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對那些了不起的前輩也毫不留情。
為此,她曾經寫了一本書,批評文豪們在創作時態度散漫,不夠嚴謹。
一言以蔽之,「尚未全力以赴」。
於是,她便親自示範,改寫前人的詩詞,一出手便是千古絕唱,艷壓群芳。
以至於沒有人記得原詩長什麼模樣。
人們只知道,京城有個李小姐,大宋有個李小姐,自古爍今,只有這麼一個李小姐。
自然,李小姐的丈夫也在她的光環下暗淡了幾分。
更何況膝下無子,李小姐簡直大逆不道。
於是人們竊竊私語,伊一定不夠溫柔體貼,丈夫才樂不思蜀。
然而,李小姐並不在乎。
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取悅自己更重要的事了。
明朝有一個叫袁宏道的人說:「我看這世界上講話沒勁的人,大多都沒什麼癖好。」
李小姐說話有趣,她的癖好恰巧是賭。
按說這賭拿不到檯面上來說。
但李小姐偏偏賭出了別具一格的風采。
用她的話來說:「姐姐我天生好賭,不管什麼我都能沉迷其中,廢寢忘食。而且,最重要的是我逢賭必贏,從來沒輸過,要問我竅門是什麼?因為我肯下功夫呀!你們這幫弱雞!」
李小姐不僅嗜賭,還拿出做學問的盡頭來研究,她寫的賭博專著堪稱鼻祖,「從今往後,姐就是打麻將的祖師爺了,不服來戰!」
即便在兵荒馬亂的逃亡生涯里。
強大如李小姐,一手搞創作,一手搞賭博,過得不可不謂風生水起。
打垮你的永遠不會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心。
35歲那年,李小姐的丈夫死了。
死的窩囊。
那年外敵入侵,作為一城之主的丈夫本應誓與城池共存亡,但卻翻牆逃了。
為此,李小姐恨得牙痒痒。
她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親赴沙場保家衛國。
她用最激烈的言辭斥責丈夫,字字扎心,彷彿千百年來所有的懦夫都應當在這詞句中低頭、懺悔。
在羞愧難當的重新赴任途中,丈夫客死他鄉。
李小姐的命運也從此改變。
宋代有許多匪夷所思的立法。
比如,寡婦應為亡夫守孝二十七個月
比如,在宋神宗之前,朝廷命婦均不準改嫁
一則對話記錄了當事人對於寡婦改嫁的態度:
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
(程頤)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然而,李小姐閃婚了。
這一次的婚姻沒有維繫超過十旬(三十天)。
街頭的小報都還沒來得及更新。
李小姐又要閃離了!
一時間,微博上吃瓜群眾分列兩邊,坐等實錘。
李小姐說,「我不怕你們笑話,如果你們繼續讓他和我在一起,我就去殺了他!」
李小姐又說,「他欺騙了我,也欺騙了朝廷,冒充官職,非法牟利!」
李小姐還說,「他覬覦我的財產,還對我使用暴力,這樣的渣男此刻不分,難道留著過中秋?」
李小姐不是不知道,按照大宋立法,只有男休妻,沒有女離婚。
李小姐當然知道,按照大宋立法,妻子告丈夫,無論對錯先吃兩年牢獄之苦。
面對責問,李小姐眼神堅定:「我去過深淵,現在,我要離開。」
就這樣,李小姐在38歲那年,坐了牢,離了婚。
出獄的那一天,她的名字和才華一樣,在灰暗的歷史上閃閃發光。
李小姐就是李清照。
十幾歲時,她的少女情懷是這樣寫的——
作為嚴肅的創作者,她是這樣替前人修改詞句的——
丈夫逃逸時,她是這樣痛斥的——
遇到渣男,她是這樣向法官痛陳的——
這個九百多年前的女人,敢愛、敢恨、敢努力。
她不因才華而恃才傲物,也不因命運而自怨自艾。
晚年的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皈依佛門。
易安二字,便取自她最喜愛的詩人陶淵明所寫的《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歷史上沒有記載李清照究竟死於何時何地,儘管有無數的文章都說她晚景凄涼,在思念中孤苦死去,但或許真正了解她性格的人才會清楚——
這個活明白了的女人才不會輕易向命運低頭,她把命運寫在了當下。
*本文參考了美國學者艾朗諾的專著《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