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人們總害怕孫子吃不飽,怎麼解釋也沒用?
如果你家老人有這些習慣,你真該知道背後原因。
最近收到一些媽媽們對奶奶或姥姥們吐槽的留言,今天幼兒說給大家說說老人們如此「執著」的背後心理。
幼兒說選了兩位媽媽的故事,說說日常生活中的兩種「哄飯老人」。
故事1:
旦旦小朋友5歲了,旦旦媽媽因為一次晚飯氣炸了。為了讓旦旦吃完一碗飯,奶奶騙了旦旦4次!
奶奶:「乖,快吃,吃完讓你看十部動畫片……」(十部?想想都不可能!)
奶奶:「快吃,你不吃我就全吃光了!」(從沒實現過。)
奶奶:「你到底吃不吃?再不吃我以後再也不做飯給你吃了!」(這句話重複了不下100遍,每天熱衷做各種吃的給孩子,還是奶奶的最愛。)
奶奶:「你還不吃的話,晚上我讓怪物把你抬走!」(怪物?只出現在童話故事和奶奶的恐嚇里。)
旦旦媽媽說,跟奶奶溝通了無數次,奶奶總說:「我受不得讓娃兒餓著……」
為了讓孫子孫女吃飽,各種手段和哄騙都來了,這是第一種「哄飯老人」。
故事2:
丸丸小朋友1歲8個月,吃飯時除了看電視,還會玩玩具,往衣櫃里、桌底下鑽,有時還跑到了街上,姥姥在後面氣急敗壞地一邊追,一邊呼喚丸丸停下來吃一口再玩。丸丸媽媽抱怨,說孩子的這些吃飯壞毛病都是姥姥慣出來的。
丸丸媽媽嘗試跟姥姥溝通,讓孩子自己吃。姥姥一會說丸丸媽媽也是被自己這樣「追」大的,一會說孩子會把飯撒地上,一會說孩子會弄髒衣服,一會又說讓孩子自己吃永遠吃不飽……
為了讓孫子孫女吃飽,自己多苦多累是小事,孩子吃飽才是大事,慣出了孩子各種壞毛病。這是第二種「哄飯老人」。
為什麼會這樣?
有人發現,並不是所有老人都那樣!那些年輕時經歷過貧困的老人,更是如此。縱觀我們身邊的一些家庭,大家常常能發現,那些幼年時期或年輕時家境較好的老人,他們面對孫兒的吃飯更容易放得開,相比之下,那些經歷過貧困的老人,他們似乎著了魔一樣,無論如何都要把飯食塞到孫兒嘴裡才心安,否則有些老人會沮喪,甚至會生氣或發怒。
這些老人如此「執著」的背後,是哪種心理在作祟?
?一個來自我奶奶的故事
奶奶6歲那年有一天,她母親從外面做工(當短工)回來,一言不發地從懷裡掏出一個麵餅給她吃,然後轉身幫她倒水。眼看母親慢慢地在前面走,沒走幾步就軟綿綿地倒在了地上。她嚇壞了,親戚們趕過來一摸,沒氣了。後來有經驗的老人一看,估摸是3,4天沒吃了,餓死的。奶奶的父親懺悔, 好幾天喃喃自語,說「這婆娘早上才給了我一塊饃饃……」
奶奶後來當了媽媽,有吃的總是第一時間給孩子們吃;後來有了孫子孫女,有吃的也總是第一時間給孫子孫女吃,生怕他們餓。
?一個來自我舅媽的故事
舅媽小時候有位大哥,10歲就死了。
她記得自己5歲那年,她大哥大病了一場,她親眼目睹自己的母親跪在別人家門口,乞求給一碗粥。那戶人家心地好,聽到孩子病了,便從鍋里勺出了一碗稀粥。母親得到稀粥後欣喜若狂,給自己兒子餵了大半碗,剩下的全部給了女兒吃。舅媽說,直到現在,她還常常記得當時母親一邊喂著自己,一邊舔著乾枯的嘴唇的情形。後來,大哥還是由於餓得過多營養不良,10歲就死了。
再後來,舅媽自己有了孫兒,因為追著孫子喂飯而被兒子指責。
她說忍不住啊,看著孫子不吃飯,常常會想到自己去世的哥哥……
有時聽到老一代的故事,作為年輕的一代人,雖然感傷,但始終難以理解。後來有人對那些經歷饑荒和貧窮的那代人有過研究。
?荷蘭的研究
最著名的當屬科學家們對荷蘭近代史上的一次嚴重的饑荒的研究,荷蘭人稱之為「飢餓的冬天」。饑荒期間,不僅嬰兒死亡率上升,嬰兒發育遲緩也是非常普遍。科學家們發現,經歷了那次饑荒的人,普遍存在心理高壓,內心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他們不安全感的表達形式,常常表現在對食物的存儲和對物質的擁有方面。
比如喜歡把吃的東西一大袋一大袋地放冰箱里,常常發霉過期了也不知道;
又比如強烈地把東西佔為己有、熱衷儲蓄、不愛花錢……
這是他們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同時科學家們也發現,尤其是那些母親們,常常會有讓孩子吃飽穿暖的強烈焦慮。
多少爸媽看到了自己家裡老人的影子?
那麼表現在中國色彩的帶孫上,便有了各種手段哄騙、為了讓孩子吃飽而追著餵食的老人。因為經歷過缺乏和貧窮,老人們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帶孫的老人要把食物塞進孫子孫女的嘴裡才踏實。
這是他們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毫無意識地強加到了孫子孫女身上。他們在各種耍手段哄騙孩子吃飯,其實滿足的是自己的心理需求(雖然他們不知道,他們也不願承認)。這便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的典型。這些老人們的做法,根本原因也是出自於真愛啊。
?除此之外,這些經歷過貧窮的老人,可能會常常這樣給孩子傳達心理壓力
比如無休止地跟孩子說賺錢多辛苦、生活多艱難;
比如常以口頭禪「沒錢,別碰」等粗魯對待孩子;
比如愛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知道這個花了多少錢嗎」……
老人強烈地給孩子施加對金錢或生活的心理壓力,結果會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不安全感。
?這些「追飯」、「騙飯」老人,為啥常常聽不進解釋?
美國普林斯頓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說,物質貧乏對人的心理壓力,會讓人從此陷入一個思維陷阱,不能自拔,這便是心理上的「貧困病」。
難怪,老人們常常固執地聽不進年輕父母給他們傳達的各種想法,尤其是養育孩子的看法。對於那些經歷過貧窮的老一代人來說,過去的生活壓力和不確定性會讓他們認為「給孩子吃飽」是第一原則,而對年輕父母來說,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更重要。
?那麼,年輕的一代父母要如何跟老人溝通呢?
第三方的權威或知識有時能幫到忙。比如家裡剛好有醫生或老師等權威聲音、科學的電視節目或知識的傳授。年輕的父母鼓勵老人以開放的心態學習新知識。除此之外,年輕的父母要重視「尊重」——有研究發現,那些喜歡跟年輕人對著乾的老人,他們常常有種強烈的心理需求,就是尋求他人的認同感,有些老人便表現在帶孫兒上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如果年輕人不理解老人的這種心理需求,便會導致矛盾激化。
所以,沒事兒時多給予理解和適當認可吧!
本文關鍵字:婆媳關係、隔代養育、家庭養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最喜歡「掏」國外心理學家們的育兒知識。
推薦閱讀:
※用力汲取每一線光芒,積蓄飛行的力量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萬聖節更是一場親子活動
※安撫奶嘴,用對了是個寶,用錯了害娃不淺
※別讓超市裡的免費試吃,毀了孩子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