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毀容寶寶,上幼兒園被拒——誰在將「排異」陋習帶給孩子?

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溫州男寶貝貝今年4歲。2年前,因為一場意外,他在醫院足足昏迷半個月才清醒過來,好不容易脫離生命危險,但臉部嚴重燒傷。

貝貝父母花了很大精力才讓他逐漸走出陰霾,貝貝也愛玩愛笑了,交了很多朋友。可在入園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貝貝跟著爸爸媽媽到幼兒園報名入學,但去了好多家,得到的回復都是:入學名額已滿。

一年下來,沒有幼兒園肯接納他。有時園長同意了,也沒有老師願意接受貝貝到自己的班上,理由是:擔心其他家長會反對。

入園一次次被拒絕後,貝貝變得「懂事」起來,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好動,性格越來越內向。也漸漸明白了自己的樣貌意味著什麼,他說:「我想學會自己洗澡,這樣就能把臉上的『髒東西』洗掉。」

看了這樣的新聞,忍不住想:為什麼要拒絕這個寶寶?是誰在拒絕他?

從新聞中看,幼兒園拒絕這個寶寶的理由,是擔心家長們反對,怕嚇到其他的寶寶。但真的會嚇到其他寶寶嗎?幾位網友的評論是這麼說的——

顯然,孩子是單純的,是大人教他們學會了計較與介意。而且,這份計較和介意,又豈止是出現在貝貝身上。平時,不是常聽家長對孩子說「不要和某某玩」——僅僅是因為這個孩子成績不好或某方面個性不符合「聽話、懂事」的主流價值觀。

想起一個朋友的故事:前陣子,朋友接連被幼兒園老師約談,說懷疑寶寶心理或精神上有問題,因為他太難管了。比如叫他做某個遊戲,他會說這個遊戲設計有問題,還指出哪裡邏輯上不對。比如上課時,他總提些刁鑽古怪的問題,影響了其他孩子上課,別人家長有意見。

這個寶寶的家長急了,帶著孩子跑3家省級醫院,三套評估題下來,三位專家都認為這孩子沒有任何精神或者心理問題癥狀。一位專家談起來,得知這個寶寶非酷愛看書,當場拿一份月曆表上的某企業宣傳文章考他,5歲的孩子當場通讀。這位專家診斷說,這孩子不是有問題,是超前,這樣的情況被幼兒園認為有問題的,之前也碰到過幾例,不必放在心上。

客觀上說,歧視和排異,是人類遠古時代的產物,是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出於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反應。

人類歷史上,常常將與主流相悖的列為「異端」,並將其排斥。這些異端,有些是身體上的,比如在非洲某些地方被獻祭的白化病人。有些是精神上的,比如中世紀歐洲被宗教裁判所迫害的異見者。

到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對於毀容寶寶、癲癇寶寶,甚至不聽話寶寶還存在歧視,只能說這是愚蠢且傲慢的。

因為,你教孩子「排異」,就是在教他拒絕社會。

羅素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社會本來就是形形色色的和你不同的「異質」組成,接受和包容這一現實,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要求,也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讓寶寶更好適應社會的智識。因為,當你拒絕了和你不同的這些特殊和「異質」時,你其實就已經拒絕了社會,將自己畫地為牢!

聊以寬慰的是,貝貝的問題終於解決了。家長通過媒體發出一封公開求助信,已有幼兒園答應接收貝貝。

貝貝的路還很長,註定會比其他寶寶不容易,祝他能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推薦閱讀:

TAG:育儿 | 幼儿园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