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所謂內幕(八)水色這麼好,是不是有問題?

朋友們大家好。最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微信上,回答「知乎來客」、「知乎迷妹」們的問題,眼看著微信上的人越來越多,怕是以後要用兩個微信了。但請放心,專欄永不停更,只要有好的點、原創性的問題,以及我能寫好的內容,我都會慢慢更上。總之,我不要為了寫而寫,要有趣、有用才行。


我們在看壺、買壺的時候,關於水色,總會有疑問:

  1. 為什麼這把壺好亮?是什麼原因讓它這麼亮?
  2. 那把壺好毛糙。到底亮好還是毛一點好?是不是糙一點就是所謂的「真砂」?
  3. 亮一點或者毛糙一點,對於喝茶有哪些影響?

通常我們在邊看壺邊考慮這些問題時,腦子裡是很亂的。好似一隻迷途的小鹿,心裡還有一些對壺本身衷心的喜愛,以及對其品質的不確定。誠然這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像極了初戀。那麼下面我們來把「不確定」給剔除掉,只剩愛,或者不愛。


1.紫砂壺的亮,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鞋(豬)油:鞋油大法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常流竄於0-200元這個價格區間,或慣用於一些土八路壺販。具體做法就是用一塊熱毛巾,擠上無色鞋油或者豬油,往壺上猛擦。這樣處理的壺,即使放在光線不好的架子上看起來異常的亮,五彩繽紛,時間長了邊緣會發黑,摸起來、聞起來,都像兩周沒洗的大油頭。

拋光:當匠人對自己的明針功夫感覺不自信、或者想討巧多賣些壺,那麼就會對茶壺表面進行拋光。明針做的不好或者泥料比較垃圾,表面不肌理質感不統一,賣相不好看,那怎麼辦呢?用拋光片拋一下。當你發現一把紫泥壺甚至段泥壺油光煞亮,那麼就要問一句,「這壺是不是拋過?」。但您別誤會,拋光也是門高難度的手藝,我們玩的木頭、玉石,哪個不拋呢。

養過:匠人為了展現包漿和未包漿、茶壺成色區別時,往往會把壺先用宜紅先養一下。

工藝原因:明針用力大,窯溫控制的好。明針力度大,刮掉漿頭,把泥門刮的緊緊的;控制好窯溫,達到溫度比水色閾值(通常通過表位、窯位以及特製容器實現),紫泥也可以出窯就很亮。這要求匠人對泥料和窯溫有超乎常人的經驗和理解。

泥料本身結晶度高:比如原礦朱泥,由於結晶度高,它就是亮。

造型引起的光線折射效果:一些筋紋器,由於瓣數很多,每一個拐角都能反射大量光線,讓你產生一種水色很好的錯覺。

2.那是不是很糙的就是所謂「真砂」呢?或者說,透氣性好呢?

這種一概而談說法是可笑的。甲泥混一些段泥,也可以作出類似於紫砂泥,砂質明顯的效果。注漿壺用的泥漿,加一些顆粒,也會作出粗砂效果。那它們有透氣性嗎?在保證原礦或者素質拼紫、調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說通常水色越差透氣性越好,但萬不可一概而論。說什麼「真砂」,真你個大頭鬼啊(真砂是一種銷售話術)。

(灌漿調沙「朱泥」壺)

3.不同的亮,對於沏茶有哪些影響?

  • 鞋油壺的健康危害不必多言;豬油壺則讓你的鴨屎香一不小心變成了陳年肉骨茶(誤)。
  • 拋光對於茶壺本身的透氣性以及人體健康沒啥影響,但是拋光後沒清洗乾淨,殘餘的泥塵則會讓人有喝了一嘴泥的感覺。對於拋光壺,建議用大火猛煮10分鐘,取出看看壺身是否有白色物質析出;有的話,擦掉繼續煮。如此往複。普通商品壺拋光處理,我認為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不是壞事。
  • 養過的壺,只要用茶天然正宗,則沒什麼影響。只是無法體驗到養壺過程所帶來的喜悅了。
  • 工藝原因、泥料本身結晶度、造型等因素,則完全是正常、合理,要努力追求的。

到最後,我想到兩點,

我們喜歡的壺,應該是乾淨、典雅的。所以在使用茶具時,保持清潔,不要用茶水澆壺、不要用油臉蹭壺、喝茶前先洗手,真的要堅持;

對於水色太好的壺,我們需要留個心眼;但「水色好」的威脅,遠不及用一些劣質泥料調沙、言必稱「真砂」「老泥」的壺販話術來的讓人噁心。


我是丁山老幹部全拉瑞,有任何紫砂的問題,歡迎留言探討。記得點關注


推薦閱讀:

中國茶和外國茶(三)
茶席設計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有哪些?
好的普洱茶該怎麼發酵?得掌握這7大要點
真的有「紫茶」嗎?它究竟是什麼呢?

TAG:紫砂壶 | | 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