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香港(5):香港人是怎麼買得起房子的?│脫苦海
認識香港(5):香港人是怎麼買得起房子的?│脫苦海(2017/10/18)
香港曾經有一句老話:「做人不要忘本,買樓要多謝董先生。」董建華先生!多謝你
(實在要講多句:公道自在人心,誰人為香港人拓展前路,誰人在任內禁止賣地和發展,香港人雖然不講出口,但是在心中的。梁先生也是遲早會有人還他一個公道的。)
就是因為1997-2003年香港樓價下跌了一大半,中原指數由1997年10月的100.85下跌到2003年31.34,跌幅達68.9%,令到很多本來沒可能買到樓的人成功上車。
香港大發展商李四叔傳記附錄內有香港樓價的長線紀錄(1965-1996),筆者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接續到2016年:
數據源:《李兆基博士傳》、差餉物業估價署
2017年6月的數字如下:
港島區:16,087元(比1965年高314倍)
九龍區:11,793元(比1965年高225倍)
新界區:9,843元(比1977年高34倍)
換言之,返回52年前(1965年)買不買樓的分別是幾百倍,就算返回40年前(1977年)去買新界樓,差別都達到幾十倍。
香港樓價的升幅,筆者曾做過一個圖表:
若果用半對數表,則是這樣:
在過去幾十年,香港樓價的升幅是以百倍計,見證香港由戰後的小海港,變成環球金融中心。其實深圳由1980年從小農村,變成北上廣深之一,相信地價的升幅也是不少。
結果,可以看到,那些上一代就已經買了樓的人,是有機會幫助兒女置業的,即俗稱的「成功靠父干」,例如家父在畢業後找到工作後,毅然放棄公屋單位,自己買了一層樓住。而當年在香港做按揭,最多只能做十年,十年之後就無需要交租了。
這種歷程,將來也必定會在中國各大小城市出現。
=====分割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以前在香港做按揭是很容易的,而且可以借的成數可以很高,八十年代很多人都用一成首期買樓,即是100萬的物業,只需要10萬元首期,其餘的90萬則分20年供。
即使後來收緊了按揭,但符合資格的人也可以申請按揭保險,最寬鬆的時候可以做九五按,即是用5萬元首期就可以買到100萬的物業。即使到現在,首次置業者仍然可以最多供九成按揭:按揭保險計劃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揭證券公司)於1999年3月推出按揭保險計劃,以協助市民在香港安居置業。
根據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指引,銀行在敍造自住物業按揭貸款的時候,須遵守按揭成數上限的規定。而按揭保險計劃則為銀行提供按揭保險,使銀行可以提供高成數的按揭貸款而毋須承擔額外的風險。按揭保險計划下,只要申請個案符合相關條件(例如樓價上限及貸款額上限等),銀行可以提供最高達八成按揭貸款。換言之,置業人士的首期負擔可以低至物業價格的百分之二十,大大減輕置業人士的首期負擔。在按揭保險計划下,銀行為按揭貸款提供者。如果置業人士拖欠貸款,按揭保險一般會為銀行六成按揭以上的貸款部分提供保障。因此,按揭保險計劃除了可以促進市民安居置業之外,亦有助維持本港銀行體系的穩定性。
=====分割線=====
談一談香港的高地價政策,根據中原地產創辦人之一的施永青的說法,港英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高地價政策:
http://shihwingchi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237903
香港政府從來不承認有高地價政策,翻查香港的歷史,的確沒有一屆政府有書面文字說要推行高地價政策。然而,香港的確有一個高地價的環境,究竟這樣的環境是怎樣演變而形成的呢?鴉片戰爭之後,香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之所以看中香港,是因為香港有一個水深兼可以避風的維多利亞港。當年,英國正在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除了需要四處搜掠原材料與霸佔市場外,還需要建立一條全球的貿易路線。英國的商人極需要在全球各地建立不向他們徵稅的自由貿易港,所以才會看中這個沒有甚麽其它資源的天然港口。由於英國要把香港定位成一個自由貿易港,以至香港政府沒法從貿易中徵稅,那香港政府的財政收入何來呢?當然不可能從祖家帶過來。香港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港英政府唯一可以掌控的是土地資源,於是祇能以此去換錢,逐漸養成了依賴土地收入的財政系統。由於香港的土地都在政府手裡,在土地供應上,政府完全沒有競爭對手。對一個有壟斷能力的供應者來說,他一定很快就會體會到,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把土地一下子都推出市場,慢慢賣,才可以賣得高價。限量賣地於是成了歷屆政府都會依賴的土地政策。
在這種環境下,政府不用征高稅,已可以大量搞基建,提供免費教育,廉租公屋,公共醫療,而中產亦可因投資物業而分到經濟增長的好處,獲益者眾多,高地價的環境於是得以不斷自我鞏固。
說穿了,就是國內很多城市所奉行的土地財政政策,2016/17年度香港政府2016/17年度最終盈餘1108億港元,但賣地及補地價收入達1,280億港元,差餉有213億港元,以物業交易為主的印花稅有619億元,另外利得稅當中不少是地產相關的,而地租收入並沒有在此表分列出來:
http://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1617issf02-major-sources-of-government-revenue-20170606-c.pdf
其實簡單的意思是擁有和使用土地房屋的人,就需要在財政上支持政府的支出,你或許認為這是一句廢話:那不是包括所有人嗎?錯了,居住在出租公屋和宿舍(主要是公務員)是不用支付的,擁有物業的人雖然要支付,但多年來他們最受惠於土地增值,最受害的是沒有能力買樓卻又要在私人市場交租的人。
在這個背景之下,當然是去做社會遊戲規則的受惠者,而不是受害者,結果就出現了兩條路線:其一,大學生一到18歲就申請公屋;其二,一有工作能力就儲錢買樓。而現時社會上聲音最大的一群,都是不去走這兩條路的。
安利一下筆者在知乎的回答:http://www.tokuhon.org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電郵:tokuhon@gmail.com
推薦閱讀:
※上海的英文名為什麼不是吳語譯名「Zaon he」,而是「Shanghai」?而香港的卻是粵語譯名「Hong Kong」?
※如何看待新發布的《米其林指南 香港 澳門 2015》?今年的榜單里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餐廳?
※「外國電影在中國取景為什麼大多數選擇香港,而不是中國其他城市?」
※香港為什麼沒有亞馬遜?
※香港經濟真的有那麼差嗎?為何香港人支持台灣反服貿,並覺得香港已死?
TAG: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