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未來之路
原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GeekArtT .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對於創業者來說,紙上談兵也是容易的,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重要的是,你能否為你的opinion制定出一套商業實驗去驗證或者證偽它。
未來的路,還沒有生長出來,已有的老路已經在慢慢消失。在這個節骨眼上,最重要的能力是探索未知的能力。看到各種新奇的新鮮事物,你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並做出一些自己的預言和評論。但說一說畢竟是簡單的。對於真正的executive來說,重要的是你能否立刻著手部署一套方案,來試驗你的想法。
這套商業實驗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屬性:它一定有一個具體的產出目標,一個功能性的產品,或是一篇分析性的論文。你不可以把目標設定為「要學會什麼」「學好什麼」,那只是自我麻痹的定性分析。你的目標一定要是可量化的。那麼一個最實際的辦法便是,你的目標一定要一個具體的產出。
接下來,為了這個具體的產出,你要設定一些列的可量化check points。這些審查節點一定要被可以測量的具體數值所表示。例如,「這個階段完成多少個features」「它的日活量是多少」「這個階段的用戶量應該是多少」。切忌一直埋首於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做一些自我感動的意淫。你一定要有一系列的檢測指標來為你指引方向。
就算是hacker的學習,也依舊可以照搬這一套法則。以目標產品為驅動,一點一滴地東拼西湊這個產品所需要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東一筆西一畫的線條,就會慢慢成形,勾勒出隱藏的結構框架。而技術,自然便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淬鍊。你會從這些紮實的嘗試中,積累起自己的實力和信心。
當然,你的初次嘗試,或者你嘗試的最初產品並不一定就是那個傳說中的the one。嘗試的初次產品A很可能僅僅是你接下來一系列產品B、C、D的線索。你在A的改進演化中做成了產品B。然後又在B的大規模化中變成了產品C。最後在C中,看到了隱藏的有著強烈需求的產品D。
事實上,為了看到機會D,你必須有前面的彎路A、B、C來做鋪墊。舉個例子,如果你沒有最起碼的編程經驗,我如何去告訴你在系統構架上,或者在模式設計上的痛點呢?如何告訴你,運用「在內部添加一個代理」這樣一種精妙的方式,就能夠解構很多設計上的耦合?
也就是說,你的A、B、C本身,有可能就是構建討論機會D的語言或是語境。(就正如,數學這門「語言」之於物理學、計算機學。)你連討論它的語境都沒有掌握,那這個機會D對於你來說,其實就是不存在的。
回顧我們自己的學習歷史。你一開始總是以「模仿」起步。因為你做了這些重現前人工作的事情(如同軟體領域裡面的重複造輪子),你才能夠真正弄明白一個複雜流程的運轉機制和真正痛點在哪裡。
跳出來看,正是這些沒什麼創造力的單調的重現工作,給了你最精準的討論問題、看待問題、認知問題的語境。沒有這些個基礎的模仿工作,你的預測就僅僅是脫離實際的「想當然」。只有你經歷過了那些單調乏味的基礎工作,你才能夠正確地在某個領域某個方向上做出自己的評論和預測。
對應到具體的日常工作,或者學生時代的學習過程,那便有以下這些情景和例子:
做產品的不屑於積攢、堆積和開發那些只有一點點不同,甚至根本就沒有不同的產品。美其名曰這個毫無創造力,可實際上就是一種眼高手低。誰都想要做出橫空出世如iPhone一樣的產品。但即便是iPhone,它也不是一天建成的。Jobs在製作iPhone前不僅是有iPod、iTouch做打底,更是將市面上的手機研究了個底朝天。他最後的創造產物iPhone,同樣是建立在前期枯燥單調的基礎復現工作之上。
Andrew Ng在談論如何做學問的時候也提到了同樣類似的東西。按照Andrew的觀點,復現你所閱讀的paper的工作是一件極其耗費精力但也極其有價值的工作。當你累積的復現工作達到一定數量級之後,你便會建立起最精準的直覺。你會開始慢慢意識到,哪裡是可以開拓創新的點,趨勢的方向在哪裡。
誰都不知道未來的那個模式、形態是什麼。但大家都一定有自己的猜測和意見。按照德魯克的觀點,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在這樣一個前路不明、局勢未定的階段,最優策略無疑就是儘可能多地探索,不斷地做實驗。在那堆一個又一個實驗中最後生存下來的,便是你的未來。
近期回顧
《理想主義的現實算計》
《橙紅色的翠焰》《複利曲線的另一種觀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分享,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謝!
推薦閱讀:
※Meta model, the model of model
※聽,有那麼容易么
※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如何運用GitHub來提高生產效率
※如何去掉雞湯里的砒霜
TAG: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