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ll Moving? 原來你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 Gormley
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Antony Gormley 安東尼·葛姆雷(1950年8月30日 -)終於把他最標誌性的鐵鑄等身模型帶來中國,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行了首個重要個人展覽。
我心中神一樣的龍美術館 + 神一樣的葛姆雷竟讓我失望了
我特別特別鍾愛龍美術館——只因某年在廣州的拍賣會偶遇王薇館長,當時並不知道她身份,被顏值氣質和舉牌氣勢折服。後來驚覺她便是龍美術館這個國內最早的私人美術館之一的創始人。難怪能一直保持著展覽和管理的高質量——不愧女神才能做到的事。這次展覽《Still Moving(靜止中移動)》,一次讓人把葛姆雷最標誌性的鐵人一覽無遺。CRITICAL MASS II, 1995
Cast iron, 60 life-size elements; variable sizes有趣的是得知雕塑雖有60個,但 pose 只有12種,隨著擺放的位置與角度不同引發不一樣的感覺。
卻總有差了些什麼的感覺? 或許是失去了自由和驚險,也許是和雕塑求合照的人太多。一切都和我期待的產生了落差但至少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以上是 sprachel 本次攝影大賽的投稿作品 Ray Dive。
BREATHING ROOM IV [BRASILIA], 2012
Aluminium tube 25 x 25 mm, Phosphor H15 and plastic spigots300 x 836 x 1150 cm《呼吸的房間》這個裝置也是大受拍照黨的歡迎,可是大概很多人感覺跟我一樣,進去後反而沒有照片驚艷。
明明是呼吸的房間,行走其中卻喪失了照片上看到的生命和律動感?怎麼回事?反而以前較少關注的繪畫作品讓我感覺驚喜。現場的重要性回來了?MANSION, 1982
Black pigment, oil, charcoal on paper84 x 60 cm
INHABIT, 2016
比起和鐵人們的合照,我更喜歡上面這一張,也讓我驚覺到是不是忘記了藝術家這四十年不變創作主題:身體即空間,空間即物體。牢記這一信條,我們一起來看看落差感來自哪裡。明明他在室內也有玩得很飛的時候
LEARNING TO THINK, 1991
Lead, fibreglass, air, 5 body-forms: each 173 x 56 x 31 cmInstallation view, Old Jail, Charleston, USA, 1993Part of 『Places with a Past: New Site-Specific Art at Charleston』s Spoleto Festival』, 1991葛姆雷一向更擅長做 project,會最大程度根據場地去思考創作作品。
很多我心生嚮往的作品,更多只是存在於照片中。有了攝影者(或許是藝術家本身,或許是觀者)的多一層加工。如果去到現場,單單在旁睜眼感受,出現獵奇的聯想,反而是過於膚淺了。
忘記這些後,在龍美術館的大規模再遇,感覺就還不及以前在一些群展中遇到他的鐵人,幾隻憂鬱孤獨散落在牆角的樣子有感覺。FACING THE WORLD, 1986
Lead, fibreglass, plaster and air38.5 x 108 x 196 cmAPERTURE XVII, 2011 10 mm square section mild steel bar 178 x 53 x 43 cm
或許為了更好地詮釋葛姆雷的藝術中心思想,《走廊》這次也展出了,讓人親身感受身體是空間的概念。體驗是:視覺感官消失之後的空間湮滅。
PASSAGE, 2016
6 mm weathering steel202 x 72.2 x 1198 cm畢竟他的初心在兒時密閉的陽台
1956年,一個6歲的男孩按照家庭慣例被趕去午睡——他不情願地放棄去花園爬樹的想法,來到一個原本是舊陽台改造成的小房間,又熱又狹又過於明亮。小男孩躺在床上,告訴自己不能動。他閉上眼睛,突然有種異樣的感受,在此刻空間,他有一種關於自身「存在著」的感覺。
男孩感受到眼皮外面一種深紅色的燥熱,而且可以聞到有太陽照進來灼熱的潮流。這種不舒適讓他有一點窒息,但奇怪的是,過了幾天、幾周、幾個月,他所能感知的空間居然變大了。我從那種幽閉症的體驗,變得更加深沉和冷靜。這種就像在內心深處找到了一片大草原,我在自由賓士著,從控制、被控制變成了一種特別的類似於冥想式的自由。
在製作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我會保持一到兩個小時的靜止,讓助手在我身上翻模。我什麼也不做,只是聚焦於一種『空無』的狀態……我認為人體的確是一個空間,它把空間凝固了,但這種聚焦於內的狀態卻可以讓你變得更加開放。
(以上節錄自藝術家開幕訪談)
後來,他在劍橋大學主修人類學、考古學和史前藝術,畢業後離開歐洲,前往亞洲進行探索。1971年,他前往阿富汗佛教文化地區,見到的鐫刻在大山的岩壁之上的巴比揚大佛,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後來他遊歷土耳其、塞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學習佛教相關知識。回到倫敦後,經過在聖馬丁(CSM)、金匠學院(Goldsmith)學院和斯雷德(Slade)藝術學院的學習後,他於1979年開始了職業藝術家生涯。
或許,不期而遇才是王道
再強調一次中心思想——葛姆雷把身體看作是一種場所,對,是場所而不是事物本身,這一點非常重要,身體是發生轉換的場所。正如阿富汗那尊巴比揚大佛。葛姆雷更多在室外進行創作,而且是分布在各種不尋常的場所。
《Angel of The North(北方天使)》豎立在英國Gateshead(蓋茨黑德)南北縱貫的高速公路旁, 高達20米的天使張開像噴氣飛機一樣的翅膀, 注目著來往的車輛。
ANGEL OF THE NORTH, 1998
Steel 22 x 54 x 2.20 m Permanent installation, Gateshead, England
天使為以煤礦及造船業為命脈的工業大城 Newcatsle 的日漸蕭條帶來守護和希望——不止是精神層面的,這座巨大建築還成為了當地最佳的觀光資源,其後當代美術館(Baltic)與音樂館(The Sage Gateshead)也在當地成立,讓這個區域轉型為一個藝術文化重鎮。
北方天使當然也見證了歷史:1997年英國首相布萊爾開始推動的「創意產業」,這使得英倫成功轉型,繼續保持獨一無二的競爭力。然而,使世人對他形成「無處不在」印象的,還是:跳樓男惹報警
《Event Horizon(地平線)》從2007年開始在倫敦鬧市展出,有人認為這些「人體」入侵了他們原有的空間,甚至有民眾誤以為是真人, 紛紛打電話給警察局稱「有人在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廳的屋頂,他要跳樓!」「個裸男在滑鐵盧橋南側!」 而也有民眾對這些「人體」敞開懷抱。無論怎樣,這些雕塑都帶領人們進入了藝術家的「圈套」, 不由自主地開始對習以為常的環境進行思考。
EVENT HORIZON LONDON, 2007
27 fibreglass and 4 cast iron figures, each 189 x 53 x 29 cmInstallation view, Hayward Gallery, London, 2007EVENT HORIZON NEW YORK, 2007
後來這些鐵人更走到了紐約、聖保羅,還去過香港一一出現在香港市政廳、渣打銀行大廈、中區警署的天台上葛姆雷說:「我想透過這個藝術裝置提醒人們去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這些雕塑眺望著天際與大地所交匯的地平線,而地平線即是我們所能看到的終極界限,但我們所看到的是否就是全部?」
EVENT HORIZON HONG KONG, 2007
跳的不是海,而是寂寞
100個類似的人體的鑄鐵雕塑被放置在德國庫克斯港淺灘,在海岸線上延伸出2.5公里,入海1公里。有的挺立在沙灘上,有的被埋入地下,因為地勢高低,隨著潮起潮落,人像時隱時現。他們後來又相繼在歐洲各處海灘遊盪,和沙灘上的遊客和諧相處。
ANOTHER PLACE, CUXHAVEN, 1997
Cast iron, 100 elements, 189 x 53 x 29 cmInstallation view, Cuxhaven, Germany, 1997ANOTHER PLACE, STAVANGER, 1997
《Another Place(別處)》這組作品被永久安裝在英國利物浦克羅斯比海灘。潮汐的侵漫、時間的流逝都會在雕塑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迹,有的是斑斑腐朽的銹跡,有的則是生機勃勃的海洋生物。
你得到的,更多是一張你無法親自拍攝的風景照片,畢竟你我都很忙,無法歷經滄海桑田,那就讓落寞的鐵人代勞吧。同理還有費里德里希的雲海漫步者。ANOTHER PLACE, LIVERPOOL, 1997
滄海過後,接著在桑田仰望星空
在更廣闊的澳大利亞鹽湖上,葛姆雷再次思考人、記憶和空間的關係,於是他製作了51尊較為更為縹緲輕薄的鐵人作品《Inside Australia(走進澳大利亞)》。這裡只想插入一條趣聞:據《電訊報》的報道稱,英國著名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放置在澳大利亞內陸一個鹽湖附近的51座人形雕塑群部分雕塑受損嚴重,至少有兩件已經失蹤,還有一座雕塑只剩下人形的雙腳。當地調查人員表示,一個卡車司機可能是偷盜、損毀雕塑的最大嫌疑人,推測他可能用雕塑來穩固卡車。
INSIDE AUSTRALIA, 2003
Cast alloy of iron, molybdenum, iridium, vanadium and titanium, 51 elements based on 51 inhabitants of Menzies, Western Australia累了,為什麼不能蹲著?
這個蹲坐系列是真的萌,然而卻是漸進的關係。(以下為 sprachel 腦洞,三組雕塑其實只是共同再次放大詮釋葛姆雷思考的身體與空間的關係。)
首先是被看透了心灰意冷。EXPOSURE, 2010
Galvanised steel25.64 x 13.25 x 18.47 m繼而把自己封閉起來。與世界進行抗爭。HABITAT (ANCHORAGE), 2010
6.5 mm stainless steel sheet740 x 255 x 356 cm最後,在心裡放一張床,自己跟自己玩耍和休息就好。
ROOM, 2014
External skin: 8mm thick stainless steel with original mill scale finishInternal cladding: dark fumed oak1006 x 650 x 790 cm《Field(土地)》 是葛姆雷另一代表作品。泥土的原生感,人頭之洶湧,參與者與觀眾的結合造就了這件作品,也造就了葛姆雷獲得了1994年的特納獎——當年候選人還有最近很火很貴的Peter Doig,而1995年的獲獎者就是 Damien Hirst 赫斯特。
1994年在英國展出的版本只有35000個泥人,由60個人製作於墨西哥。而在2003年, 廣州有400名各界人士參與了泥人製作,使得泥人規模擴大到210000個,妖都難得先鋒了一次,如果不是因為非典肆虐,這件事的影響將會更大!很想知道,當年參與的人現在有機會看到這文章嗎?ASIAN FIELD, 2003 Clay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10,000 hand-sized clay elements Installation view, Warehouse of Former Shanghai No. 10 Steelworks, 2003
最後,怎麼就突然懟起赫斯特來了?
說起來,赫斯特還是他在金匠學院的師弟呢。但最近葛姆雷在採訪中說:對於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在威尼斯展出的「難以置信的遺迹珍寶」這個展覽,赫斯特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好萊塢式的全面崩潰,是一次可恥的背叛,是藝術的終結。關於赫斯特和這個展覽,大家可以戳這裡看:Damien Hirst|濃藥王者歸來
你會站在哪一邊呢?藝術上,再專業和學術的看法也無法撇除主觀意識,正如我會對這次展覽失望,正如我雖然對赫斯特只是一般,卻寫出了一篇史上點贊率最高的文章。歡迎告訴我對 Damien Hirst 濃葯點贊的理由 ,以及你們認為兩人之爭中整段垮掉的到底是誰?為準備倫敦之行,這個月都是英倫藝術家~ 下周將繼續 London正經推薦|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藝術lover必刷的11個倫敦美術 & 5個古典音樂聖地 的不正經篇,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你知道廣東茂名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嗎?
※北京為什麼不能建更多高密度的高樓?
※圖盧茲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哪些城市的交通體驗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