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塌」的前世今生

這幾天微信群的聊天記錄是這樣的。

「薛之謙這次人設算崩了~」

「林心如,哈哈,人設早就崩了~」

「靳東,強行給自己加戲,自己人設崩了都不知道。」

最近「人設」崩塌的明星很多,比如專情老實人薛之謙、文化老實人靳東、傻白甜老實女林心如等等。很多真老實人紛紛表示脫粉。

我最開始接觸到「人設」這個詞是在動漫裡面。動漫人物的形象設計通常需要繪製很多細節,包括頭部,正、背、側等多個不同角度的三面效果,有時還會包括線條封閉和人物髮型,身著不同款式的服裝造型,與其他角色的身高對比,以及佩戴的小飾物等細節。這是最狹義的「人設」。

各類動漫人物人設稿

而在我的印象中,人設崩了這個詞,最早見於火影忍者動畫版387集,漩渦鳴人因為雛田被佩恩殺死的緣故暴走,和佩恩進行瘋狂戰鬥,場面十分血腥扭曲。一整集動畫中,人物的畫風都彷彿是換了一個製作團隊似的,從熱血少年美型畫風崩塌為畢加索立體主義。

左圖為佩恩帥哥日常,右圖為387中人設崩壞的佩恩

之後,人設崩了這個詞被更廣泛的用於描述虛擬人物的形象變化(通常是由好變壞)。並且,這個變化不再局限於外貌,性格變化。特別是女性角色從傻白甜變成腹黑御姐,也成為人設崩壞的主要指代內容。當然,大家更熟悉的詞是黑化,比如桂言葉、我妻由乃和龍宮禮奈,一開始都是傻白甜,最後因為病態的感情變成了血腥刀客。

龍宮禮奈,我妻由乃,桂言葉

一般來說,如果女主性格突變是符合劇情邏輯的,稱之為黑化,而如果女主性格突變得沒有邏輯,則會被粉絲罵為「作者已經把xx的人設弄崩了。」類似的用語後來也出現在中國國內的電視劇,特別是宮斗劇里,因為宮斗劇的劇情大多都是傻白甜最後成為腹黑女王的故事。而擔綱了《甄嬛專》和《羋月傳》兩大王牌宮斗劇的孫儷同學也成了國產黑化和人設崩塌的代言人。

谷歌「人設崩塌」出現的第一張圖

從傻白甜甄嬛到腹黑的熹妃

在虛擬故事中,人設崩塌大多是劇情需要,通常發生在戲劇衝突最高潮的地方,以此體現張力。

至於人設崩塌為何被用到現實中的明星身上,這就需要講一些很長的道理了。簡單的來看,有這麼以下9條邏輯。

1. 明星出賣的產品是扮演的人物。

2. 粉絲愛上作品中的人物進而愛上明星。

3. 粉絲有很多空閑時間,希望看到更多明星的故事。

4. 明星生產作品的速度趕不上觀眾的需求,只能用生活細節補充。

5. 社交媒體提供了無限版面,使得生活細節得以充分披露。

6. 人設的信息量超越了作品信息量,成為明星們的主打產品。

7. 社交媒體信息發布不需要本人實時同步,為工業化提供了基礎。

8. 人設工業化。

9. 工業化人設容易用力過猛人,出破綻的概率很高。

更細節的道理,請慢慢看下面的分析。

明星之所以賣人設,首先要從明星這個職業說起。最初的明星大多是唱戲的,那麼他出賣的就是自己的扮相和唱腔,或者說出賣的是他扮演的一個人物。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人物是虛擬的,但也導致了明星和其他職業的不同。

民國超級明星梅蘭芳

比如小明是個土木工程師,他出賣的就是房子的設計圖;阿寶是個quant,他出賣的就是他設計的策略。大多數勞動者出賣的都是物,服務業者出賣的則是部分身體的功能。而明星出賣的是人,完整的人,這就很特別了,可以說和別的職業都不一樣。

儘管後來也有了純粹的歌星,他們似乎並不是如傳統戲曲演員那樣在扮演人物,但流行歌星的作品也大多是以第一人稱抒發感情的靡靡之音。聽眾們在意的不僅是音樂本身,也是演唱者的感情。演唱者必須先和歌曲的意境共鳴,再用聲音、表情、mv,把感情傳達給觀眾。因此,純粹流行歌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扮演人。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可以發現,民族類唱法的歌星(張也、宋祖英、李雙江)是不賣人設的,因為他們演唱的作品並不是個人的兒女私情,而流行歌星則需要人設,因為他們是個人細膩情感的傳遞者。

人和物有和大的區別,因為人會對人產生感情——愛情、親情、友情、同情。儘管明星扮演的人物大多是假的(少數傳記類作品扮演的是歷史上的真人),但事實上,觀眾很難完全區分這一點,這才導致很多人因為「程蝶衣」愛上張國榮,因為「李逍遙」愛上胡歌。而你很難因為高鐵的便捷,愛上劉志軍,因為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愛上貝聿銘,你會很尊敬他們,但不會產生對明星的那種愛。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空閑時間。他們因為某個作品愛上了某個角色,又因為某個角色愛上了某個明星,但空閑時間的增多使得他們不再滿足於有限作品,希望有更多的故事能看。而明星經紀人們則抓住了觀眾們的心理,讓媒體披露明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以此滿足觀眾看更多故事的需求。然而,普通的日常生活並不具有太多賣點,所以很多明星選擇或展現或放大自己獨特的、優秀的品質,以此成為粉絲口中津津樂道的故事。

最常見的人設是愛心,以公益活動的展現為主,這本來是最應該提倡的(有社會價值),也是人設塑造效果最好的(無私是最高尚的品質)。但隨著娛樂產業的不斷成熟,愛心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明星標配。我們可以查看每一個叫得上名字的明星的百度百科,必然有公益活動這一條。所以公益雖然很偉大,但是在娛樂圈已經不具備獨特性,除非能做到像江一燕、古天樂那樣。但江一燕、古天樂的程度又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大多數人很難做到。因此,目前明星的公益愛心人設幾乎是例行公事的必修課,少了不行,但多了又沒額外收益。

古天樂和江一燕堅持做公益

之後,經紀人們發現,其實粉絲很大程度上是把明星當成自己的偶像——粉絲的夢想難以實現,但偶像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些難以實現的夢想最常見的就是:事業成功,家庭和睦以及一段從一而終的感情。於是,明星的人設開始變成和個人成長,情感,家庭有關。努力、孝心和專情,成為了最能得到共鳴的三大人設。

孝女鄭爽

勤奮的易烊千璽

好爸爸好丈夫黃磊

「16歲的時候,我也想成為一個歌手,可是為了學業,我放棄了練了3年的吉他,現在已經撿不起來了。xx,你千萬不能放棄啊,你一定要幫我做到,寫出最好的作品!」

「北漂在外,每個月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有時候還得靠爸媽接濟。我多希望有一天能掙大錢幫他們倆換套大房子啊。可惜這個夢想暫時是實現不了的。xx這麼孝順,他能做到,我願意花錢,讓他給他媽媽換大房子。」

「22歲大學畢業,和4年的初戀男友分手了。我心裡好不甘,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xx,你一定要和yy幸福下去啊,就算是為我~我這個月工資都用來買演唱會前排門票了,就為了聽清你給yy的那首歌。」

這些想法似乎是很不理性的,但追星本來就是感情用事的。

此外,社交媒體的發展,讓人設的展示變得具有可操作性。這種可操作性的來源是社交媒體在某種意義上提供了無限大的版面。在明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媒體的角色是非常關鍵的。媒體的版面在不斷擴大,人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最早期,明星的媒體是戲檯子,進行現場表演。觀眾們需要抽時間,趕路程,來到戲院看。大家的時間都非常寶貴,除了最精華的戲曲,根本沒空展示所謂的人設。

後來電視出現了,幾十個電視台,24小時播放,極大的擴展了媒體的版面,也因此,除了播放電視劇,電影,還能播放訪談節目、綜藝節目。明星得以有機會展示人設。這類節目在「賣人設」這個生意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然而,電視台的版面依然是有限的,很多小眾的明星,根本沒有機會上綜藝、上訪談。直到社交媒體,特別是微博的出現,才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無限的版面。

明星可以在社交媒體上主動發布文字、圖片、視頻,不再受到任何約束,粉絲也得以主動關註明星的動態。而社交媒體本身就是為了讓普通人可以記錄、分享生活中的細節而設立的,這種基調使得社交媒體成為了明星展示生活細節,也就是所謂人設的主戰場。

微博女王姚晨發布過近萬條微博

社交媒體在所有人的生活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無限的版面和粉絲的互動要求,催促著明星越來越頻繁使用社交媒體,並且越來越重視在社交媒體上披露的人設信息。

而有趣的是,社交媒體雖然可以發布各式各樣的信息,但並不需要本人實時發布,於是工業化的人設塑造也就成為了必然要求。

人設,把明星變成了偶像。社交媒體把人設變成了工業化產品。所以說賣人設,是社交媒體時代明星經濟,偶像經濟的必然產品。這是非理性的粉絲要求的。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並且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偶像也一樣。但工業化的運作往往會導致用力過猛,以極端行為塑造人設,而極端行為往往是容易被識破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邏輯思維的羅振宇。

羅振宇的人設「自律」、「嚴謹」、「死磕」

羅振宇開始做邏輯思維的時候,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每天發一段語音60秒(起初也有58和59秒)。他多次在語音和線下活動中說:我錄60秒每天得六點早起,如果超過了60秒就跳掉了,等於白錄,低於60秒我也不發,要剛剛好。這就是一種「自律」、「嚴謹」、「死磕」的人設,也是粉絲追隨他的重要原因,希望通過追隨羅振宇也變成他那樣的人。

直到有一天,羅振宇不小心把前一天的語音重新發了一遍給大家,被發現了貓膩。

好在羅振宇也算實誠,第二天,他的語音說:被大家發現了,我的語音其實是提前錄好的,我們的工作人員昨天在發送語音的時候出了點錯誤,把先前的語音重新發了一遍。

但此時,羅振宇團隊用工業化手段精心塑造的「自律」、「嚴謹」、「死磕」就崩塌了。很多人因此脫粉。

當然,邏輯思維作為一個販賣知識的節目,其主要買點也不僅在於此,羅振宇「自律」的人設崩了,但是「愛學習」「善思考」的人設還沒崩。這個知識網紅照樣活得好好的。

這個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工業化的人設畢竟不是真人,用力過猛是很容易崩塌的,或早或晚而已。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偶像本身就是娛樂業的產品,或許人設崩塌是這個產品最完美的結局——具有戲劇性,猶如故事的高潮一般最後吸一波流量,然後轟然倒塌。

這裡是——矽谷老實人報

推薦閱讀:

TAG:互联网 | 电影 | 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