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形(The shape of taste)

味道是什麼形狀的呢?

是外婆做的紅燒肉的四四方方?海峽彼岸煮的茶葉蛋的圓圓滾滾?還是飄在四川火鍋里辣椒的尖而狹長?又或是像成都的火鍋,老北京的烤鴨,日本的刺身,東南亞的蝙蝠肉骨茶,印尼的烤猴子,澳大利亞的袋鼠肉,義大利的乳酪,俄羅斯的魚子醬,東非的油炸蜢蟲餅,海地的泥餅或者美國的漢堡?

雖然,千變萬化的食物和千變萬化的味道,給人們帶來身體和靈魂的雙重滿足。但,有時候對味道或者說對「好吃」的判斷,卻讓人好生疑惑——我們可能不屑於餐廳里做鹹的菜,卻喜歡大學時候室友們一起煮著吃的泡麵;可能吃膩了品種繁多的外賣,卻總是惦記著母親做了多少年,味道都不變的飯。

味道是什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知「味」

在中國西南的幾個省份,人們都喜歡吃辣,甚至水果沙拉也要拌著辣椒醬吃才夠味。有些人對生蚝喜歡的不行,有些人聞著那味就想吐。在歐洲人們甚至喜歡吃還帶著蒼蠅幼蟲的乳酪;而在美國,人們喜歡嚼著吃西藍花和芹菜;在非洲人們甚至吃泥巴……雖然食物和味道千變萬化,但說起味道,基本上也就是「酸甜苦咸鮮」。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沒有「辣」還有「麻」啊?它倆確實不算味道,最多算是化學反應。一會我會詳細講它倆。

味覺,其實和視覺很類似。千變萬化的顏色,也只是由三基色組成的;諸多的味道也是由這五種基本味道組成的。作為人體重要的感知系統, 一個人味覺系統的形成,受到環境和基因等諸多因素的調控。比如,四川人喜歡吃辣,可能當他們還在母親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喜歡上「辣」這個味道了。因為,食物的味道會由母親攝入,通過羊水傳遞給胎兒。再比如,你忽然發現你最好的朋友竟然吃香菜,甚至還要放火鍋里涮、切碎了炒飯!而你聞著那味道就想吐!不過,不必詫異,如果去做個基因檢測,可能你就會發現,你的朋友的「能吃香菜基因」表達異常高!而世界上有一種人,可能就比較悲劇了,他們體內負責感受「苦味」的基因表達異常,導致他們吃什麼都覺得是苦的。

從遺傳學角度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應該有一兩顆蛀牙。因為作為人類,對於甜食的偏愛是天生的。可是,說起鹹味,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對鹹味的偏好其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因素就是——懷孕早期的孕吐。如果,懷孕初期有孕早吐的行為,那麼生下來的小baby則很有可能喜歡吃鹹的。孕吐行為會導致鈉離子等電解質流失,進而影響新生兒對鹽的偏好。這個研究,於2012年發表在Appetite 雜誌上。

基因決定的屬於先天因素,而環境的影響就屬於後天因素了。位於美國的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一隊人,就做了一項研究——他們「訓練」人吃他們不喜歡吃的食物,以研究後天環境對人味覺的影響。可是,最終,他們失望的發現,後天因素好像沒那麼強大——反覆的吃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心裡陰影面積會增大,不喜歡的程度會降低,而結論就是,不喜歡食物就是不喜歡,絕對不會變成喜歡的食物。當然,實驗中還沒殘暴到讓不喜歡吃香菜 的人吃香菜的地步,取而代之的是讓他們吃低鹽食品。實驗的最後,那些吃了很久低鹽食品的人們,會某種程度上選擇繼續吃低鹽食品,但是,實驗結束後很快就會變得正常。

其實,結合自己的經歷,上述的研究好像還挺有道理的。比如,我唯一不怎麼吃的蔬菜就是胡蘿蔔,雖然一大堆知識告訴我吃胡蘿蔔對身體好,但是,在看到一盤菜里作為配菜的胡蘿蔔絲,還是會默默挑出來,自己也當然不會去買一盤蘿蔔絲吃。但不得已,家裡某天的菜只有炒胡蘿蔔和燉胡蘿蔔的時候,我也能吃點。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以外。決定味覺形成的還有第三個方面,那就是進化。這就不得不提人類的第五種基本味覺「鮮」了。所謂的「鮮」,其實是谷氨酸以及谷氨酸鹽的味道。是一個世紀以前日本人首先發現和提純的,自發現到現在的百十年里,這種味道已經風靡全球了。在人體中,谷氨酸也是重要的組成成分。最新的研究發現,對於鮮味或者氨基酸味道的感知,不同於其他四味的感知系統,而是由完全不同的基因編碼的受體完成的。 這些受體的形成,可能是為了保證機體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而進化而來的。

以上,就是人類味覺形成的各種決定因素了。這裡就不從生理角度,比如味蕾細胞如何感受各種味道,舌頭上各個區域感受什麼味道,涉及到哪些神經具體分析了。有時間我再詳細整理

「味」和「味道」

英文中「味道」有兩個詞,「Flavor」和「Taste」,中文也可以都翻譯成「味道」。但是,如果你吃飯的時候,捏住自己的鼻子,你就會立馬分辨出兩個詞的區別。是的, 它們是不太一樣的, 產生的方式不一樣——一個是舌尖的味蕾,一個是鼻子裡面的氣味受體。比如,蔗糖,草莓和西瓜都是甜的,草莓和西瓜顏色也都是紅艷艷的,但是你肯定不會說它們是一樣的。有些字典把「Flavor」翻譯成「風味」,其實是很合適的。風味這個詞,其實還包含諸如,食物的顏色,溫度等。

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辣」 「麻」並不能算是一種「taste」,只能算是一種「flavor」,除了辣椒,花椒,還有胡椒,大蔥,大蒜,生薑,洋蔥,薄荷等都是屬於「flavor」。這些味,本質是一種強烈的化學反應——辛辣的食物通過第三個感覺系統即「化學刺激」。 這個系統包括三叉神經,成千上萬的神經末梢位於鼻子,嘴巴,喉嚨,和眼睛。化學刺激會刺痛的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則快速地把痛感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

最後——

味之形

當我們老了,我們身體不行了,味覺也變得遲鈍。我們的味蕾細胞壽命其實很短,幾天就會通過細胞分裂換一批。但是,當你老了,它們更新的速度就變慢了。你的對食物好像也沒那麼挑剔了,畢竟很多食物味道彷彿一下子變得都差不多了。比如,你可能需要加更多的鹽,或者糖才能覺得有味道。同樣,鼻子裡面的氣味受體細胞也會變得遲鈍,總之,當你老了,你可能會喜歡甜掉牙的點心或者齁到苦的菜。。。。所以,年輕人喜歡吃吃喝喝,對食物尤其是美食有無盡的的欲求。老年人則沒那麼多要求,畢竟吃啥都一個味。

因此,我忽然覺得,味到的形狀,就是每個人年輕時候的自己。那時,評價一道菜是否美味,不是看價格或是擺盤的精緻、用材的考究和珍貴,而是放在嘴裡舌尖感覺到食物美味的那一瞬間——即使,那只是,一根大學宿舍室友們一起煮的泡麵,或者媽媽做了許多年味道不變的家常飯,再或者是路邊攤上賣一份小餛飩、一碗牛肉麵。總之,那時覺得好吃東西太多都吃不完,懷揣著仗劍天涯吃遍天下的夢。即使等我們某天遠渡重洋,心裡想的還是那些熟悉的味道。

最後

蜢蟲餅

上文提到非洲蜢蟲餅,據說營養是雙層牛肉的五六倍。這是東非的特有美食,咳咳。在東非有個湖,一到特定的季節,湖邊就會爆發蜢蟲——連天空,遠遠望去就是黑壓壓一片,對的,就是飛翔的蜢蟲。非洲這地方,蟲子都比其他地方個頭大。當地人就拿著平底鍋等器具,用力一揮,蟲子就撞死在鍋里了。然後,這些蟲子被拍成如圖的餅狀,放在油上煎,片刻之後,就做好了一個營養滿滿的餅。咳咳。

最後,最後

教大家如何優雅的吃土!

首先,找一塊乾淨的地兒,開挖到一米,沒有力氣挖,可以挖到五十厘米,或者直接忽略這一步。找到細軟的土層,過篩,去掉枯草、小石頭、沙子之類的,將過篩的土加點水和黃油,各位土豪可以加點牛奶或酸奶。在非洲,他們只加黃油。和好如圖的濃度以後,捏成餅狀或者你自己喜愛的形狀,選個艷陽天晒乾,就可以吃了!!!!

在非洲和加勒比沿岸的一些國家,這種泥餅很流行,他們稱之為麵包。據說能賣到五美分一個。對當地人來說,一個富含蛋白質的油煎蜢蟲餅加上一個泥餅「麵包「簡直是大餐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版權所有,轉載須告知。


推薦閱讀:

甜食就是正義!斑馬旅遊精選巴黎麵包甜點店TOP 10
便當,可以這麼美
怎樣做出好吃的炒年糕?
江湖流傳的「酒駕食物」,這篇都幫你測過真偽了
「小蔥輕食記」——木糠杯:感受不一樣的澳門風味!

TAG:生物学 | 美食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