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只是利用人性,但從不遷就

科學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恰到好處,只出現在它該出現的地方,給足了經驗主義,浪漫主義,無知主義面子。

中國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們,是拿不到多少經費的。也就是說,中國的社會科學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有資金和實力建立在大規模的實驗上,沒有實驗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就只能靠猜想,靠不斷的review國外的文獻。

你可能會問,不就是數據嗎,中國這片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沉澱無數的數據,數據去哪兒了呢?哦在管轄你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在哪兒上網上班的各個部門那,在BAT那,那讓這些有數據的地方,招安一些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他們不就像進了米缸的老鼠,哦不,糖果店的小屁孩了嗎?這些資源集中的地方,也能出產更多的深度報告,行為報告,讓人工智慧更加有『人性』,這簡直太美妙了。戰略諮詢公司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辛苦的調研周期剛剛完成,別人已經聊完報告喝酒吃肉談笑風生了。

再也沒有低級工種的需要了,不聰明沒有經過深度學習深度訓練的大腦,都會被淘汰。

然後這些意識到自己可能被淘汰掉的大腦,都開始瘋狂的購買知識,希望自己能看起來聰明一點,這好像還產生了一個風口,叫什麼知識付費。知識付費的雙方都帶著極其美好單純的願望,一邊希望能將『必殺絕學』在短時間內傳授給另一些人,越多越好,199買不到上當;另一邊希望一頓飯的錢能掌握『如來神掌』。

另一個有意思的風口看起來就有情懷的多了,共享經濟。其實共享經濟是一件特別恰到好處的事兒,我覺得唯一在做共享經濟的是airbnb和uber,因為他們沉澱了社區的概念,如果有一種共享經濟偏離了這個概念,那麼它從本質上更像租賃,碎片化的租賃。這其實很好理解,airbnb上也有很多跟共享不沾邊的房主,他們是公司,是職業二房東,他們在airbnb上掛了上百套低價收來的房子,讓職業運營者管理,以量取勝,你住在這樣的airbnb里,是沒有房東和你聊天的,更像是『民宅里的旅館』,這是違背airbnb初衷的,違背但不違規,並且有利可圖,只不過這樣的事情,在airbnb上並沒有泛濫成災,而且在美國基本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的調性得以保存。那麼像airbnb的模仿者,途家啊什麼的,就不可能保持的了這樣的調性了,索性他們也就放棄了這本來就沒有太多利潤可圖的營生,貼airbnb的名,做存量改造、運營、租賃的勾當。

為什麼總是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沒有社區的概念,說的更加露骨一點,中國人之間只有生意,沒有信任。滴滴就是這樣的例子,哪裡還有私家車在開滴滴?全是租賃公司租賃公司,你上了車,面對的都是為了生計拚命的職業司機,而他們最早做的廣告是什麼呢?『嘿,你是做什麼的?』『我啊,程序員,出來開車換換腦子,你呢。』他們極力想要打造出一個『社區』的調性,而最後還是抵擋不過各種政策以及社會性格。

社會性格這個詞看起來很酷,但是特別無奈,我們自私的社會性格,使得共享經濟是一個非常扯淡的風口,什麼才應該是共享雨傘?就是你準備下班發現下雨了,你掏出共享雨傘這一個APP,可以找到周圍有多餘雨傘的人,你獲得他們的聯繫方式,他們看了你的資料,決定借給你雨傘,你去指定的地方取了雨傘,幾分鐘後,你多了一把救急的雨傘以及一個新的朋友,他/她工作或者生活在你周圍,你們互相了解對方的背景,你們之間有了無限的可能,這才是社區。社區里最愛借給別人傘的人,社區里最健忘的人,『打著傘去那個最不愛帶傘的傢伙家裡開派對』這樣的活動隨手都可以策劃。

這是互聯網除了無止境的吞噬我們的數據該做到的事情。

但是你會發現,是沒有人去做這一款共享雨傘的工具的,很簡單,這個過程中,是沒有盈利點的,而也不高頻,流量變現也不那麼可能,沒有商業模式就意味著沒有資本,沒有資本你就很難讓這款應用變得更好讓更多人知道。

你會說,讓BAT做這件事情啊,支付寶做過類似的事情,只不過那個『讓你找到附近提供幫助的人』的功能,我連名字都忘了。他們的數據和架構可以快速支撐他們做出任何一種你想要的『共享』功能,但是做出來了,誰用呢?大家只關心在螞蟻森林裡什麼時候才能種下一棵樹。但是我還是不否認共享經濟是一個好營生,值得你去從業或者創業,因為風口的風,跟這風是什麼味道的,是夾雜著屎臭味還是銅臭味,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可能也忘了這篇文章最初想要說的事情,沒關係,我告訴你,這篇文章一開始是討論科學是有多麼恰到好處的。我的理想是做一個浪漫的社會科學家,不過這樣的事情,是拿不到中國的錢的。更可能發生的事情,是我去做知識付費,做社區,賺點錢來做研究。

你看,這不就都繞起來了嗎?

是不是又有哪裡不太對?

推薦閱讀:

共享按摩椅火了:它會搶迷你KTV與娃娃機的生意嗎?
如日中天的共享經濟,還有哪些可能性?

TAG:社会科学 | 共享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