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畏懼,她做了一件中國人應該做的事
(1)
看了微博上內地女生的視頻,不禁拍案叫好。
她用流利的口語和清晰的邏輯,狠狠回擊了那些貼海報的人。
畢竟,大部分內地去香港中大學習的人,實力都不可小覷。
2分40秒的視頻,只是這次事件的一部分。
對於後續,以及該女生對此事的態度,網上已經有了相關報道。
而中大校長,只是回應了一句:不贊成。
然後出動保安,撕掉海報。
可撕了又貼,貼了又撕的日子何時能結束?
大學,還是學習的地方嗎?
(2)
香港,我不算特別了解。
但也曾作為交換生,在中大度過了半年時光。
感受過中環的喧鬧,體味過南丫的寂靜,咀嚼了旺角的味道,依舊留戀太平山的夜景。
當時,作為本科交換生,能住兩人一間的學生公寓,也算一件幸事。
畢竟,學校並不提供宿舍給在港讀研的學生。
畢竟,和香港local共處一室,也算是開眼界的另一種方式。
我當時的舍友叫Luke,是個典型的香港人。
個子不高,染著黃毛,帶著黑框眼鏡,每天吃車仔面。
剛搬進去那幾天,他聽到我和家人用普通話微信,知道了我是內地生。
出於友善,我主動用英語和他打了招呼,然後閑聊了幾句。
因為客氣禮貌,日子久了,他似乎也接納了我,我們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寬。
他告訴我,他更喜歡被稱為 Hongkongnese。
其實,他的祖籍就在珠海,後來父母移民了香港。他在香港出生。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關於護照的討論。
那天,他從抽屜拿出一本護照,在我面前晃了晃,告訴我,這是英國護照。免簽國家的數量是中國護照的好幾倍。
雖然,我早就知道BNO,只是一本二等公民護照。
拿著這本「英國護照」,在英國也不能長期居留。
但我並沒有拆穿他,而是裝作大開眼界的樣子傾聽,像看滑稽表演一樣,哭笑不得。
(3)
真正讓我了解香港文化的,是我在一門課上認識的朋友,Andy。
Andy4歲時,隨父母從廣州移民到香港。
與Luke不同,Andy認同國家,骨子也里透著一股濃濃的中華傳統氣息。
當然,他的身上也透著一絲廣東生意人的精明。
他喜歡和大陸朋友一起打邊爐,談生意,周末也經常回九龍,與爸媽相聚。
和他熟了,我就直接講普通話。
雖然他帶廣東腔的普通話有些難懂,卻親切無比。
他告訴我,不像內地,香港的學生會是個獨立於大學的政府註冊團體,有自己的立場,自負盈虧,與大學平起平坐。
所以,他們敢折騰,敢肆無忌憚地「揮霍青春」。
Andy除了向我介紹香港所謂的民主文化,也經常和我聊內地的風雲人物。
他特別喜歡馬雲,他說自己畢業後,要回內地做生意。
他覺得香港和大陸的差距越來越大,給年輕人的機會也來越少。
沒錯,這幾年,香港的科技發展幾乎停滯。
反觀內地,移動支付,O2O,共享經濟,知識社群,AI,VR/AR等等,已經將香港遠遠甩在身後。
既然已經落後,本應開放創新。
但還是有人不顧一切地折騰,去追求一個所謂的「信念」。
這些人,真有獨立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4)
雖然真實中國護照背面,沒有任何文字。
但電影《戰狼2》中,在護照背面加上去的話真得很燃。
看到這幅畫面,當時我還真有點遺憾。
遺憾自己,應該告訴那個香港舍友Luke:
「中國護照的確不能讓你到達世界上每個地方,但能讓你從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回來。」
「別等到人在海外深陷絕境,才想起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或許,他不知道,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發生,其他國家的人都很羨慕中國留學生。
因為只要拿著中國護照,出了什麼事,國家在背後給你們罩著。
撤僑時,中國人都井然有序坐在那,很淡定。
這一幕,在《戰狼2》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之前一直有人說,學英語是賣國。
我覺得:
「學英語不但不是賣國,反而是有底氣地愛國。」
當我看到這個女生說自己很惶恐,不免心疼。
希望此事能夠儘快平息,她本人也能夠安靜地繼續中大的學業和生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