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覆巢之下的完卵

有一個成語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叫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意思是說當整體遭殃時,個體(或部分)也不能保全。

有關這個成語還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的是東漢末年曹操秉政,孔融因觸怒曹操被捕,孔融的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當時還在院子里做遊戲,看上去一點都不害怕。孔融問抓捕自己的使者,兩個兒子能保全性命嗎?

這時候正在做遊戲的兒子站起來很從容地說,父親見過覆巢之下有卵可以保全嗎?果然,不一會兒逮捕他們的差役也到了。

前面我們說過,霍光死後一家人全部被殺,皇后也被廢黜。這又可以作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另一個例子了。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不得不說,那就是劉賀被廢時他帶到京城的那二百多近臣的命運。

當霍光準備動手時,首先要防備的就是劉賀手下的這二百多人。所以當劉賀的車駕進了宮,馬上就有人傳太后的旨意:不讓昌邑群臣入宮。糊塗的劉賀當時還很納悶:我帶來的人有什麼罪過,為什麼不讓入宮?又為什麼都把他們抓起來?其實很簡單,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所以不僵,就是因為足多,斷了足不就僵了嗎?

但是,就是在這樣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劉賀手下卻依然有大臣活了下來。雖然只有三個人,依然堪稱奇蹟。他們是龔遂、王式和王吉。

王吉在劉賀手下時,任職中尉,曾經就劉賀狂縱無節直言進諫,當時劉賀還專門下令褒獎,賜牛肉五百斤,酒五石,干肉五條。可惜,幾天之後,劉賀就將勸諫扔到了九霄雲外,故態復萌。

龔遂在劉賀手下時任職郎中令。《通鑒》記載,他面諫劉賀,說到動情處潸然淚下,說的劉賀捂著臉逃跑,說,郎中令太善於使人羞愧了。為了勸諫劉賀,龔遂引經據典,還援引當時因為造反而送命亡國的膠西王的例子。劉賀開始時也是很感動,不但聽了龔遂的話,還留下了他舉薦的大臣,可惜,過了幾天就受不了了,不僅恢復當初的狀態還把那些大臣全部趕跑。

據記載,劉賀做皇帝之前王宮中奇怪事件多發,比如劉賀夢見狗戴著官帽,王座上有血跡,蒼蠅屎推成小山等事,向龔遂問吉凶,龔遂都藉機極言勸諫。比如說,狗戴官帽是大王的身邊人都不是好人等等。可惜,最後的結果都是「王不聽」。

這二位,都是作為臣子極力勸諫主子的例子。所以,當霍光行「伊霍之事」,以「不舉奏王罪過,不能輔道,陷王大惡」的罪名誅殺那二百餘人時,王吉和龔遂得以倖免,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二人都被剃了發罰做苦役。

王式是劉賀的老師,按照當時的規定,他也是必然要被殺的,但是如果他能像王吉和龔遂一樣曾經勸諫過劉賀,就也有可能免死。但是必須有諫書作證據。當辦案的官吏責問王式為何不知道勸諫劉賀時,王式說,我在教授大王《詩經》時,每次講到忠臣孝子的篇章都會反覆為大王誦讀,每次講到危亡失道的君主時總是流著淚為大王仔細講解。所以,我雖然沒有諫書,但是,我是以《詩經》來進諫的啊!

這番話打動了辦案的官吏,也打動了霍光。最終,王式也得以免死。

看到這些人的例子,我們不禁感慨,遇上個糊塗領導,不僅升官發財無望,這還很可能送上性命,可是遇上誰又豈是自己能做主的呢?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如果你是一位堅持原則,耿直堅定地正義之士,那麼,你還是有機會的,不過,這也要看命運的安排,萬一那個糊塗傢伙還沒死,你就先因為進諫而被殺呢?豈不是死的更冤枉?

可見,將命運寄托在別人的身上是不行的,堅持原則、正道直行,才是做人的根本,親愛的讀者,您說呢?

推薦閱讀:

「海昏侯」這一封號的含義是什麼?
本次海昏侯墓發掘是否會將未來探索秦始皇陵的步伐加快?
南昌海昏侯墓的發掘有何意義?
同為列侯墓,海昏侯與馬王堆的對比?不必提有名無實的廢帝頭銜。
為什麼發掘南昌西漢海昏侯墓?

TAG:资治通鉴书籍 | 霍光 | 南昌海昏侯汉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