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與那些相濡以沫的故事
麵包是西餐中最基礎的成分,也是許多家庭在窮困潦倒時得以維持尊嚴的唯一食物。前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里那句落魄夫婦之間的對話在如今已成為經典:「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麵包所代表的基礎食物,給人在窮困潦倒中以物質支持。而那些在你處於低谷時,仍不離不棄的友伴,則是最寶貴的精神支持。臨近七夕,我們來講一些與支持有關的麵包故事。
-1-
饑寒中的相濡以沫
在俄語中,列巴指麵包,大列巴直譯就是大麵包,每個重4到5斤,少鹽少糖少脂,但勝在飽肚,於清末隨著沙俄入侵傳入中國東北,是當時窮人家必備的食物。
在電影《黃金時代》里,蕭紅和蕭軍食不飽腹居無定所,最後買了一個硬邦邦的大列巴分食,而蕭紅連糖屑都用拇指蘸起來舔掉,但卻不覺得苦,反而甜甜地笑著。兩人歷經磨難後,均躋身著名作家行列,而大列巴也在哈爾濱紮根,成了中華大地上的一道異域食品。
-2-
身處泥濘的堅韌
Olajumoke Orisaguna是奈及利亞的一名賣麵包普通婦女,她有兩個孩子和一個推銷門的丈夫,在窮困的奈及利亞,她若是想要維生,就必須每周工作七天,而每天的收入只有2美元。於是Olajumoke Orisaguna只得每天頭頂著麵包四處售賣,而某天,這一景象被西方的一位攝影師抓拍到了並放在了網上。
網友們感嘆她的堅韌與美麗,而這讓處於貧困線的她得以參加電視訪談,甚至登上了奈及利亞的日報封面。但突如其來的爆紅並沒有改變她善良的內心,她每天依舊花很多時間陪伴自己的親人,並希望人們能夠更加關注她的國度里的其他窮人。
-3-
遙遠的苦難和夢想
根據考古發現,麵包最早起源於法老統治時期的埃及。潮濕的小麥糊遇到了空氣中的天然酵母。發酵蓬鬆,然後在熱石頭上烘烤,就變成了最早的麵包。但天然酵母在當時並非易得之物,所以有的麵包是沒有發酵的。
以色列人曾作為俘虜在埃及生活,當他們回到以色列時,也將那裡的無酵面點帶回了以色列。為了紀念這段苦難,他們設立了逾越節上,吃無酵餅。耶穌被逮捕的那天,正是逾越節,而無酵餅是他們吃掉的「最後的晚餐」。在此後,耶穌受難,門徒殉道。
-4-
最喜歡的都給你
一對老夫婦歷經堅苦,終於迎來結婚五十年。慶典後,兩位老人疲憊地回房休息,但因為忙於與賓客交談,他們並沒有吃什麼。於是入睡前,老先生拿了一塊吐司,並將兩頭的吐司片遞給了老伴。
老太太因此十分生氣,她覺得老先生並不關心她,總把麵包兩邊的部分給她。因此大罵了老先生一頓。可老先生卻委屈地說:「吐司兩邊才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因為只有那裡有好吃的麵包皮...」
麵包雖是食物,但卻永遠不止是食物,在它的基礎上,人們發展出了諸多內涵,比如「要麵包還是要愛情?」但人生的問題,並不需要繁瑣的論證去回答,無言或有聲的行動才是每個人的最佳答案。
想要第一時間知道不藏私菜譜和更多麵包知識,歡迎關注!原文首發在公眾號:不藏私麵包匠人(id:linyuwei20170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