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應該選這些平台,沉澱粉絲流量?(附案例)
先提句題外話:
昨天在一碗梁粉發布在今日頭條上的文章,漲了不少粉絲,真是「開不開心,驚不驚喜」!
於是,就有粉絲在今日頭條給我發私信了。
對,沒錯,從頭條上關注今日頭條自媒體的,現在可以給作者發私信了。
不僅有粉絲私信,還有關鍵詞自動回復,這點有沒有一點像微信公眾號與粉絲的對話?
今天咱們就從平台,粉絲的關係開始說起。
其實,前段時間,一碗梁粉寫過這麼一篇文章《為什麼你應該自建社群,沉澱粉絲流量》(點擊鏈接閱讀),分析了一下為啥你得自己建平台,沉澱粉絲流量的幾個理由,
其實道理也很好理解,弔死在一棵樹上,是最慘的死法,總要多找幾棵樹去吊吊,您說是這個理是吧?
就連巴菲特也說,你得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更何況是你「寶貝」來「寶貝」去的,愛你勝過愛自己的粉絲呢?
今天,咱們一起就來聊聊都有哪些平台,可以把你的粉絲沉澱下來,以及這些平台都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能幫你像水池一樣,把粉絲小可愛們好好地呵護起來。
- 完全自留地: 自有app或者自有網站
- 微信公眾號
- 微信個人號,QQ,微博,社群
- 其他各個自媒體平台
- 快手,抖音,in等
完全自留地:自有APP或者自有網站
相信你對下面這個事還記憶猶新:
對2000萬粉絲的毒舌電影,這實在是有點驚天噩耗。。。。。
不過,你可能沒有注意到,他們還有個app,在這個上面你還能找到毒sir:
雖然,從下載量來看,只有17萬(只是從百度手機助手統計),相對於其公眾號2000萬粉絲的體量,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不過好歹是人家自己的菜園子,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機智如「毒舌電影」。
不過,你也看到了,前兩年,app的開發是一個很熱很熱的話題,幾乎是絕大多數O2O創業的標配,這兩年熱度下去了,但這app的開發,測試,下載推廣成本都不是一個公眾號所能比的。
此處,每一個app的推廣下載成本可以PK一下微信廣點通粉絲的獲取成本。
當然,行業不一樣,尤其是金融類的,可能會更高。
恩,說到這裡,下載推廣是硬傷。
話分兩頭,再來看網站。
網站開發,上線,維護成本高嗎?
其實不盡然,已經有現成的建站程序,建站不算難。
帶寬,伺服器這些都是固定支出,加上做些SEO優化,算不上成本非常高的投入。
難在哪裡?
難在,我們已經從PC互聯網時代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站在手機端的表現力和使用習慣似乎已經脫離大眾視野,只是作為影響的標配存在了。
綜合來說:自有app或者網站屬於自留地,自主性非常強,但是一個從下載推廣成本,一個從使用習慣上來說,都有硬傷。
題外話:網站可能被封,app可能會下架,當然也有風險,一碗梁粉的角度在於內容的自主度上。
哈哈,一碗梁粉是不是應該有個評價標準體系,類似星級, 維護成本指數/粉絲易用指數/綜合推薦指數等。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
承接的粉絲數,理論上來說,沒有上限,這是最大的優勢。
但是這裡與粉絲互動的方式無非這樣幾種:
- 公眾號後台,由粉絲髮起的對話
- 發送的圖文內容下方的點贊,評論留言,投票部分
- 閱讀原文跳轉的外部網頁等
或者,從本質上來說,公眾號還是一個媒體,就像報紙。
如果公眾號是一個大的漏斗,它還需要一個出口。
出口在哪裡? 接著往下看。
微信個人號,QQ,微博,社群
為什麼把這四項放在一起,因為在沉澱粉絲方面,跟前面提到的這些平台相比,有更多的優勢。一碗梁粉覺得至少有這麼幾個標準可以探討一下:
1.你能否主動,深度觸達他們
注意,一碗梁粉這裡用了黑體字來表示與上述平台的區別。
可以主動發起對話嗎? 微信個人號和QQ都可以。
今日頭條開始有私信功能,給頭條點個贊,恩,這篇文章機器演算法幫我多推薦推薦
公眾號可以嗎?非常有限度,除非粉絲自主發起對話,公眾號運營可以在後台對話。
2.可以裂變嗎?
老老實實1個1個粉絲地漲? 恐怕真是有些行不通了。
無論是個人微信號,社群,還是微博,都具有了依靠社交圈裂變的屬性。
3.方便交易嗎?
支付體系讓個人微信號,QQ,以及微博都有交易屬性存在。
4.是否可以多維度喚醒?
好裝逼的詞,什麼叫喚醒?
說得直白點,就是通過什麼方式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存在。
個人微信號,從私信,朋友圈,微信群三個維度。
QQ,也可以從QQ說,私信,QQ群三個維度。
5.體量夠大嗎?
用的人多不多?
你老爸你老媽你男票女票你侄子孫女你老師你領導都在用。。。
你覺得體量大不大?
其他各個自媒體平台
既然,在這裡用了"其他"二字,自然證明這些平台在承載粉絲方面,實在是雞肋了。
典型的:鳳凰號,一點資訊類似的平台。。。
唯一互動的方式,恐怕是自己下個客戶端,註冊個小號,回復網友留言了。。。
快手,抖音,火山視頻,in等
「各位老鐵,我的微信是..」
這樣的對話常見嗎?
常見。
卒。
小結,小結一下
其實,說來說去,其實一碗梁粉只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
不要把粉絲放在一個平台上,以避免系統性風險。
而從上面的比較來看,個人微信號和社群無疑是更為好的選項。
不過,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會出來下一個超級app,代替微信呢?
就說到這裡。
作者公眾號: 社群那些事 (wenbin-pr)
推薦閱讀:
※扶林:天天講引流,天天講引流,還是沒有流量是為什麼?
※利用信息差"搬磚"賺錢?再聊聊信息差帶來的機會
※教人做電子書賺百萬?5種方式通過電子書引流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