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鵰英雄傳》里的印章當然也很講究

前天發《天龍八部》里的印章的解析文章,就有好幾個朋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說,把三十六部金庸小說里的印章都說一下吧。我應承了下來,但不打算在一篇里說完,因為每方印章都是一個故事,結合小說又需要說一點跟小說相關的內容,真真把這些印章寫完,內容還不是不少的,打算分開寫,最後給個匯總的鏈接。

(《射鵰英雄傳》書影)

金庸小說中,影響較大的兩大體系,一個是《天龍八部》的體系,一個是《射鵰三部曲》的體系,《天龍》的武俠世界時間上稍早於《射鵰》,但因為有《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連續性,《射鵰》構成的武俠體系更龐大。《天龍》里說「北喬峰、南慕容」框架體系,到了《射鵰》里則顯然更龐大了,有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樣的武俠框架體系,人物更豐富,故事線索多,當然故事架構也更龐大。今天就說說《射鵰英雄傳》里的印章,它是《射鵰三部曲》的頭一部。所以放在《天龍》後面說了。

這部書115萬字,分了四本,因此用了四方印章,全都是近代著名篆刻家齊白石的作品。齊白石是中國篆刻史上最後一位值得說的開宗立派的大師(晚於吳昌碩、黃牧甫)。他創立了」齊派「獨特的印風。我們來看印章:

第一方印章:

(齊白石刻「江南布衣」)

印文是「江南布衣」,《射鵰》第一部的主人公其實還不是郭靖、黃蓉等,而是郭嘯天、楊鐵心,是「江南七怪」的飛天蝙蝠柯震惡,妙手書生朱聰,馬王神韓寶駒,南山樵子南希仁,笑彌陀張阿生,是鬧市俠隱全金髮,越女劍韓小瑩,是郭靖的母親李萍,是楊康的母親包惜弱,甚至還有江南各地的老百姓,就算郭嘯天是梁山好漢的後人,楊鐵心是抗金名將的後人,他們也主要是「布衣」白姓,而江南七俠是更主要的核心人物,但就是這些江湖上並不起眼的小「俠客」培養出來的弟子郭靖,偏偏打敗了身居王府,生活條件優越,又有全真教武學大師丘處機的教導下修行的楊康,故事的發生地是江南,記述的主要人物是「江南七俠」。因此,第一卷的主旨當然還是歌頌平凡人的,歌頌「江南布衣」的,用這一方印,恰當準確。

(《射鵰英雄傳》插圖)

「江南布衣」這方印是齊白石後期成熟風格作品中的朱文印,刀法凌厲,「江」字的水旁,字形簡化且與邊欄相連接,同時「江」與「布」線條縱橫排疊間見痛快淋漓,「南」字又借粘邊使懸空的字由此穩定下來,「衣」字又與上面的「布」字、與右邊的「南」字相互搭接,整方印四個字互相穿插,構成完整的整體,是篆法、刀法、章法結合完美的經典作品。

第二方印章:

(齊白石刻「要知天道酬勤」)

這方印的印文是「要知天道酬勤」,郭靖是個笨孩子,腦子反應慢,但他一個好處,就是勤奮,上天是公平的,因此,讓他有機會認識了王處一,學會了呼吸吐納,讓他遇到了他一生的愛人黃蓉,讓他遇到了洪七公、周伯通,江湖人們苦心追索,四處尋覓的《九陰真經》他在不經意間不但得到,而且會背了,學會了。一個江南傻小子,他的人生慢慢走向完滿,而這個完滿的過程,其實郭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勤奮,傻傻地做「一萬小時的努力」,最終終成一代大俠,江湖一等一。

這方印的章法跟上一方一樣也是朱文印,借鑒的也有封泥的蒼茫意味,密處密不透風如「要」「酬」「勤」,空處可以跑馬如「知」「天」兩字和「酬」字的下面,實處極端飽滿,虛處極盡空靈,化實為虛,虛處傳神。也是齊白石的晚期成熟作品,齊白石一生先學浙派丁敬、黃易,得到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之後盡心描摹,傳說他描摹的印譜跟原譜逼肖酷似,這是認真,還有他在學印上的勤奮,據說,他的居處,因為磨石而出的石沫,最終四下都成泥地……齊白石最終在印學上的成就已有目共睹,其他學不來,我們估且只學他的勤奮,也就盡足夠用了,「要知天道酬勤」。

第三方印章:

(齊白石刻「花未全開月未圓」)

第三部里,郭靖與黃蓉的愛情還如未曾全開的花,未全圓的月亮,這一對少年戀人在險惡的江湖中共同經歷著傷痛,共同經歷著歡樂,經歷著感情的考驗與生死離別的折磨,黃蓉在這一部的末尾,還是重傷不治的病人,郭靖還在背著她去找一燈大師療傷,遠處等著的還有華箏的未有了結的婚姻一諾,兩人的愛情此時還只是兩心共知的相互生死相托,能做的還只是能相守一日就相守一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他們在一場大雨里明白了這件事,於是他們珍惜在一起的每一時每一刻,儘管未來未知,儘管前途未卜,儘管「花未全開月未圓」,但讀者們讀到此卷,估計對他們的愛情大團圓結局已是滿心期待了吧。

此印的章法依然是趙之謙從漢印里悟出來的疏密之法,齊白石完美繼承,「花開圓」的密實容易處理,就連兩個「未」字,齊白石大師也從疏密入手,上部兩橫緊排,下部的一撇一捺下移,在中部形成兩塊大紅地,這些空地都與全字頭部的三角空地互相呼應,月字又故作攲斜,字形活沷,線條直曲並濟,使整方印雖然文字眾多,但仍顯空靈有神。整方印的線條全用單刀沖刻而成,取法漢晉鑿印刀法,終成一方佳印。這種細細的白文印在遠處望去,幾乎都如美人額頭的一枚胭脂記。而齊白石用爽利的刀法完成,是剛柔並濟的典型。

第四方印章:

(齊白石刻「秋風紅豆」)

此方印的印文是「秋風紅豆」,秋風一般指征戰用兵之意,宋代歐陽修《秋聲賦》中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蒙古與金、宋與蒙古交兵,小說的主人公們在戰亂之中生活。紅豆又稱「相思豆,同時又有劇毒,則一般指男女愛情,唐代詩人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郭靖黃蓉的愛情在這一部終成正果,但他們也經歷了長時間的分離,兩人當然受盡相思之苦。郭靖為蒙古立下大功,但終不願意為生長紅豆的南國,也是自己的故土用兵。此卷用」秋風紅豆「一印,妥之又妥。

這方印的章法是漢印的典型章法,任疏任密,均分印面,大字佔大地,小字佔小地,刀法上卻是齊白石獨有的刀法,本來的「秋」、「紅」、「豆」三字都是縱橫任趣的,齊大師在「風」字上特別做了曲筆處理,使整方印柔和了,乍看似乎不和諧,實陳這正是大師的高明之處。

齊白石的印作主要來源於齊白石刀法純熟之後對於《天發神讖碑》的筆意,縱橫爽利,痛快堅決,其實,只要看他朱白兩方印章,就可以大致對他的風格有感覺,他堅持這種特有的風格幾十年不變,成為獨具面目的一代大師。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金庸小說中他是唯一殺231人卻被稱讚的人, 武林地位相當高
桐蓉兒是我的,情敵們,拔劍吧
冰與火之歌人物猜猜猜

TAG:篆刻 | 金庸 | 金庸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