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股票入門(7):實物資產的局限性│脫苦海

股票入門(7):實物資產的局限性│脫苦海(2017/10/30)

明白投資的需要,下一步是選擇投資工具。筆者分三部份介紹,先簡評實物資產:

房地產

筆者認為房地產是「被迫的投資」,解決居住問題除了與其他人同住的人外,「租樓」與「買樓」是兩個選擇。租樓每月均要交租,買樓每月均要供按揭直至還清債務,兩者均有凈現金流出,分別只是用眼前的現金流來解決,還是用未來的現金流來解決。

租樓支出與房地產市況掛勾,租金隨時可升可跌。買樓的供款大數與購入價有關,細數與利率走勢有關,未來十多二十年的居住支出大致上固定起來,代價是高槓桿借貸的風險以及利息。如果樓市像過去半個世紀般大致上升,買樓者便能夠跑贏租樓者甚多,否則便出現像1997年以後「負資產」現象。傳統智慧對於置業的推崇,隱沒置業的風險,其實與任何高槓桿投資一樣大,只不過以前絕大多數人贏,就以為不會輸吧!

買樓要承受所有樓價波動的風險,租樓只是承受租金波動的風險,而且租約所限,租金的波動必定低於樓價的波動,加租也要等租約期滿才計。供樓者亦要面對利率上升的風險,並要承擔管理費、差餉、地租之類租客不用承擔的費用。

租樓是消費行為,供樓是投資行為,即使一炮過不用按揭買樓也是投資行為,沒有按揭的樓宇也面對資產價格升跌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樓供滿便是自己的,便不用理會樓價升跌,事實上風險並不會因為借貸多少而改變,一個物業由100萬升到150萬,無論是供款或一炮過,都是升值了50萬,或者面對跌市,也是一樣的減值。供滿或一炮過不用理會升跌,自欺欺人而矣。

買樓收租或搏取升值,是另一種考慮,房地產投資所應該涉及的專業知識,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筆者無意在此詳述,大家只要留意同是地產公司,為甚麼回報率的差距可以如此之大,而作為一般的小市民,又如何可以跑贏財雄勢的地產公司?

商品(以黃金為例)

從1980年後的國際商品熊市以來,商品似被打入冷宮,近年黃金與石油價格節節上升,加上Jim Roger等人的鼓吹,商品投資又似乎開始成為話題。商品似乎比外匯更加神秘,一般小投資者如不是從事相關行業,要了解商品的供求需要花的功夫極多。

商品的價格波幅並不足以全資投資,所以便要藉助高槓桿方式進行。就以黃金為例,孖展黃金即是借貸買賣黃金,例如以港幣$7,000可以買賣100安士黃金,以500美元計,即是合約現值是港幣$390,000,槓桿比率是55.7倍。以黃金動輒一兩天升跌10美元計,2%的波動即可以在短期內變為$14,800($7,000+$7,800)或負$800($7,000-$7,800),風險或回報可以極大。

孖展黃金與股票交易不同,並不是同價交易的,有買賣差價,例如現價報800美元,盤房報出的可以是渣799.8沽800.3,大家會發覺經紀行會在一買一賣中獲得差價(spread)的利益,如果頻出頻入,輸spread都輸死。

其他種類的商品,較受歡迎的是白銀、鉑、石油期貨等,原理大同小異,但一般行外人要摸清短線波幅並不容易,即使如Jim

Roger,極之睇好糖價之下,糖價卻在極短時間內下跌50%。筆者絕無意暗示其功力不夠,而是對於一些較少人參與、流通量較低,甚至透明度較低的投資產品,已經不是所謂「功力」問題,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一般人又掌握得幾多?

收藏品

較為冷門的實物投資是收藏品,如古董、名畫等藝術品,甚至是紅酒、郵票、金幣、鈔票等。筆者兒時是一名小收藏家,有很多郵票、舊鈔票、硬幣,賬面上一枚票面一元幾角的郵票,現在可售幾十至一百,表面上有數十至百多倍的回報,但同期恒生指數由數百點上升到二萬多點,還未計及股息;樓價也由幾百元一呎上升到目前幾千元,由於以前是九成按揭的,即是用10%資本增值到1000%,未計及賺住賺租,並不跑輸給收藏品。

目前很多報導鼓吹收藏品投資,標榜其數以十至百倍的回報,但實際上以數以十至百年來賺取這個回報,平均每年回報其實是很低的,再加上要儲藏這類收藏品亦涉及費用,例如儲藏紅酒要有酒窖;藝術品不單怕光怕潮,更要防止被竊,甚至要買保險。即使少至筆者兒時收藏的硬幣,原本是閃令令的全新品相,經十多廿年後已經全部變啞色,變為次等品相,有些郵票也變黃及背膠黏著等。貴价收藏品同樣面對類似的問題。

筆者以為,成交疏落有價無市的收藏品,作為個人鑒賞取樂無可厚非,作為投資產品並不理想。

節錄自拙作:《投資啟動生活》 (2008年)

相關資料夾:

脫苦海分類:投資丶理財、股票分析

安利一下筆者在知乎的回答:tokuhon.org

專欄短網址:blog.tokuhon.org

電郵:tokuhon@gmail.com


推薦閱讀:

股票入門(9):買賣股票做生意│脫苦海
求教一些關於金融、股票方面的專用詞。通俗易懂,拒絕粘貼…?
如何分析一隻股票?
股票入門(12):股票的相對估值│脫苦海

TAG:股票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