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人的竹簾,有種進退自如的自在

竹簾為屏

秋雨敲窗夢正酣

……一

掛一幅竹簾,多一道自然清新的古典風情。竹簾一卷,留下的,是似曾相識的書卷和筆墨。

張愛玲在《半生緣》里描寫這樣描寫竹簾:

「滿地的斜陽,那陽光從竹帘子裡面篩進來,風吹著帘子,地板上一條條金黃色老虎紋似的日影便晃晃悠悠的,晃得人眼花。」雖說處暑已過,但老話說:「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可在暑熱天行將結束之時,「秋老虎」仍會猝不及防來一個猛撲,過個幾天鄭州肯定又回溫了,太陽會用餘熱烘烤大地。竹子節節向上如君子,居室里風吹竿擺葉生香。

窗上卷一簾,門上垂一簾,竹簾緩緩放下,濾去日光的尖銳,只留下熹微般的混沌。竹條的縫隙,正好阻擋入室的蚊蠅。尖銳的陽光被過濾得柔和,在地上布下一道道琴鍵般的簾影,隨風搖曳,散發著一種淡淡的閑情。

坐在簾下讀書,喝茶,閑談,有種迷離的美。窗外車水馬龍,窗內卻寂然,人庇蔭於簾影之下,不覺竟有了陶淵明的意境。簾所營造的朦朧意境,暗合了中國人含蓄的審美情調。

簾後的世界,光與影,內斂與外放,都得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既不幽閉,亦不裸露。它為人提供了庇蔭,也讓視野和氣息得以穿梭其中,保留了個體與外界聯繫的空間。李清照在《如夢令》中寫道:「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卧榻上,隔簾聽雨,光影交錯,詞人重重的心事,藉由簾掩蓋,卻也藉由簾得以抒發,「一簾幽夢,多少秘密在其中。」

杜牧也喜歡竹簾。「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捲簾道心思,這是中國人情感中特有的委婉,綽約而深情。

但簾最妙之處,正是它含中有露,隔中有通。人在其中,有種進退自如的自在。

人心,亦得以在這種平衡中找到安然。當竹簾捲起,萬物都敞開懷抱;當竹簾垂下,簾內又成為可以「觀萬物,得神妙」的獨立空間。

隔一席竹簾,許多幽寂的情趣跟古人大約是相通的。靜處之時,簾內,是心靈的獨善之所;簾外,是浮動的紅塵世界。虛實隱現間,內外通融,身心暢達。隔一道竹簾,你看到的是隔中的透,實中的虛,靜中的動;

「垂簾無個事,抱膝看屏山「半透的簾,將門前成片的綠細細裁剪,反照入屋,清新淡雅。簾動風來,看雲,看花,看影。

或許你家需要有這麼一簾幽夢,懶懶的享受一份自在的快樂。

-END-


推薦閱讀:

TAG: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