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為重君為輕|重解道德經 第二十六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古本合校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遠其輜重。

唯有環官,燕處則昭若。

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於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古本注釋

官:通「館」,用於賓客食宿的房舍、商店。

燕處:古代指住處。

若:樣子。

古本釋義

重為輕的根本,靜為躁的主宰。

所以君子整日行走,不遠離其攜帶的物資。

因為有環繞的商店,住處便是很彰顯的樣子。

為何萬乘之王,反而以自身輕視天下?

輕則失去根本,躁則失去主宰。

真經解讀

上一章講了「道」的起源,還講了做王的原則,那就是要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效法自然。統治者效法天地大道,最終還是要效法自然。這個自然就是純天然、非人為。而這正是老子一直強調「無為而治」的根本原因所在。「無為而治」本質上就是非人為的統治,是純天然的統治,是效法自然的統治。在此基礎之上,本章老子繼續講述做王的另外兩條原則,以期統治者們能有所醒悟。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這兩條原則是:重為輕的根本,靜為躁的主宰。重與輕、靜與躁,都是相對的概念,老子一向反對執於一端,反對分別心,為何在此又如此強調重與靜呢?實際上這裡面並沒有矛盾,我們先來理清一下思路:

首先,輕與重的相對性是客觀存在的,並非主觀臆斷,強調重比輕重要就像說整體比部分重要一樣,是在陳述一個事實。躁與靜的相對性也是可以客觀評判的,無論是環境的安靜與浮躁,還是心態上的平靜與急躁,通過對比都是可以明確的,不存在相反的判斷。並且老子說靜比躁強,也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它們並不像美與丑、善與惡那種人為制定的標準,換個角度來看,結果馬上就翻轉了。

其次,雖然要放下分別心,但並不意味著喪失分辨力。人們不該對事物的差別太過執著,但仍需要進行合理的取捨,這樣才能趨吉避凶、趨利避害,否則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輕重緩急,就真成糊塗蛋了。還是那句話,「不分別」與「不分辨」的差別,實際上就是智商、情商的差別,是覺悟的差別。

那為什麼說重是輕的根本呢?原因很簡單,所謂根本就是事物的根源、基礎,一方面輕可能來源於重,另一方面只有以重作為基礎,輕才能穩固。比如一個不倒翁之所以不倒,就是利用了重為輕根的原理。

為什麼說靜是躁的主宰呢?因為靜則自然和諧,躁則雜亂無章,故此靜比躁更容易聚集能量,也就必然能成為主宰了。所以人只有在平心靜氣的狀態下才能有主意,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反而心浮氣躁什麼都干不好。正所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成大事者必有靜氣,心靜方能開啟自己全方位的感知,從而更好的審時度勢,同時頭腦也會更加清晰有條理,而不至於暈頭轉向、邏輯混亂。

試想一下,一個急躁冒進、狂躁不安的人,完全搞不清狀況,只憑一時的衝動就做出決定,或者因為腦子太混亂了,根本做不出決定,這樣的人能當好領導嗎?「靜為躁君」的道理在選賢任能的時候非常有用。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遠其輜重。

老子在此舉了個例子來說明「重為輕根」的道理。君子出門遠行,整天行走,總是不遠離他的行李。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出門怎能不帶行李呢?帶了行李怎能遠離呢?沒錯啊。不過從這個例子里我們能看出一個問題,老子所說的重與輕並不一定是指個體內部的輕重之分,也可以是兩個不同主體之間的對比關係。

單就這個君子出行的例子來說,君子為輕,行李為重,因為行李是保障君子順利出行所必備的物資基礎。沒有這個物資基礎,君子就只能沿路乞討,變叫花子了。這可不是說行李比人重要哦,只是在出行這個特定事件中,行李暫時成為了君子的根本。等君子回了家,行李就可以扔一邊去了。

可是幾乎所有的解讀者都把這個重與輕理解為一個人自身的穩重與輕浮,說一些「穩重是輕浮的根本」這種沒頭沒腦的話,然後一本正經地勸告人們做人一定要莊重,「君子不重則不威」,這不就是宣稱裝逼有理嗎?這讓那些喜歡搞笑賣萌的人情何以堪?

唯有環官,燕處則昭若。

老子又舉了另一個例子來說明「靜為躁君」的道理。因為有環繞四周熱鬧的商店做對比,安靜的住處便能彰顯出它的優越,此時這個鬧中取靜的住處成為了核心,而商店都成了它的配套設施。

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於天下?

講完道理,開始說重點了。老子問到,為何作為萬乘大國的君王乃至天子,反而不懂這個道理,還要以一己之身輕視慢待天下?

我們知道,本該君王為輕,天下為重,但君王往往為一己私利而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對人民的死活根本不在乎。本章寫到這裡,才透露出老子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那就是「民為重,君為輕」,君王當以天下萬民為根本,方能生,否則必亡。

君王就好比上面所講的那個君子,君王輕天下就好比君子遠輜重,因為天下萬民正是決定君王為政治國能否成功的基礎。君子遠輜重則落魄無依,君王輕天下則亡族滅國。這便是老子的隱喻,也是屢屢應驗的讖言。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本章最後一句,仍舊是首尾呼應,再次強調本章主旨:

「避重就輕」則會失去根本。人們常用丟了西瓜撿芝麻來形容因小失大,倘若不顧重而遷就輕,結果可不只是損失大小的問題,而是喪失根基、生死存亡的問題了。

舍靜取躁則會失去主宰。這不用多說,想想當年的「大躍進」就能明白心浮氣躁會使人多麼的盲目狂亂了。

本章評述

老子通過對輕重、靜躁的取捨之道,來進一步闡釋王的原則。當然,這對於現代的各級領導人也是適用的。老子的智慧幾千年來一直流傳不息,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認真記取,並身體力行呢?一到事兒上,也許就拋到腦後了吧?但我還是希望老子的精神能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重行於世,並發揚光大!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