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Nissan Cefiro Wagon,兄弟成群的東瀛孤兒

它來自東瀛島國日本,九十年代一度成為中國最熱銷的商務轎車,品質的神話至今還流傳在父輩們侃的大山裡,它就是日產風度。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雖是它的直系親屬,但是在國內絕對是獨苗般的存在,它就是風度a32的旅行版代號wa32.

寶馬良駒的主人必是識材的伯樂,今天的伯樂還是位美女。

張萌,無論是北京的改裝圈子還是經典老車的圈子裡都是有名的美女車主,在國內汽車文化還不成熟的當下,能出現一位美女玩家還是非常難得的。

這颱風度wa32是張萌與丈夫一起淘來的,最開始進入中國的身份是日本大使館用車,後來幾經輾轉退下黑牌被賣到了山西大同,但是在那任主人手裡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愛護,萌姐跟我說這台車被拉回北京的時候車內還有魚鱗,看來真是把旅行車的空間發揮的淋漓盡致......

這台車到手時外觀簡直沒法要,破兮兮的輪轂,轉向燈和尾燈都需要重新換。在這台上萌姐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尾燈雖然在國外買到了,但是後牌照兩邊的燈根本沒地方找,托各種關係在日本的二手網站上找到了,但是商家只賣整個車的後備箱蓋,要燈的話還得自己拆下來。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在商家得知買家是中國人的時候非常驚訝,驚訝為什麼這台車會出現在中國。

驚訝不無道理,因為這台車只供日本國內銷售,在其他國家市場只有風度的轎車版本銷售,北美一些地區則是掛infinity標的i30。並且這台車只有右舵的版本,我們這次的wa32也不例外是個改舵車。

這台車前臉看起來非常混搭,中網來自美規的infinity i30。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喜歡講老車的時候深挖一下歷史,雖然風度的歷史很短,卻讓我感覺很奇妙,以至於最近一直在思考「賽車手怎樣培養出一位鋼琴家」。

風度的第一代產品代號A31的轎車車迷們並不陌生,因為他們現在依然活躍在賽道上燃燒著......輪胎。

對於國內的漂移玩家來說,風度a31絕對算是神車,裸車價格近些年也水漲船高。

用作漂移車首先是因為他的前置後驅結構,然後就是他擁有相當暴力的機頭,雖然進入國內最多的是RB24s化油器的2.4機器,但是他也和戰神R32GTR的小弟R32GTS用同樣的RB20DE發動機和GTS-25相同的RB25DE發動機,更有渦輪機頭RB20DET。老一輩說這台車即便原廠狀態下,過彎稍微猛點就開啟漂移模式。

這麼運動的一台轎車,在九十年代初的國人眼裡其實就是「大藍鳥」般的存在。

這是一張九十年代初中國汽車工業進出口公司印刷的風度A31宣傳資料,「大藍鳥」三個字彷彿很突兀,不過這個名字也挺有道理,因為他的定位就在藍鳥與公爵之間,氣質更接近藍鳥。

吹了這麼長時間「得天獨厚的漂移利器」風度A31,回看他的兒子風度A32.....光是橫置前驅的布局就把「運動」兩個字列入了「陌生聯繫人」的目錄里,漂移更是異想天開。競爭對手從同為漂移利器的豐田基先達,變成了「中年危機」的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二十一世紀初由風度衍生出來的日產天籟轎車更是與前面二者組成了日系三大天王,天籟「居家首選」的光環早就讓人們忘記它充滿「糊橡膠」味道的祖先。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改款成為風度A32的同時,全系換裝了當時日產最新的VQ系列發動機,也讓司機師傅多年的失眠痊癒了......

但我想說的是,風度A32最終能在九十年代末的中國進口高端車市場呼風喚雨,歸功於眼前這款VQ發動機,這台搭載在WA32上的VQ30DE 3.0 v6發動機可以做到220匹馬力,峰值扭矩279牛米。當年與老牌強敵佳美和雅閣競爭,早期進口3.0v6的風度在發動機技術上完全壓制同時期3.0 v6的豐田佳美,動力足足高出30匹馬力,畢竟VQ發動機在95-08年中連續14次選入美國權威汽車雜誌《Wards Auto World》的十佳發動機。但是在價格上吃了虧,日產馬上改變策略引進了搭載VQ20DE 2.0 v6發動機的風度,價格更加親民平均售價在43萬左右而且省油很多,平順性上比同為2.2四缸機的佳美和雅閣強。

從運動到豪華只是一次換代間,可能是因為當時日產性能產品過盛的緣故才做此決定,也在中國市場上出現了父子同堂的場面,並且重新定義的風度32要比31貴十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打開了中國的市場,成了小資本家的新寵兒,也讓那個年代的中國人知道「公爵不再,風度依存」。

四速自動變速箱,真皮座椅,全自動的空調設施和原廠CD機,這些配置到底讓你想到的是「大藍鳥」還是「小公爵」呢?

駕駛門上的兩個按鍵,左側的並不是打開後備箱,這個手感非常機械的小按鈕另有玄機。

五門的風度,可開啟的後窗也是日本人匠心獨運的一點。

對於老車,張萌夫婦的愛更是橫跨太平洋,暗紅色的伍德是美系收藏中的一個,他們對於顏色的選擇更是比較激進的紅綠配色居多,不過在中國目前的汽車文化環境中也是玩出了自己的特色。

綠色NV200首先想到的除了小萌萌還能有誰呢。

最後的總結,又到了一個矯情的時間,以往無數次吐槽天朝無老車文化這個那個的,也膩了。國際經典車市場上,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日本中古車並沒有任何地位可言。不過就算是憤青也得承認,八十年代開始日本汽車工業進入騰飛期,老美車企被石油危機打趴下考慮如何偷工減料謀生存的時候,日本人的儀錶台上指針已經out,純數字液晶顯示被他們的量產車玩開了。德國人還在因為雷克薩斯考慮如何保住旗艦市場地位的時候,即便是再高的成本日本人也把空氣懸架拿到中高檔車型中耍了一把。無b柱無門框,除了日本你還能想到哪呢?

八十年代首都機場趴活的司機師傅怎麼都不會遺忘掉那個單純的時代,那些純粹的日本計程車。有個前輩曾跟我說,中國汽車文化想見個雛形,也要等到第一批開車的人老去的時候。

「如果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建立起來,日本中古車一定是打開它的鑰匙」

推薦閱讀:

TAG:汽车 | 汽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