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 7):高質量的思考

教育與思考質量

一個人的智能水平,跟思考能力有密切關係。

人類社會從古到今,除了生產力極其匱乏的原始時代,都有大眾群體和精英群體。

從整體的分工來說,大眾是執行者,精英是決策者。對於前者,教育的重點在於技能。而後者,智能水平的高低至關重要。例如對於軍事家、政治家,如何把握複雜的形勢、如何進行戰略性思考、如何做出高質量的決策,這些是基本的能力。

在高質量的精英教育中,深度思考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關鍵的部分。反過來大眾教育體系,更關注基本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

其實基礎教育的科目,例如數學、歷史,教育的方式既可以是技能導向,比如記知識點、刷題、背誦為主;又可以是智能導向,以深度分析、把握規律、推動思考、研究創造為主。現實中,顯然絕大多數教學都是前者。無論是教育的決策者、老師還是家長、學生,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後者的好處,問題是實現後者對於教育水平的要求很高、成本高。

鑒於精英教育的高成本,現實中教育體系的定位是,大眾教育普及全民,然後篩選出高質量的人,進行進階的精英教育和培養。例如古代科舉,教學是很死板的死記硬背導向,但是通過考試,篩選出一批其中的優勝者,進入官僚集團。

在灌輸和技能導向的大眾教育中,還是出現了高思維水平的人。這批人往往是兩種情況:

1)自身給力

例如同樣是四書五經庄老孔孟史記漢書,有些人就是從當中讀出了經驗、規律和思想,變得非常強大。

就像哪怕是老師講知識刷題為主的K12教育,有些人就是能夠把握學習規律遊刃有餘。

哪怕是灌輸式的教學體系,內容中還是有頂尖的思想和規律。只是這種灌輸方式決定了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把握最本質的東西。

2)環境給力

一個人的思維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環境影響的。

通常我們出生開始,最基本的環境是家庭。如果家庭的人本身是高思維水平,例如做事冷靜善於觀察分析總結規律,這本身就是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一個人的圈子往往跟本身的水平有直接關係。

有些小孩接受同樣的學校教育,但是跟其他人表現差異很大,可能原因在家庭的氛圍和熏陶。而另外精英家庭的小孩,也更有機會從小接受精英式的學校教育。

從整體上來說,應試教育並不是培養精英的體系,而是篩選精英的體系。

家長對名牌大學的崇拜,潛意識裡往往還是希望子女進入精英教育體系。問題在於,對於精英教育導向的高校,它們本身就是在篩選學生,本來這種學校就希望招募到精英型的學生,而不是把能力平庸的人培養成精英型。類似的,一流的精英型企業,也是在門檻上就有要求。

從這一點上,家長「為了進入精英學校而應試導向」的思維,思維層面上已經是完蛋了。就像屌絲追女神,不是想著怎麼升級自己的層次,而是女神今天說什麼馬上就做什麼。女神說要99分,好天天刷題一定保證。

重點是小孩本身就具備精英的核心素質,例如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動性,這些素質哪怕是表現在應試體系中,依然是高分。

查理·芒格說:「想要得到一件事物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信息、知識與洞察

高質量的思考,取決於對事物的深度理解。那麼如何能夠有效理解複雜事物呢?

深度的理解,也就是對事物的洞察,需要建立在兩個更基礎的層面上:

好奇心與求知慾

我所接觸的學習能力超級出色、知識面廣而且有深度的人,普遍的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一個人有強烈的探索慾望,那麼比較自然的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理解,這樣更容易達成知識面的提升、深度的拓展以及基本理解能力的強化。

愛因斯坦十多歲的時候,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人的速度跟光一樣快,會發生什麼呢?」

沿著這個問題想像、探索,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狹義相對論誕生了,這是一個被好奇心和求知慾驅動的偉大發現。

如果是被應試教育主導的家長,看到小孩經常思考這個問題,估計典型的反應是:

  • 別想那些沒用的
  • 你今天試卷做了嗎,考了多少分
  • 還不快去複習
  • 這個又不考試

作為家長,在教育上最糟糕的行為之一,就是打壓小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成為技術領導者》一書中,作者傑拉爾德·溫伯格說,他每次上課,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是否在課程結束後,學員對主題有更大的興趣。

很多人說自己對數學不感興趣、對英語不感興趣,如果你追問一下「為什麼呢」,當時怎麼有這個想法的呢?

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他們都是因為「上課覺得無聊」。

在X理論導向的教育體系中,教育重點是讓人掌握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探索未知的真相。所以一股腦的先把各種知識攤出來,進行灌輸。好啦,作為學生的任務,按照規定完成指定內容的學習。就像作為工人,任務就是按照規定操作。

X理論培養僱員,僱員思維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循規蹈矩。這一點體現在思想上,一個典型特徵就是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慾。

且慢,這樣說貌似有問題啊。例如:

  • 一個人可能是典型的僱員思維,按部就班,但是他也可能拚命學習啊。例如想要進入會計行業,各種學習考證
  • 很多人都對八卦感興趣啊

非常好的問題,這裡我們要更深度的界定好奇心和求知慾了。回到前面的理解的3個層次:

對八卦感興趣的人非常多,大多數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停留在「信息」層面的:某某某明星又跟誰好上了,老王家的女婿有多有錢啊。

對於僱員思維的專業型人士,他們可能對於掌握特定框架內的已有知識感興趣,例如財務知識。但是往往更多的停留在知識層面,缺乏對本質的探索慾望。

而深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則不滿足於信息與知識層面,而是進入了探索深層次的真相、規律、事物的本質。

多問為什麼

追溯事物的本質,是建立洞察的基本功。而要溯本,一個人往往需要習慣於問」為什麼」。

豐田佐吉,日本發明家,豐田自動織機的創立者(他的兒子豐田喜一郎,創建了豐田汽車),提出了5 Whys的思考法。也就是對一個事情,連續問5個為什麼,用來確定問題的根本原因。

例如,針對」我的汽車無法啟動「:

為什麼?:電池電量耗盡。(第一個為什麼)

為什麼?:交流發電機不能正常工作。(第二個為什麼)

為什麼?:交流發電機皮帶斷裂。(第三個為什麼)

為什麼?:交流發電機皮帶遠遠超出了其使用壽命,從未更換過。(第四個為什麼)

為什麼?:我一直沒有按照廠家推薦的保養計劃對汽車進行過保養和維護。(第五個為什麼,根本原因)

如果用5 whys來思考日常問題,例如:放學後要完成數學作業。

為什麼?:通過作業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為什麼?:課堂教學方式沒法確保學生當場掌握

為什麼?:…….

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可能你在第一個、第二個「為什麼」上就會卡住了,這意味著對事情缺乏深度的理解,那反過來你的行動也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在追根問底,小孩是典型的榜樣,看到很多事情都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慾望。反過來,成人則是乏善可陳。

一個有趣的反應是家長如何應對小孩的各種「為什麼」。比較糟糕的做法是「沒那麼多為什麼」、「別想太多」、「你作業做了嗎」,好的做法是鼓勵和激發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慾。

例如小朋友對汽車很好奇,帶著他去看更多的汽車,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出一些方向激發進一步的探索,例如為什麼自行車不能自動走?汽車可以自己走?在這個過程中,持續的激發出好奇心與探索欲。

沒有調研就沒有理解

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說:

你對於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須知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麼好辦法,打出什麼好主意的。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

許多巡視員,許多游擊隊的領導者,許多新接任的工作幹部,喜歡一到就宣布政見,看到一點表面,一個枝節,就指手畫腳地說這也不對,那也錯誤。這種純主觀地「瞎說一頓」,實在是最可惡沒有的。他一定要弄壞事情,一定要失掉群眾,一定不能解決問題。

許多做領導工作的人,遇到困難問題,只是嘆氣,不能解決。他惱火,請求調動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這是懦夫講的話。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範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任憑什麼才力小也能解決問題,因為你未出門時腦子是空的,歸來時腦子已經不是空的了,已經載來了解決問題的各種必要材料,問題就是這樣子解決了。一定要出門嗎?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況的人來開個調查會,把你所謂困難問題的「來源」找到手,「現狀」弄明白,你的這個困難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要深刻的理解事物,離不開對信息的充分掌握。而調研則是掌握信息的基本手段。

對於複雜的事情,很多時候只要看一個人的精力分配,就能大致判斷他的結果了。如果沒有充分的調研工作,直接衝上去就解決問題,哪怕很忙通常也未必有效。

這是家長群里的一段分享:

真正想了解心理學的東西是2013年。因為生活遭遇了瓶頸。養育孩子以前也不咋樣沒留意一定要懂孩子,但閱讀、分擔家務一直有讓孩子做,所以孩子比較有相當。孩子一年級「nI」讀音不分的時候也很生氣,會發火。現在會和孩子聊音樂,兒子有什麼古風曲會讓我聽。有什麼書看到了也會互相推薦下。反正不只談學習。我對高中怎麼選課那些也不太懂。跟班主任、一些科任老師不定期地交流(一般用QQ、微信),讓老師感覺到我們對孩子的用心,對學校的支持。搭班的老師不可能每科都好,或者孩子都適應,儘可能不在孩子面前說老師、學校不好。比如,孩子說功課辛苦,我會說:是的,你們高中生真辛苦,作業那麼多。然後兒子baIa。然後,我說:你們老師也辛苦,新高考模式太難操作,老師都不願意自己的學生差,壓力很大的。我兒子也會分享,生物老師吐槽自己快累趴了,又是高一又教高三(因為選生物課的學生多,師資就緊缺)。

看了這段話,我的一個結論是:家長不理解小孩學習這件事情,因為她沒有深入調查研究。例如功課辛苦,到底辛苦在哪裡?只是作業多嗎?日常在學校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能不能降低作業量或者提高作業效率?到底學習怎麼樣更有效?小孩不適應,為什麼不適應?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可以學習?

小孩跟家長談學習問題,家長只會表達同情諸如」你們很辛苦「,但是根本就沒有去思考如何解決」辛苦「這個問題。從學習這個超級重要話題的角度,也就缺乏對小孩的實際價值。看上去可能有各種話題交流,但是交流的深度卻未必高。

焦慮的原因往往在於覺得對事物缺乏掌控感,而沒有充分的調研註定難以掌控事物。

知識體系建設

以前在公司,有次同事去面試,老闆要他考察面試者的學習能力。

於是他拿了一本技術書,厚厚的幾百頁。給候選人一個小時的時間,然後進行考察。

我很欣賞這個做法,因為:

a.這會考察候選人快速建立知識框架的能力

以我的觀點,超過90%的人,學習能力都很糟糕。因為他們忽略了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的重要性。人們往往更多習慣於扎進細節里。

這個就像是蓋房子,如果你搭好了框架,即使沒有外牆、裝修,我們也很容易分辨出來,這就是一棟房子。而即使你把所有的磚頭、水泥板、鋼筋、塗料堆到一起,它們也不能叫做房子。

這麼短的時間,一流的學習者會更關注於理解和建立整體的知識架構,一般的學習者會在幾百頁當中撞牆攢磚頭水泥。

在應試教育體系中,老師往往更善於教授細枝末節(比如具體的知識點題目有幾種解法),缺乏推動學員建立知識框架的能力。這個一方面是教學方法的低效,另外糟糕的是,大多數老師本身也缺乏對知識體系的把握,以及建構能力。

b.這會考察候選人抓重點的能力

1小時顯然不可能看完所有的東西。工作的現實也是,我們往往缺乏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比如第二天要和客戶談一個自己都還沒見過的產品,你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大多數時候,還得讓別人覺得你很專業。

知道學什麼,甚至要比如何學更關鍵。

很多人會把自己喜歡看書,當做學習的例子。但是沒壓力的讀點書,和在壓力的情況下,快速的確定你的學習目標以及實現步驟,是兩回事。

一流的學習者,在看書的時候,常常會根據自己的重點,和知識框架去決定自己的閱讀。一般的學習者,常常是根據書籍的進度走,然後就發現時間不夠用了。

c.這會考察候選人,觸類旁通的能力,以及相關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

例如,你讓一個人去看iPhone的開發書籍。儘管他從來沒學過iPhone開發。但是,通過1小時,進行考察。你可以發現對方在技術領域的積累,思維方式,以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我們從來不是完全從頭的去學習新的知識,而是通過與已有事物的關聯,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種觸類旁通的能力,又是學習的關鍵技能。

比如面試。我發現大多數人,都指望「HR和面試官教他們怎麼面試」。我覺得這是缺乏「觸類旁通」能力的表現。因為面試本質上是一種銷售,而"HR和面試官"本質上是潛在客戶。

了解潛在客戶,當然是銷售的關鍵步驟。但是一流的銷售,絕不會指望客戶能將自己培養成一流的銷售人員。他們需要比客戶更懂得客戶心理,成交技能,價值評估、產品知識…一大堆你的潛在客戶不會的東西。

我們在學校里都見過這樣的人,拚命的嘗試把很多知識塞到腦子裡去,搞得很痛苦還效果很差。人的大腦不是用來死記硬背的。我們擅長的是處理知識架構,我們擅長的是用邏輯和關聯去管理知識。

事物與相互關係

在現實世界中,事物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

因此,要實現高質量的理解,同樣的並不是僅僅了解孤立的事物和概念,同樣要掌握事物、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

事實上,很多時候概念、事物本身的定義,就取決於它們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例如脫離了牆的概念,也就沒法定義和理解門。

有效的知識體系,是一個事物、概念以及他們相互關係的網路。反過來,如果是孤零零的事物,本身就很難被我們頭腦理解和記憶。

這就像單獨一個單詞,很難記住。但是」爸爸媽媽汽車「這種很容易,因為我們會頻繁的聯繫到日常的事物。

在高思維水平的人的頭腦中,他們的知識架構跟普通人相比,不僅僅是有更多的事物(可能有更多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們頭腦中的事物、知識點,往往跟其他事物、知識點有更多的鏈接。比如」銷售「,大多數人很難把他們跟」戀愛「、」面試「這些概念強關聯到一起。

這種更多更強的鏈接,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1)更有效的記憶。

這就像一張網,通常如果一個節點鏈接的節點多,它會比較牢固,因為那麼多節點拉著呢。反過來如果是一根鏈接,可能這個鏈接斷了,這節點也就落下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強行背單詞的方法效率非常低,因為在知識架構中,幾乎沒什麼跟它關聯的事物。導致很容易脫離網路。反過來小孩學習語言,往往是在現實場景中的,因此容易建立關聯。

2)想像力和創造力

因為這些關聯,人們更容易從一個點想像出另外的點。

喬布斯說:

創造力就是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繫。當你問有創意的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會覺得有點點負罪感,因為他們並非真的做到了,他們只是看到了一些聯繫。有些事兒對他們就像是顯而易見的。這是因為他們能把種種體驗關聯起來,並吐故納新。他們能做到這點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體驗,而且他們思考這些體驗比其他人更多。

3)對事物本質的把握

理解相互關係本身就是更好的理解事物和概念。

從這個角度,高質量的思考的一個基本方向,是」事物相互關係「的研究和探索。而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傾向於單獨理解事物。所以面對事物之間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問題,從小了說諸如高中數學、往大了說諸如人際關係,他們的思考缺陷就導致了難以搞定。

把握事物演化脈絡

事物的發展,通常有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如果你能夠理清它們的發展脈絡,那麼理解和掌握起來就容易了。反之,如果你面對各種複雜的概念進行強攻,效果經常不如人意。

例如研究房屋建築,一開始就研究某天大樓,很容易昏頭。

那麼從發展的角度呢?如果你從一開始的原始人洞穴、然後到平房的出現、然後到樓房、再到電梯樓、再到摩天大樓,每一步有什麼材料技術,在什麼環境下出現,然後如何過度到下一階段。這樣相對就容易很多。

很遺憾的是,主流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將「把握事物的演化脈絡」作為教育重點,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知識灌輸上。但人的大腦又不是計算機,如果你搞不清楚其中的關聯,記憶、理解和應用都成問題。

有次在上海圖書館,我無意中翻到一本書叫做《經度》。它是講述18世紀,人類如何解決棘手的問題:如何在海上確定經度(定位需要經度+緯度)。這個問題今天恐怕你連想都不會去想,手頭的GPS都可以幫你做到這一點。

好了,那麼最終解決的辦法是什麼呢?有人設計出了高精度的時鐘。恐怕聽到這裡你要問了:時鐘跟經度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對定位的追求,會導致產生高精度的時鐘?

這本書很有趣…裡面牽涉到數學、地理、物理等多方面的內容,推薦閱讀。總之我的觀點是:搞懂事物的演化脈絡,學習起來會更有趣,也更高效。只知道愁眉苦臉的去刷題不是什麼好事。

談到研究事物的演化,自然牽涉到對歷史的研究。例如研究數學,那麼了解了數學的發展史,通常你會對它產色更大的興趣(學校教育一大堆公式太枯燥了有沒有,也許對少數學神例外)。

關於歷史與學習的關係,民國史學大師呂思勉曾經說「歷史是研究事物演化之學」,從這個角度,一個人的歷史研究能力跟他的學習能力,有莫大的關聯。

錢穆,呂思勉的學生,中國史學大師,做過一系列關於如何研究歷史的講座,放到了《中國歷史研究法》中。這些內容其實是對於「研究事物演化」的精闢闡述,對於每一個想要在學習能力上出類拔萃的人,強烈推薦。

另外,同樣思想的內容,被放在了他的《國史大綱》的導論中。因此你也可以閱讀《國史大綱》最前面的部分。

摘錄一段:

凡治史有兩端:一曰求其「異」,二曰求其「同」。何謂求其異?凡某一時代之狀態,有與其先、後時代突然不同者,此即所由劃分一時代之「特性」。從兩「狀態」之相異,即兩個「特性」之銜接,而劃分為兩時代。從兩時代之劃分,而看出歷史之「變」。從「變」之傾向,而看出其整個文化之動態。從其動態之暢遂與夭淤,而衡論其文化之為進退。此一法也。何謂求其同?從各不同之時代狀態中,求出其各「基相」。此各基相相銜接、相連貫而成一整面,此為全史之動態。以各段之「變」,形成一全程之「動」。即以一整體之「動」,而顯出各部分之「變」。於諸異中見一同,即於一同中出諸異。全史之不斷變動,其中宛然有一進程。自其推動向前而言,是謂其民族之「精神」,為其民族生命之源泉。自其到達前程而言,是謂其民族之「文化」,為其民族文化發展所積累之成績。此謂求其同。此又一法也。

對比法則

在營銷中有一個常見的手法,就是進行對比。例如提供減肥服務的,通常會提供人們前/後對比的照片,之前體態臃腫,之後光彩照人。

這種對比式的方式,容易讓你從大量信息中,發現關鍵差異。因此也是理解事物的基本法則。

我在知乎寫過一個答案,是關於如何誇獎他人的,已經有了13000多贊。這個就是對比式學習的結果。我認識幾位非常善於誇獎他人的人,我就把他們的語言記錄下來,翻出這些人的相關郵件,同時把那些我覺得「空洞、聽上去虛假」的案例也列出來,對比其中的差異,發現有3個元素,頻繁出現在高質量組中。於是就有了FFC法則。

對比的手法不僅僅用在結果的分析上,也是分析思路、做事過程的有力武器。

我認識一位朋友做獵頭不到一年,就做到了公司的一流水準,然後還負責培訓提升其他人的能力。

我幫他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將他工作的過程詳細的分解,然後對比普通選手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其中常常就包含了大幅度提升工作水準的關鍵。

例如,他在拿到客戶的招聘需求說明後,他會聯繫客戶詢問更多的信息,重新寫一份招聘需求。而普通的獵頭常常是把客戶的招聘廣告,直接發給候選人。

但問題在於,企業HR和用人部門未必清楚自己到底要找到什麼樣的人,或者即使清楚也很難寫明白(寫作是高價值高難度的能力)。所以按照原始的招聘廣告,很可能找的就是錯誤的人。

如果不做這樣的具體分解和對比,其他人常常覺得「哇他好牛工作一年就做到公司的頂級業績了」,但卻很難學習和提升。但日常中不可能隨時都有高人指點其中關鍵,所以最好自帶「分解、對比和提升」技能。

多維度的視角

單一的視角往往是狹隘的。要全面理解事物,需要多元化的視角。

我覺得有六個基本維度,是看待事物需要的:

  • 科學的視角:求真
  • 道德的視角:求善
  • 藝術的視角:求美
  • 商業的視角:求利
  • 技術的視角:求效
  • 關係的視角:求人心

我們經常講」理工科特色鮮明「,通常是這個人看事物更多從科學和技術視角(科學追求真相、技術追求效率)。反過來說「文藝小清新」,通常是更看道德和藝術視角(善和美)。

而」商人色彩濃厚」,那麼求利導向明顯。

很多人沒法溝通,一個普遍原因就是視角有差異。

從理解事物的角度,這些視角都是基本的。一個人最好有全面的從不同視野角度看待現象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本質,也才能更好的跟不同的溝通交流和加以影響。

激進分子中的激進分子

談到這裡,就需要談到Elon Musk,Tesla汽車、Space X的創始人。

如果你還不知道他是誰,如下是一個簡單的介紹:

Elon Musk生於南非,是一個從小喜歡學習的人,經常每天讀書10小時。1983年他12歲的時候,花了三天時間學習了一種編程語言,然後寫了一個遊戲(據他說也就是比Flappy bird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啦),後來還賣了500美元。

他不喜歡南非白人懶散的休閑風格,看中了矽谷這塊寶地。由於母親是加拿大人,於是先移民到了加拿大,後來又到了矽谷。

大學裡,Musk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會最大程度影響人類的未來?「他列出了5件事情:互聯網、清潔能源、外星移民、人工智慧、基因重組。對後面兩者,他拿不準到底會是天使還是惡魔,於是決定從前面3個中選擇,作為發展方向。

他最終選擇了清潔能源,決定攻讀斯坦福的高性能電容器博士學位,這個項目目的在於創造更加高效的能源存儲方案。

但那是1995年,互聯網如日中天。Musk也害怕錯過了這班車,於是他決定退學轉向互聯網。

他首先想去當時互聯網公司的頭號代表:網景。採用了霸王面的策略。他直接到網景公司的大廳,希望能夠搭訕獲得面試機會。但卻沒有勇氣開口,又自行打道回家。最後他和兄弟成立了一家做網上黃頁的公司。

趕上互聯網熱潮,1999年,康柏公司以3億美金收購了Musk他們的公司。27歲的Musk,分到了2200萬美金。

進入高帥富行列的Musk,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創建一個網上的銀行,提供存款、轉賬之類的服務,這家公司叫做X.com。在今天我們已經對於網上轉賬非常熟悉,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超前的想法。有趣的是,在他們辦公樓里,有另外一家公司也提供類似的服務,為了爭奪客戶,兩家打得不亦樂乎,最後乾脆決定合併(58趕集即視感),成立了PayPal。你可以認為是支付寶的美國版,當然還在支付寶之前。

2002年,PayPal被eBay(當時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以18億美金的價格收購,31歲的Musk拿到了1.5億刀。成為了高帥富中的戰鬥機。

即使是企業家,對於很多人來講,這一幕大概就是他們人生的高潮了。但對於Elon Musk來講,前面這些只是一個前奏。接下來的事情,才讓人們跌破了眼鏡。

在PayPal被收購前,Musk開始瘋狂的閱讀關於火箭的書籍。在拿到1.5億之後,他投了1億美金,進入了火箭發射行業,創辦了SpaceX。這家公司旨在突破性的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幫助人類移民火星。

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行業,但Musk並沒有滿足,在2004年,他創辦了特斯拉汽車,旨在加速電動汽車的發展,推動汽車行業走向清潔能源。

接下來在2006年,他投資1000萬美金,和表兄弟一起成立了另外一家公司SolaCity,旨在通過更龐大的分散式設施來改變發電產業,讓家庭也裝上太陽能電池系統,成為發電體系的一部分,降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

事情發展並不順利,到了2008年,更可以說是災難。

1) Space X已經發射了3次火箭,都失敗了。而剩下的資金既能夠支持一次發射,如果再度失敗,這家公司應該就關門了。

2) 特斯拉計劃中的第一款車:Tesla Roadster,也沒能推出市場。更糟糕的是,全球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僅僅壓縮了汽車市場,而且讓新興企業的融資變得更加艱難。作為沒有產品的特斯拉,現金流燒的飛快。

而Elon Musk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需要說明的是,Musk創建的公司並不差,反而非常的出色。但他們面臨的挑戰巨大。例如僅從火箭發射的角度,全世界當時只有三個國家掌握了可回收發射技術:美國、中國、俄羅斯。顯然這些國家能夠調動的資源,是Musk這樣的商業公司無法比擬的。

然後轉折發生了。

2008年9月,SpaceX第四次火箭發射成功。這次成功給他們帶來了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16億美金合同,SpaceX得救了。在此後的幾年裡,SpaceX進行了20次發射,因為他們的技術大幅度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所以贏得了更多的客戶。他們正在測試新的航天器,能夠載人飛入太空。他們還在建造更大的火箭,能夠一次性載100人去火星。此前這些事情,僅僅有中俄美歐這樣的國家或者國家聯盟才能夠付諸實施。

而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在高端汽車市場上創造出了類似iPhone出現的營銷效應,在高端市場上站住腳後,Tesla正在嘗試降低電動車成本,建立充電網路,把電動車推向更廣大的用戶群體。同時他們也正在創建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工廠。

需要說明的是,在汽車行業上一家創業成功的公司,還是在1925年。

以Musk一貫的風格,顯然不會就此停止,他還在開發新的交通形式:超級高鐵(Hyperloop)。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裡有什麼想法,反正我第一次讀到他的故事,想起了這麼幾個人:

愛迪生:不僅僅改進了電燈的發明,使之實用化。而且創建了愛迪生電器,建設供電網路,讓電走進千家萬戶。

在愛迪生之前,電燈已經存在,但往往是富豪家族的玩物,你需要自行在家裡備發電機。

愛迪生電器後來進行了合併,改名為通用電器。一直到今天,通用電氣都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公司之一。

亨利福特:將汽車帶入了普通美國人的家庭,奠定了現代汽車業的基礎。:

福特講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我問人們想要什麼,他們會說是更快的馬。」

在福特之後的100年,我們這個時代,喬布斯成為了「比客戶更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的代表人物。而在調動人心,創造出令人難以忘懷的營銷體驗方面,喬布斯更是大師。

而Musk看上去,就像這些人的綜合體:

  • 改進了電動汽車、火箭這樣的已經存在很久的技術,但是革命性的降低了運作成本,使之能夠被市場接受;
  • 圍繞電動汽車,打造了能量管理技術、電池工廠、充電網路甚至分散式發電技術,從而形成一個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的整體系統;
  • 打造出讓客戶難以想像甚至尖叫的革命性產品,例如Model S;
  • 超一流的營銷,引發媒體傳播、客戶口碑。
  • 圍繞高度挑戰性甚至看上去不可能的目標,制定長遠的、分階段實行的策略,一步一步使之變成現實。例如在電動汽車領域,首先推出高端的跑車,建立市場品牌、現金流與知識儲備,然後再進入更低端的市場。

而在方向的選擇上,Musk的思考貌似更加深遠更加的系統。

關於Elon Musk,有一篇超級棒的文章:」Waitbutwhy專訪Elon Musk:激進分子中的激進分子」,建議各位閱讀。前面對於Musk的介紹,也是參考於此文。

溯本法與類推法

在人類歷史上的每個時代,只有很少的人,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帶給人類社會巨大的財富,推動社會發展到新的階段。而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的思維與行動方式,往往與大多數人有本質性的差異。理解他們是如何思考和行動的,對於我們的學習、成長和教育,有巨大的幫助。

在一次對Elon Musk的訪談中,Musk談到了他思考重大問題的方式: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關於這個詞,我翻譯為溯本法,與之對應的是Analogy(類推法)。

所謂溯本法,簡單的說,就是從追溯到事物最基本的原理和法則,然後以之為出發點進行推導的思維方式。而所謂類推法,就是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是如何如何,所以我也要如何如何。

舉個例子,在戀愛中常常有人困擾於這樣一個問題:「到底該如何表白,對方才能接受我?」

那麼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想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看到的電視劇、小說,往往都是有告白->接受->在一起的橋段,於是很自然的模仿了,很少有人會去質疑這樣的過程。

這就是類推法的思考方式:別人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可以說只會用類推法思考。股市上漲,隔壁老王都賺錢了,我一定也要進去啊。然後這撥人往往就是被收割的韭菜。萬眾創業O2O紅火,於是我也要做風口上的豬,大勢一變就重重跌到地上。

有句話叫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個領域的複雜性越高,因果關係越不明顯,能夠把握本質的往往越少。類推多數人的做法,通常你也就只能得到平均的結果,而按照定義這就是平庸(泯然眾人)。股市上的平庸通常就是做接盤俠,情場上的平庸通常就是被發好人卡,應試教育上的平庸就是考不上一流大學。

培養人的洞察力,離不開溯本的思維方式。

2005年的時候我在微軟,幫助微軟在中國的經銷商從事銷售工作,因此開始去研究和思考銷售這個主題(專業型產品和服務的銷售)。

以微軟的資源,能夠接觸到的銷售培訓課程已經是業界領先的水準,但我總覺得有非常大的問題。

基於溯本法,如果要做好銷售工作,更基本的是什麼呢?

在銷售體系中,公司的重點是「銷售」;而在銷售培訓體系中,培訓重點往往是公司的產品、以及如何銷售。

問題是,」我們如何銷售」這件事情,是基於」客戶如何購買」。都沒有對」客戶如何購買「有足夠深入的了解,怎麼可能設計出頂級的銷售策略呢?

那時候我開始意識到,相比直接的銷售培訓,更基本的是「客戶洞察」,這個才是更值得花時間去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以我觀察到的頂尖銷售人員,非常大的比例,並不是按照各種銷售培訓的方式行事,而是他們對客戶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怎麼聊都能抓住客戶。

一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存在。那麼多的公司和銷售人員,日復一日的銷售工作,那麼多的銷售培訓,卻很少有企業系統性的培養銷售人員「客戶洞察」能力。所以從層次上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收益受限。

2007年,我幫助保時捷培訓在中國的經銷商,也因此近距離的研究這家傳奇的公司。

我意識到,從銷售的角度看,保時捷這樣的品牌,跟大多數企業有巨大的差異。大多數公司是追求客戶,而頂級品牌,則是讓客戶倒追。而後者,才更貼近銷售的本質。

從這個角度,幾乎所有的銷售課程、幾乎所有的銷售人員和企業,都顯得格局不夠了。

因為忙於追求,反而忽略了吸引。

在教育上,今天家長往往也是如此。他們的精力都放到兩個追求上了:

  • 對外:追求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 對內:追求子女好好學習

在上海的家長群里,媽媽們經常討論的就是諸如「小升初的考核改了怎麼辦」之類,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琢磨半天怎麼回事。今天奧數有加分就趕快學奧數,明天聽說藝術有名額就趕快上藝術班。追求心態非常明顯,而且有強烈的焦慮感。

這就像銷售,客戶說東馬上就往東,客戶說西立刻就往西,往往這樣的自己沒節奏感很累,還不受待見。

追求傾向最大的問題是,既然你在拚命追求,本質上你就認為對方是更高層次的存在。但低追高,本身邏輯上就是小概率成功的。反過來頂級的品牌,例如蘋果、保時捷,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和節奏,致力於吸引力的打造。

追求是從低到高,吸引是從高到低,或者至少是旗鼓相當互利。

其實學校各種制度再變來變去,學校還是希望吸引到一流的學生:例如學習力出色、善於思考、積極主動、甚至能夠正面輻射到其他同學。你直接把小孩培養成一流的人,很多時候其他事情,例如考試成績,都是相對自然發生的。

知乎上有人提過這樣一個問題:「漂亮房子漂亮女人,聲色犬馬花天酒地的生活,還不用操心任何事,這在現代人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美差,為什麼放到1700多年前,劉備最後還是不幹了呢?」有位知友回答我覺得很妙,「他要沒有高於房子女人的志向,人家也不會送他房子。」

這就是一個層次的問題。劉備有更高的層次,他吸引到了比他低層次的資源。

對小孩的學習也是如此。家長拚命去督促小孩讀書,各種苦口婆心講道理,花大價錢購買培訓服務,本質上都是在「追求」,搞得很忙但是可能從來沒有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如何把學習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事情,讓小朋友主動的去學。反而因為人的逆反心理,你越熱切,小孩越冷淡。

======

本文是《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的第七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後續內容分享。


推薦閱讀:

從王詩齡到日本公主:擺脫自我挑剔的聲音
中國教育到底能不能塑造具有綜合素質的青少年?
大學有何存在意義?
有哪些古詩詞描寫花草到了極致?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