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傑出家庭教育的秘密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247篇文章。

說起家庭教育,人們自然會想到做奧數、練舞蹈、畫國畫、學英語等,這些都屬於術的層面,是技能訓練,也是當今家庭普遍實施的才藝培養。它和學校的教育一樣,屬於「飯碗教育」,是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工作。

有的父母,為了提高孩子的才藝水平,不惜使用家庭「暴力」,強迫孩子每天堅持練習。其實,如果平時注意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堅持的習慣的家庭,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事實上,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不在於孩子學習了多少知識,背誦了多少唐詩宋詞,或者是才藝有多麼出眾,而在於是否重視以下四個方面的培養。

01

立志趁早

李開復:人生的快樂就是實踐自己的理想。

俞敏洪:沒有什麼力量比自動自發更強大。

有道是,要成功,先立志。擁有遠大理想的孩子,做事情自動自發,學習起來廢寢忘食,需要家長提醒,才肯去睡覺。用「嗜書如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立志是人生的起點。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可見,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對學業和事業的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多數孩子在童年時期,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智慧的父母總是慧眼識珠,細心呵護孩子的夢想,耐心引導孩子,樹立清晰的目標,立志實現自己的夢想。

比較可行的方法,就是找到學習的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以有意介紹一些繪畫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需要說明的是,不能過早地在一棵樹上弔死。 時代變遷,現在看上去風光無限的職業, 5年後也許就被顛覆了。所以,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匆忙確定他未來的職業,而是找到發展的方向。

02

高瞻遠矚

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家長必須高瞻遠矚,能夠看到10年、20年後的發展趨勢,將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孩子的個人發展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要帶孩子嘗試不同的事情,拓寬孩子的視野,放大自己的格局。

決定一個人未來之路的,是孩子的學習力,即創造力、想像力和表達力。這些學習力,最終會成為孩子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做到這一點不容易,需要父母擁有長遠的眼光。現在的父母,普遍重視孩子一時的成績高低,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通過各種補習,使孩子暫時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這種領先最大的缺點是後勁不足。

其次,通過補習或死記硬背獲得的知識,是僵化的知識。教育的目的,不是教會學生僵化的知識,而是教會學生怎樣使用知識,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打造下一代的競爭力,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不可替代性。央視名嘴白岩松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價值、社會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從現在開始,發現孩子的長處,然後用心把它打造成不可替代的優勢。

03

默默積累

古往今來,各行各業,從來不缺少令人羨慕的佼佼者,但是人們多是獵奇心理,或是僅僅感動於成功者的勵志故事,而缺乏行動。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惰性,只有那些嚴格自律,戰勝惰性的人,才能笑傲職場,成就未來。

以背單詞為例,高考大綱要求記憶3500個單詞,如果讓學生自己背,別說一年,10年也也背不完。這絕非危言聳聽,到了高三,單詞不過關的學生太多太多了。

為了往年教學只講解知識,傳授技巧,但效率低下的情況,近10年來,我改變了策略,不是讓學生自己回去背單詞,而是要求學生制定單詞背誦計劃,每天40個,天天聽寫,我來監督,結果,大多數學生3月搞定辭彙,再做題就輕鬆自如了。

在有了外力助推下,人的惰性容易得到克服,再經過默默積累,就會從量變達到質變。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默默積累。

據說吳承恩正式寫《西遊記》已經是72歲的高齡。姜子牙少年時,胸懷大志,研究治國興邦之道,直到遲暮之年,才受到武王重用,最終幫助武王興兵伐紂,建立了周朝。

在家庭教育中,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堅持。哪怕是才藝學習,也需要量的積累。欲速則不達。

04

抓住機遇

歐美日本社會高度發展,階層固化,大公司實力雄厚,普通人創業機會相對有限。

相比之下,中國正處於新的改革開放時期,萬人創業,萬眾創新,是最好的歷史機遇。所以,我們應該積極重視家庭教育,認真做好教育規劃,努力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機遇從來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Chances favor the prepared mind.)。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否則我們將會被學習者超越!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