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揭露我在病房裡遇到的可怕騙術,希望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以前在醫院遇到過一個事情。

患者王先生被張醫生收入院,準備接受口腔癌手術。完善相關檢查後,他的手術排期定在下周一。

王先生其實是張醫生的老病號了,大家比較熟,有很多話可以直接溝通的。

周五這天,王先生拿著一條簡訊給張醫生看。

我們一看就皺了眉頭。

一個陌生號碼,簡訊上是這麼寫的:

「王太太你好(王先生的妻子),我是張醫生,下周一要做手術了,這周末請轉XXXX元到這個賬號XXXXXXX,謝謝」

張醫生立馬就上報了醫務科,醫務科表示第一次接到這種情況的報告,然後報警了。

當然這種案子你也知道,是很難追查出結果的。

最後醫院做了一系列工作,加強醫務人員、患者的安全教育和風險提示。

這個情況真的只是第一次嗎?

我們也不知道。

只是細細想來,覺得一身冷汗。

我們醫院一年就有近千台大型手術。

這還只是口腔癌,全身腫瘤中患病率第九的口腔癌而已,還有更多更可怕的腫瘤疾病。

究竟有多少這樣的事情 每天悄悄地在重病患者中發生?

換我家人做大手術,換我接到這種簡訊,我有沒有清醒的頭腦和足夠的勇氣,去和醫生溝通?

這是一個個看似簡單,實則對人性把握得異常狠準的騙局。

如果換一個場景,它幼稚得簡直就像一條垃圾簡訊。

可是,在醫院這個特定的時間、特殊的場景,它傳遞的卻是

「你家人的命在我手上,不準聲張,打錢」

這其實不是詐騙,而是綁架!

我悲觀地認為,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在面對這個情景時倖免。

因為沒有人願意拿家人的安危,來測試這個騙局的真假。

你覺得呢?

這太缺德了。

痛心的是,這個騙術不會挑選你我作為行騙對象,而更偏愛我們年事已高的父母輩。

也許我們見多識廣思維敏捷,可是半脫離社會的父母輩,未必。

更令人痛心的是,也許他們受騙之後,往往選擇了隱瞞和默默承受。

遭遇詐騙後,64%的受騙者選擇隱忍。

而識別詐騙的人中,僅11.7%的人選擇報案。

—數據來自《2015年反信息詐騙數據報告》

作為一名醫生,在自媒體渠道揭露這些事情,我有慎重考慮過究竟是利是弊。

是會讓更多不法分子效仿,還是會讓更多朋友有了防範?

最後,我選擇相信傳播的正面力量,這也是我願意重新啟動公眾號寫作的原因。

消除信息差,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互聯網時代讓每一個普通的個體有機會聯合起來,去對抗原本無法單獨對抗的惡勢力。

我相信,讓這些信息傳播開來,就是對詐騙最好的打擊。

騙局的布置是需要成本的,而互聯網時代的傳播幾乎是沒有成本的,輕鬆到只需要一次點擊曝光,就可以粉碎一個籌劃多日的騙局。

我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他們想出新騙局的速度快,還是你我傳播揭露的速度快!

最後,整理了近些年在醫院發生的常見騙局,供傳播與參考:

騙術一

剛到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的朱先生接到一個電話。

對方說他是負責朱先生接下來的治療的醫生,但目前手術時間排得很緊,朱先生的病情需要跟上級領導彙報一下。

對方希望朱先生能拿出點「誠意」,科室會派最好的醫生為他手術。隨後,對方給了一個賬號,要他打5000元進去。

朱先生當然不會懷疑,按對方的要求打了款。

事後,家屬到科室打聽,才發現醫院根本就沒有這位「領導」。

騙子通過醫院蹲點、偷聽等手段,獲得他人電話號碼等私人信息,抓住現在一些患者對醫院或醫生的不信任心理,冒充醫生向患者索要「關照費」。

醫院的醫護人員雖然都有公開的名單榜,患者的主治醫生也有詳細的分配。但患者遇到這類電話時,往往的第一反應卻並非是要向科室的醫護人員核實。

騙術二

朱先生帶孩子去城裡醫院看病,在車上碰到了一位老鄉。

下車後,老鄉很熱情地帶著朱先生到醫院排隊挂號。

後來朱先生說孩子要做手術,要繳5000元。這位老鄉又很熱情地要去幫他排隊繳費,朱先生看著孩子不方便,於是將錢給了老鄉。

結果當然是老鄉消失了。

騙子會從談話中得知對方的籍貫、家庭背景等信息,然後與「老鄉」相認。

然後利用患者生病情緒低落的心理狀態,主動噓寒問暖跑前跑後幫忙。取得對方一定的信任後,再假借繳費名義騙取對方的錢財。

騙術三

醫生開了住院證後,朱先生到住院窗口辦手續。

由於床位已滿,此時旁邊一男子過來說自己在醫院有關係,可幫他們直接住院,但要先交定金。

朱先生一聽有門路可以立馬住院,沒多考慮就把錢交給了這個男子。

結果當然是男子消失了。

騙子首先尋找目標,一般都是外地來到醫院看病的,而且文化層次較低的人群。

然後以「有關係」、「走後門」等理由,騙取患者的定金,好處費等。

騙術四

朱先生帶病重母親看病,在門診遇到一男子,自稱是某醫藥研究所駐XX辦事處的研發人員,正好來醫院簽訂藥品供應合同。

該男子稱,該葯是目前最新研發出來針對腫瘤、尿毒症等多種疑難雜症有特效,目前在上市銷售前還處於成本價銷售。

在該男子的遊說下,朱先生花數千元元買了幾盒。

朱先生隨後拿著葯問醫生,但醫生並不知道這種新研究出來的「特效藥」,他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騙子抓住患者病急亂投醫的焦慮心理,向其推銷「特效藥」,以各種高科技的噱頭騙人。往往這些藥品包裝很精緻,看起來很像「高檔葯」。

而這些藥品通常都是三無產品,吃了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

人在患病時更容易失去理智判斷,往往上當受騙。

作者介紹:朱王勇,中山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博士,知乎、丁香醫生專欄作者。

公眾號:原味老朱

關注 「原味老朱」,通過歷史消息,查看以下內容:

1.《這是個人血饅頭,蘸著艾滋病人的血》

2.《地震死13,舉國祈福;疫情亡300,悄無聲息!》

3.《戰狼2票房奪冠, 吳京卻被花式打臉》

「原味老朱」

不做手術後,我反而覺得自己更像個醫生了,而且還可以寫些以前不便寫不敢寫的東西。

推薦閱讀:

你們都遇到過哪些街頭騙子?
概率的勝利,月入3W+騙術揭秘
潛能開發腦門吸東西,物理學可以解釋嗎,應該不是膠水粘的吧…?

TAG:医学 | 骗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