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000項重大發明的特斯拉為什麼瀕臨破產?

文/李光斗

擁有1000項重大發明,特斯拉為什麼還是一無所有瀕臨破產?這裡說的特斯拉,不是特斯拉汽車,而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是發現和發明交流電、無線電、無線遙控、火花塞、X光攝影技術、收音機、雷達、傳真機、真空管、霓虹燈管、水電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科學家。埃隆·馬斯克為了向他致敬,把自己的電動汽車公司命名為了特斯拉。如今的世界科技領域也仍舊在實踐他100年前提出的理論。但就是這樣一位被譽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偉大發明家卻一生窮困潦倒,瀕於破產。

高智商未必高財商

1884年,28歲的特斯拉懷著成功的夢想,從歐洲移民美國,這一次他要去拜見愛迪生,他想和這位用白熾燈改變世界的偉人談談關於交流電動機的想法。很遺憾,他未能完全如願,因為愛迪生的實驗是通過直流電理論建立起來的,沒過多久因為種種分歧,特斯拉只好離開愛迪生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

此後的5年里,特斯拉憑著交流發電機、發動機、變壓器等一系列發明,在美國獲得了22項專利,這些發明是自電話以來最有價值的發明,而在當時沒有幾個人明白其中的價值。西屋電氣公司的創始人喬治·威斯汀豪斯無疑是幸運兒,他花費一百萬美元便買下了特斯拉所有的交流電專利產品。

在特斯拉聲譽最高的時期,紐約的社會精英都想和他結交朋友,許多名門閨秀和女演員都對他流露出了愛慕之情。但他更感興趣的,仍然是實驗和發明,為了自己的科學事業他甚至每天只睡2小時,顯然這是一位發明狂人,註定是為全人類奉獻畢生精力的科學巨匠。

1893年,在與愛迪生的長期較量中,特斯拉最終成了「電流之戰」的贏家,從此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但出於種種原因特斯拉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至此交流電成為了一項免費發明。從這一刻開始,特斯拉窮困潦倒的後半生和臨終時的一無所有便埋下了伏筆。往後的日子裡,他把僅有的投資或收入全都放在了科學研究當中,1943年1月7日,終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我們不禁要問,特斯拉擁有1000項專利,是那個時期最有技術競爭力的人,為什麼最終沒能將技術變現?是那個時期沒有技術變現的條件嗎?同時代的托馬斯·愛迪生與他形成了鮮明對比。

愛迪生只發明那些有普遍需求且能為人們提供服務的東西,將發明用於商業發展的思想很早便植根於他的腦海。22歲的他曾說「我不想再發明任何賣不出去的東西了。它的銷量是它實用的證明,實用才是成功。」愛迪生雖然不是第一個發明燈泡、電影攝影機、發電機、蓄電池以及電報的人,但他卻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並創造性地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與特斯拉相比,愛迪生的天才之處在於他可以把各種要素聚集在一起,構想出該如何把產品推向市場的策略,這顯然是一個發明者和創新者的本質區別。特斯拉更關注技術,愛迪生更關注市場。

蘋果公司的崛起是靠技術嗎?

在當今世界,蘋果公司的崛起被相當一些人視為技術奇蹟,他們認為每一次的蘋果發布會都會為世界帶來新的技術體驗。然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如果說是喬布斯成就了蘋果,那麼是誰成就了喬布斯?答案是別的公司。施樂公司旗下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發明了乙太網、圖形用戶界面、點陣式顯示、桌面圖標、彈出式菜單、重疊式窗口、滑鼠以及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但這些技術沒有為施樂公司增加多少利潤,直到被喬布斯發現並用來設計製造MAC系列電腦才真正發揮它的魔力。蘋果最傑出的產品iPhone手機,也並沒有太多專有的技術,其中的硬體和晶元常常來自第三方,甚至包括自己的競爭對手三星。

很顯然,完全依靠技術,蘋果公司很難在市場上立足,而真正引領蘋果贏利並走向全球的不是技術發明者,而是創新者。蘋果的主要創新便體現在技術運用基礎上的產品設計創新、客戶體驗創新和APP 生態系統創新,而這一切的創新都指向用戶的需求、用戶的獲得感。

創業創新的本質是什麼?

當我們談論創業創新的時候,很多政府和企業領導都期望能夠引進新的技術,他們覺得創新最主要的就是技術創新。事實上,大多數新的技術發明在成為商品前都會被埋沒數十年,從內燃機到電燈泡再到計算機,從最初的技術發明到形成產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時間滯後。

世界確實已經進入了一個創新為王的經濟轉型周期,一大批創新引領的企業也正在獲得資本青睞,但當我們研究了眾多嶄露頭角的企業後發現在開展公司業務時,絕大多數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的初創企業並不依賴於技術創新。相反,它們更關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設計創新,以及如何把這些創新與現有技術相融合。苦苦掙扎的企業中確實不乏有專利技術的,但糟糕的是這些企業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專利技術,所有的經營和市場開拓便只圍繞著這項技術,所謂的技術在無形中限制了企業探索市場的能力,這種情況常常被稱為「技術陷阱」。

前一段時間,VR、AR技術被捧為風口,很多國內企業蜂擁而上,在買上技術開發了APP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用戶在哪,用戶的需求是什麼。創新無疑是艱難的,但這裡的「艱難」,既不是企業之外的政策支持太少或產權保護不夠,也不是企業內部的原創動力缺乏和技術實力羸弱,而是對創新的本質認識錯誤。創業創新的本質是貼近用戶、發掘市場、洞察新的需求,一定是要解決市場痛點,而不是拿著技術去尋找用戶。

特斯拉的窮困和一無所有,是因為他是一個理想中的技術發明家,他的命運似乎是可以預料的,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浪潮中,創業創新企業想要在現實市場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則必須以創新者的姿態開啟全新的商業機會。在創新者眼裡,科技的發明不過只是個"撬鎖工具",客戶需求才是"藏寶箱"。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推薦閱讀:

牛頓,愛因斯坦、特斯拉,愛迪生,這樣的天才的出現受國家狀態影響巨大么?
為什麼吹特斯拉的人這麼多?
尼古拉特斯拉是否寫過《引力的動態理論》?
特斯拉在生前和身後沒有獲得應有的讚許和足夠的重視嗎?他是否被神化了?
特斯拉在物理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伴隨他的各種牛逼的發明哪些是真的啊?

TAG:科技 |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 | 爱迪生ThomasEdi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