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了個慶,放了個假
今兒是新加坡國慶日,不聊鋼琴了聊點應景的。
在這呆了七八年了,發現身邊的人有個通性:出國的越久的人,對中國的節日越麻木,對新加坡本土的節日越來電。這你不能怪人家,除了chinese new year之外其他絕大部分國內節日對於這裡來說都是沒啥感覺的。端午倒還好些,新加坡人對粽子還是比較痴迷,渲染的還好,但是也僅僅是在粽子上,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知道屈原是誰……這邊的中國人越來越少去關心關心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這種節日了,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放假的節日根本就不叫節日……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政策十分精細,就連假期上也不例外。每個族裔的公共假期數量是完全一樣的,而且要「普天同慶」……就是說馬來人過新年我們也得陪著「慶祝」一下,當然方式就是放假,所以我們還是很樂於接受的。在這邊的中國人普遍對印度人馬來人的節日沒什麼認識,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去了解,大部分人就只知道「那是個公共假期」,放假玩就是了。有點了解的,身邊有一些外族朋友的可能還會說兩句節日快樂。慢慢的大家越來越對這些能放假的節日產生了興趣,於是中國人之間就產生了很多惡趣味的對話:
「下星期開齋節了呢!」
「卧槽真假?」
「真的啊!而且在周末,能拿個小連假呢!」
「哇哈哈哈真主至大!我就喜歡這樣的!咱去哪high啊?」
「Bugis那邊老四川火鍋打折,把你屋裡那幾個二逼都叫出來一起喝酒來!」
「必須的!就這麼定了!」
你瞧……這一到開齋節我們比人家穆斯林都高興……他們苦心祈禱敬拜,我們在這大口吃喝。不像上海,在新加坡這種地盤上你是沒可能占著大馬路幾千幾萬號人趴在那祈禱的,所以具體穆斯林們怎麼過這個節我也看不出個端倪。但一提到開齋節我們絕對是大力支持而不是怨聲載道的。所以大家對一個節日的認同與否,貌似更多取決於放不放假……我在這邊這麼久,每年都有一堆國內的奇葩親戚朋友來問我:
「你們十一放幾天假啊?」
我就只能苦口婆心地跟人家解釋十一放的是國慶節的假,是中國國慶的假,新加坡人難不成為了中國國慶還得放個假么……跟這些大媽一樣,實際上很多人一提到十一第一反應也都是放幾天假,之後再考慮到「哦,這是國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就跟一到中秋滿腦子第一反應是月餅,一到端午第一反應是粽子一樣,中國人在吃喝玩樂這方面還真的永遠領跑在世界前列……
我印象很深刻,去年十一的時候,我身邊的國人到了晚上七八點,都不約而同的發個朋友圈,標題出奇的統一:祖國萬歲,舉國歡慶之類的。而圖片也出奇的一致:全是大五星紅旗,朋友圈一片大紅,看著特別有感覺。而今天新加坡國慶,身邊的人也都在發朋友圈,標題也出奇的一致:慶祝新加坡成立52周年!但內容就差很多了,全是一家人遊山玩水,孩子笑臉,登山攀岩,曬吃的曬機票,而從早上到現在,一直在發,估計得從早上曬到晚上……突然覺得人在這邊,真正過節的氣氛還是在跟本地人一起。十一不放假,還得上班,沒人會在乎幾千公里外究竟在慶祝什麼。
節日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它的意義遠遠小於它帶來的福利。所謂「老祖宗用命換來的假期」,真的也就是假期而已,沒了放假,便不再有人記得,有人在乎。不過真的有一批人真正的,特別的關心這些節日的:拿來炒作的商家。一到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這種日子,商家可是比所有人都關心的,各種鋪天蓋地的渲染,連哄帶騙的拉著人購物,說起來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在此祝賀新加坡國慶52周年!好了,祝賀完了,我不能再寫了,因為我的pizza已經被我的小夥伴們吃得差不多了,我得抓緊時間去慶祝了,否則我那盤義大利面也得遭殃……
推薦閱讀:
※27歲工作不順,經常頭痛吃藥,想退下來,不上進,好好享受生活可以嗎?應該如何找到出路?
※大家跨年夜的真實寫照?
※大四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