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茶遊記2017 | 岐阜天空茶園

日本的茶園,多給人修剪精細、整齊劃一的印象。視覺上固然享受,但總感覺有些過於雕琢,限制了茶自然生長的權力。 更重要的是,大面積種植的改良種味道固然安定,卻也少了些變化。用做習茶尚可修行,日常飲用則難免厭倦。

△宇治茶核心產區之一的京都和束町的圓形茶園

在嘗試各種非煎茶的過程中,偶爾會遇到個性強,味道不那麼「安定」的日本茶。和主流的深蒸製法、Yabukita改良品種、低海拔採摘早等特徵相比,這些「非主流」往往是淺蒸、原生品種(在來種)、中高海拔採摘期晚。表現在茶的品質上,花香更強,沒有過度的鮮甜(Umami),更耐泡。

或者說,這些「非主流」更符合我們對好茶的評價標準。

正是這些「非主流」讓幾乎快要放棄日本茶的我看到了曙光,也就自然想跑去源頭的茶園和茶農探訪他們的生長環境和製作工藝。

而探訪第一站,是位於岐阜縣西部春日地區的天空茶園。

岐阜地區產茶制茶的歷史悠久,最早種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世紀。到了江戶時期當時的美濃國所產茶葉被作為幕府御用的番茶,「美濃茶」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岐阜的茶產區主要可以分成西部的揖斐(Ibi)茶和中東部的白川茶,而揖斐茶主要的產地分布在揖斐川町、池田町、垂井町和不破郡。我們探訪的春日茶園就在揖斐川町管轄之下的舊春日村。

從名古屋出發坐JR到大垣市,換乘當地的養老鐵路小火車,終點便是揖斐。

△白天大概進城的人居多,還沒到終點車裡就已經基本空了

可出了車站去趕公交車的時候才發現,去山上的公交車每天只有四班,之前約定的時間根本趕不過去。

等待近一個半小時後終於搭上了公交。山裡的公交車幾乎沒什麼乘客,偶爾上車的也多半是學校的孩子和行動不便的老人。

到達茶農Satomi家的工房時,已經比約定見面的時間晚了快一個半小時。Satomi說自己已經好多年沒做過村裡的公交了,早知道就去揖斐站接我了。

Satomi家的茶園在8年前由哥哥和自己兩人接手,茶園分布在兩個不同的地點,面積在春日的茶農里已算規模較大的了,不過一年也就是500公斤的毛茶產量。Yabukita品種大概佔六成,其餘是原生的在來種。按春日當地煎茶毛茶均價1公斤約1萬日元計算,一年銷售額不過500萬日元,利潤也不過勉強夠一家人的伙食費。

和國內的很多綠茶類似,煎茶也講究採摘時間越早價格越貴。同等環境下,在來種比Yabukita等品種採摘要晚,中高海拔的在來種則更晚。因而往往品質可能更高的高海拔原生品種價格反而比低海拔改良品種要低,這也是日本傳統茶市場的一個怪象。

喝了兩種今年的在來種和Yabukita種的煎茶和用頭摘Yabukita做的焙茶之後,我們動身前往第一處茶園。 山裡的環境比想像中還要好,據說海拔高些的茶園裡經常可以看到野鹿。

為了振興茶產業,當地政府外請了專業的市場營銷公司為春日地區的茶做品牌策劃,並最終起了「天空古來茶」的名字。春日的主茶區在山間一片地勢相對平坦的台地上,從周圍山坡遮擋較少的高處向下望去可見散落的村莊和茶園,於是有了岐阜的馬丘比丘的說法。去年春日村民自發開闢了前往觀景點的簡易步行山路,一經媒體報道和Instagram的點贊引來了不少外地的遊客。

因為地處山間交通不便,品種改良耗費的成本要相對偏高,雖然近年來主流品種Yabukita也不可避免的佔據了大多數,春日地區至今保留了較多的原生在來種茶樹,樹齡最高的竟也有約300年。

對面遠處群山中央突現的一小片茶園格外顯眼。Satomi介紹說這片茶園海拔約有500多米,和外面只有一座弔橋相連,採茶除草都很不方便,但環境也是接近完美。

△中間長條狀區域不規則分布的為原生在來種,其他大面積為栽培的改良品種Yabukita。

不到十分鐘的車程便到了第一處茶園,這裡也是春日地區面積最大的茶園,也就是遊客們看到「馬丘比丘」。每片區劃面積都不大,大都歸不同的農戶所有,種植的品種、剪枝的時間方式等都不盡相同,因而形成了拼圖般的景緻。

Satomi家的第一片Yabukita種的茶園也在這個大台地上。每年四月底和六月初用搬運式的收割機採摘兩次,施用豆粕等有機肥料。

春日地區的茶因為產量很小,大部分茶農的茶在分給自家親戚朋友之外已所剩不多,剩餘則一般會直接賣給當地的農業協會(JA),因此歷來沒有施用過農藥。海拔較高的山間茶園因為人手不夠照料不便,多是無肥料的自然栽培。

沿山路繼續上行,大約十五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第二片茶園。 和遊客們俯瞰的「馬丘比丘」相比,這裡才更像所謂的天空茶園。

第二片茶園全部是原生在來種,樹齡在100年左右,無農藥無化肥的完全自然栽培,同樣是每年手工採摘兩次。和之前的Yabukita種相比,生產環境明顯要好一個檔次。

轉了好半天也沒等到傳說中的野鹿,天也突然陰下來,於是決定開始下山返程,果然還沒趕回車裡就開始暴雨。

聊起人手不夠的話題時,Satomi認為和八年前開始接管茶園相比,春日地區的茶知名度還是有所提高的,不過茶園畢竟規模小利潤低,很難養家糊口,城裡工作的年輕人大多不願意回來接班。也有的茶農嘗試用自然栽培的在來種做紅茶春摘,期待能賣上更高的價錢,或許也是個可行的辦法。

不論如何,最終還是要靠茶的品質說話。


推薦閱讀:

喝茶如何防止貧血?
明前綠茶比稍晚批次的春茶味道和口感上是不是真的好很多?
喝茶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茶葉前傳丨作為世界級的萬能葯
如何看待普洱古樹單株古樹認養活動?

TAG: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