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臉的人到底能喝不能喝? --也就看著吹虎皮而已

上臉的人,能喝!

這是一句連沒喝過酒的小孩子們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勸酒詞,無論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忽悠了一批又一批上臉的「酒鬼」們灌下一口又一口白酒、啤酒、葡萄酒。然而,大家都是正常人,憑啥我一喝酒就上臉,又憑啥我上臉了就能喝呢?

這就要從酒精進入人體體內後的代謝途徑說起。人體並不能直接代謝酒精,它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步驟才能逐步變成次級產物被排泄出體外。

第一步:酒精被胃、腸消化系統吸收。其中80%左右是由小腸完成的,因此控制小腸的吸收速度是保持不醉酒的必要條件。各種喝酒前喝牛奶、喝酒時狂吃東西、喝酒從低度開始的「喝酒技巧」都是為了阻止酒精快速進入小腸被吸收。

由於酒精進入人體血液後會流經大腦,而大腦細胞富含脂類的特點決定了它與優秀的溶劑酒精有著非常好的結合,導致大腦里的酒精含量可以高達血液中的十倍!酒精有麻痹腦細胞的作用,因此空腹急飲會快速致醉就毫不奇怪了;

第二步: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進入肝臟,一種叫做乙醇脫氫酶的蛋白酶將乙醇變成乙醛。乙醛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好處,它既不能被當做能量來源利用,也不能直接排出體外。

但它卻比乙醇更容易和身體里蛋白質結合,導致器官容易受到影響;同時它會導致血管壁膨脹,換句話說血流量加大,皮膚也就變紅了。而臉部血管網路更加豐富,在身體里乙醛未被及時處理的情況下,喝酒上臉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只要臉部血管充血了都會導致臉紅,妹子低頭時的嬌羞、漢子怒氣衝冠時的血性、關二爺的日常,都是臉紅的。。

第三步:身體里有害無益的乙醛必須要快速移除,肝臟里有種叫做乙醛脫氫酶的蛋白酶能將乙醛處理為對乙酸,並進一步處理為對身體完全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無論是乙酸、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由身體排出,至此酒精對身體的影響就全部解除了。

那麼你也知道了,喝酒時上臉的人問題就出在了第三步,乙醛的代謝。很不幸亞洲人天生與產生乙醛脫氫酶相關的基因能力不足,導致我國出現上臉反應的比例比歐洲人要高出至少30%。這就意味著這些上臉的人在喝酒的時候被乙醛所折磨,喝酒不僅酒量更小且帶來的身體損害更大。

因此,根據人體處理這三個步驟速度的不同,可以把酒友們分成如下幾檔。

酒渣:由於身體特點或疾病用藥,身體/大腦對酒精過敏或藥物產生化學反應;表現是一杯啤酒就醉,甚至劇烈的過敏反應。酒渣們就別喝酒了吧。

酒泥:身體里乙醛脫氫酶效率低下,喝著喝著就紅了,但身體實際上已經飽受乙醛折磨了;酒泥們也要嚴格控制酒精攝入速度。

酒鬼:喝酒過快而乙醇脫氫酶效率過低,前期血液里酒精含量較低還能在酒桌有所一戰。即便乙醛脫氫酶充裕而不會臉紅,但隨著酒精積累直到麻痹了大腦神經,便出現各種醉酒百態,意識和言語失控。酒鬼們是絕大部分人的日常,要注意喝酒節奏哦。

酒神:身體里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非常豐富,由於代謝速度很快且酒精的代謝會釋放大量的熱量,這種人的表現就是越喝越猛,喝得滿臉大汗甚至因為發熱而臉變紅,甚至脫光膀子上陣。

這種就是傳說中的「千杯不倒」了,酒鬼們碰到之後千萬不要力戰。但幸運的是,亞洲人里這控制著兩種酶的基因都比較發達的比例恐怕僅為萬分之一啊。

事實上,一個成年人正常的酒精代謝速度是15毫升每小時,大約相當於一瓶(500毫升)普通的拉格啤酒或者一小瓶(330毫升)的艾爾啤酒,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人也能做到真正的「千杯不醉」。而上臉的人就要在此基礎上大打折扣了。

但實際上人喝酒的速度普遍超過這個量。超過人體代謝速度後,酒精就會不斷在身體里積累,直到醉酒。還有代謝附帶的乙醛和乙酸等,這個分解過程會抑制身體對脂肪和尿酸的處理,導致人容易增胖(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邊吃邊喝,吃的食物能量非常高)和尿酸代謝被抑制(痛風)。這個過程跟酒的種類毫無關係,只跟酒精的量相關,白酒紅酒啤酒,喝多了都會導致酒精攝入過多。

而啤酒普遍度數更低,人體對酒精的效率要低上很多,在必須喝酒的情況下啤酒要對身體更加「友好」。

但還是那句話: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一切還是適量就好。

啤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因此,碰到喝酒上臉的他/她,應該如同大詞人蘇軾一樣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擾,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且放他/她一條生路吧!

其他閱讀:

【1】【啤博士】文章目錄索引

【2】啤酒與痛風的兩三事

【3】春節能不喝啤酒就OK了么?

【4】啤酒有害健康的三大謠言

【5】啤酒有利身體健康的兩大謠言

【6】喝精釀啤酒會長胖嗎?


推薦閱讀:

TAG:啤酒 | 精酿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