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 每周讀一本書改變相貌020《單身社會》

今天的都市白領有三大人生難題:

1、中午吃啥?

2、買不起房咋辦?

3、可不可以不結婚?

這三大難題,一道比一道難。在20幾歲浪得正歡的年紀,有幾個人真心想結婚的呢?

結了婚,這麼熱的夏天也不能赤果果地在家裡蕩來蕩去,不能一個人在家宅一個星期不洗頭,不能24小時不間斷刷完《冰與火之歌》前6季,不能半夜忽然爬起來與燕池同唱《將進酒》,不能用60吋的電視機欣賞大橋未久老師,不能把日記本隨手扔在桌子上,不能凌晨兩點去大街上跑步,不能獨自沉默地坐在黑暗的房間……

都市白領之所以有強烈的個人獨處的需求,是因為經濟上的獨立。回到80後父輩那一代人,城市上班的不結婚就不給分房,讓你丫住集體宿舍;農村的男光棍沒人做飯洗衣服,女光棍種不動田地沒飯吃。那時候結婚是剛需,你種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大家相互需要。

現在不一樣,除了一線城市房子買不起,每個都市白領都能掙錢養活自己。既然自己能養活自己,那再找一個人一起生活,能為自己帶來的就只有麻煩了。這個時候就要比較,看是收益大,還是麻煩大。

如果他(她)是我喜歡的類型,看到他(她)讓我心情好,能帶我裝逼帶我飛,那就是收益大於麻煩,可以在一起。

如果他(她)顏值一般,資質平平,經濟條件普通,又特么的不懂體貼,那還不如自己一人單過。這就是所謂的「在一起沒感覺」。

結婚這件事,跟清朝人留辮子一樣。當年咱漢人都不留辮子,滿人來了,刀架在脖子上讓咱留,咱被迫留了。後來滿人走了,革命黨要咱剪辮子,咱又哭著鬧著不願剪。咱80後父母這一輩,就像是清朝的遺老遺少。他們的操作系統里,預置了「if一個人不結婚,則這個人是傻逼這件事為真」這樣的程序。而且這個程序沒法刪除。

婚姻不是自古有之。當年一群原始人沒羞沒臊地一起生活,胡亂啪啪啪,不知其爹,只知其媽,也過得挺愉快。但這樣很容易因為搶啪啪啪權而引起鬥毆,不利於種族團結。後來統治者想到,可以把啪啪啪權固定下來,以家庭為單位來管理。這樣,男的就不會整天懸著丁丁沒事幹出去打架,解放了生產力。等生了孩子,要養家,心就不會野,也不會造反,多好。社會就這麼穩定繁榮起來了。

久而久之,有聰明人還發明了「愛情」這件神奇的東西,並且跟婚姻捆綁在一起。然後婚姻這個工具就變得神聖起來,既有法律保護,又有道德加持,可以說是登上了鐵王座。

但人類社會發展至今,自由主義思潮衝破一切,成為人間真理。我特么才不管社會的車輪轉不轉,我特么只要我自己爽。

什麼是自由?自由的本質是每個人生而俱來的特殊性與不可複製性,這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既有特徵,遵循內心與自然的規律,我們就能找到自由。

所以,如果我沒有找到我喜歡的人,我就不結婚。

或者,我在內心裡是雌雄同體,我一個人就與天地互通,天人合一,還結個毛線的婚。

或者,我是同性戀,我要找同性結婚,你特么又不給我發證。

或者,我就喜歡孤獨的感覺,就喜歡與這個世界隔絕著。

或者,我要集齊12星座、12屬相、36種膚色、200個國家,做「達蓋爾的旗幟」永遠的原創供稿者。

……

大多數選擇單身的人,其實都是願意結婚的。他們之所以還沒有結婚,內心獨白大概是這樣的:比孤獨一生更可怕的,是與讓你孤獨的那個人共渡一生。

獨自一人生活的孤獨,並不會比與一個讓你孤獨的人一起生活更孤獨。至少,你還有幻想啊。

《孤單的美國人》一書中調查,有1/4的美國人宣稱自己無人可以討論或傾訴,這其中大部分是有家庭的。你可能親身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個男人下班回家,停好了車卻不願意下去,要獨自在車上發10分鐘的呆。可能這10分鐘,才是他一天中最不孤獨的時刻。

獨居的人並不一定孤獨,尤其是年輕的時候。今天,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可以無時無刻地與世界互聯,獨居生活的意義已經發生改變。

在一二線城市,一個人可以過著高度社交化的生活,同時又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在40歲之前,無論男女,獨居者都可以活得光彩照人,精彩無限。

40歲以後呢?

50歲以後呢?

60歲以後呢?

……

現在共享經濟這麼熱,等我老了,我特么真想把自己共享出去——【共享爹媽】項目——養狗養貓不如養爹,讓你泛濫的愛心有所供養。單次僅需陪護3天。二十年內累計陪護達三個月,即可獲得老年被陪護資格,一次性解決臨終關懷問題……

好了,不扯淡。對於80後、90後這一代人,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1、養兒防老

80後、90後是從農村奔襲城市的一代。養兒防老這件事,在這一代人身上開始變得不那麼靠譜。他們的父母臨終很可能是這樣的情形:父母二人生活在農村老家,直到其中一方過世。然後另一方繼續獨自在老家生活一段時間,直到生活自理困難,才會搬到城市與子女同住。然後等待離世。

這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狀況了,需要子女在城市的房子足夠大,有多一間房給老人居住。同時,在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幾個月至幾年內,還需要專人陪護。

80後、90後的下一代會是什麼狀況呢?三四級城市和農村往一二線城市奔襲,一二線城市會不會都往美國、歐洲、澳洲、火星奔襲呢。

人口轉移帶來的是上下代人之間的不可溝通與生活上的極度不適應。

打個比方,也許以後你兒子會經常去火星出差,一去就是半年。帶你去呢,你又嫌火星空氣不好,沒有新鮮蔬菜吃。不帶你去呢,你生活又不能自理。那你怎麼辦,你只能把錢拍桌上,讓你兒子辭職啊。

所以,養兒防老這件事,更多的是屬於有錢人的專利。如果你想養兒防老,除了要緊跟這個時代,還需要掙很多的錢。

反正我是放棄了。

2、養老院

算了,我勸你還是別異想天開了。根據目前美國的數據:每年有差不多300萬人入住養老院,並希望得到良好的照顧,但事實上,其中絕大多數人都事與願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養老院就是你的死刑判決,那裡不比監獄好多少。在那裡你受到的人格侮辱,絕對會比你考駕照的時候多出一百倍。你每天都會後悔一件事,為什麼沒有在進來之前服毒自殺。

當然,如果你特別有錢,那另說。

反正我也放棄了。

3、老年互助社區

這個有點像烏托邦。年輕時的朋友,老了之後就住在一個社區里,大家互相幫助。但最好有個十多歲的年齡差,這樣年輕的就可以多照顧一點年老的。

但這種地方也會殘酷的一面,最健康最獨立的人站在階層的頂部,而那些體弱多病的人則位於最底層。後者不僅蒙受恥辱,更被排擠和邊緣化。

通過信用積分體系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即如果你想在生活無法自理之後,獲得更多更好的照顧,那就要在健康的時候多去照顧他人。這個可以交給馬老闆去做,讓大家在芝麻信用上刷五星好評。

這個方案,我執觀望態度。

4、護理機器人

現在已經有成型的護理機器人,但功能僅限於室內移動、提醒吃藥、拿較輕的東西、打求救電話等。

我們可以寄希望於全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企業,能在我們老去之前研發出一款完美的護理機器人,可以做飯給我們吃,可以幫我們洗衣服,可以推輪梯上的我們上下電梯,可以開車帶我們去逛街,可以教我們這個世界最新的知識,可以像真人一樣跟我們聊天打趣,可以把癱瘓的我們抱上床並蓋好被子……

我們不能寄希望於人類的親情和愛心,只能寄希望機器人。

但我對某度的人工智慧持懷疑態度,萬一我暈倒了,它直接給我送到莆田人開的醫院怎麼辦!

如果方案就只有這幾種,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結婚與單身,最終面臨的結局並無不同。年輕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新鮮事物,是未知的風景,是有趣的他人,是全世界。年老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只剩下死亡。

所有的人,最終都將孤獨地死去。那不如趁年輕,活出真的我。繼續浪吧。


推薦閱讀:

煙火氣的廚房裡,藏著一個家最大的福氣
看完「驢得水」後我覺得要和我媳婦離婚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某種女生為什麼總是只對已婚或者非單身稍年長男人來電,而對單身同齡男人沒有感覺?
凈身高1米52的女生,是不是太矮了?對以後事業和愛情會不會有影響呢?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