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躍遷》的回答
秋葉老師在今天(26號)的微信文章《七個《躍遷》問題,答得好就送你古典新書!》(鏈接:七個《躍遷》問題,答得好就送你古典新書!)提了七個問題,我覺得思考起來是一個有益的行為,但微信留言區字數上限太低(600字),於是用微博寫一下(現在發到知乎,把文字內容再擴充一下):
建議先把秋葉老師的文章看了之後再看我的回答:
1.今天你是如何讀書的?
實際上新增信息量里大部分都是無效或無關信息,面對這些信息,我以為採用快速閱讀法就可以。而在這種信息中的「讀書」法是瀑布流閱讀法(其實就是手機端閱讀)。對於這種信息來說,淺閱讀就可以了,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抓住【重點】(譬如小標題、加黑的字)之類就行,場景感和儀式感都不需要。
但對於具有複雜結構和專用名詞的文章時,必須要不斷停下來思考和反省。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就85頁,一個小時可以吃個囫圇吞棗,但沒有任何意義,需要參考各種闡釋性書本內容才能完成閱讀,黃敏的《邏輯哲學論疏義》有將近400頁,這是需要高度燒腦的和【成系列】的閱讀空間才能完成的。
2.有沒有比一個人專註更好的工作狀態?
我以為大叔的解釋是一個偽命題。【有沒有辦法一邊社交一邊觸發工作靈感?】事實上,有人是專門划出一定時間去【專註於社交】進行活動和思考的。費曼在《別鬧了費曼》這本書里就寫到,他每天中午都會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吃飯並聽他們聊天。我們往往以為【專註】後面只能接【工作狀態】,這是不完全正確的。
這裡推薦知乎里的專欄【想精想怪】里的一篇文章《認真玩遊戲》(鏈接:想精想怪82——「認真」玩遊戲)裡面提到了一個「娛樂」還是「想贏」的心態變化。
我建議讀者先點鏈接看完那篇文章再回來,我們繼續討論。
《認真玩遊戲》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沉溺於】和【專註於】有所不同的,很多人會有意無意地混淆這兩個概念。所謂【沉溺於】是自己無法控制時間和感覺,而【專註於】則是要求自己隨時都要有高度精神集中力。這個高度精神集中力,其實是會破壞這個場景的愉悅體驗,也會破壞娛樂感。
在這兩個概念之外,我還再多說一個叫做【佔有於】的概念。這個概念很多人都遇到過,【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還沒有成功】之類的問題,就是因為只是把這個事情【佔有於】這段時間,別說【專註於】了,連【沉溺於】都沒做到。
3.這是一個機會越來越多的世界嗎?
我想用【強人擇原理】來解釋一下,這是一個【表現為】機會越來越多的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機會是不是【就那麼多】【很少】還是【越來越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表現為【越來越多】。因為電腦技術的發展,導致信息和知識只能以【適宜】電腦展示的方式表現。而在以電腦(或曰信息時代)方式呈現的世界,是多斷點並置的,各點之間沒有邏輯關聯,所以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這就呈現為【機會越來越多】的樣子。
那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機會越來越多的世界呢?
很難說。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用【某種方式】去觀看這個世界,它也只能呈現為這樣的模樣,而不是別的模樣。不過,如果說世界確實以【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的狀態出現的話,那麼我可以確鑿的回答:不是。因為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怎麼推斷出【機會越來越多】的呢?所有的邏輯推導和經驗都會因為【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獨角獸)】的樣子而不斷被歸零。
4.到底是十年磨一劍還是出名要趁早?
如果沒有【直播產業】的出現,這個問題還不算一個偽命題。
我來舉一個例子:假如丁俊暉現在是小時候,有打撞球的天賦,他的父母給他開了類似於紀錄片樣式的直播,他只負責做日常訓練,而不去看鏡頭(想一下《楚門的世界》),那麼他就能同時做到【十年磨一劍】和【出名要趁早】。而大叔文字里描述的【不是最努力的人廣為人知,而是最能卡位的人贏家通吃】其實和我剛才這個例子是非常接近的。
出名要趁早的模式會不會【必然】消耗這個個體的精力呢?我不知道。因為消耗個體精力的主要途徑是【維持人設】,即所謂的【維持個人品牌】,但如果這個人並不在意【人設】的維持,只是因為觀眾這段時間【突然喜歡】這個人的這方面,那他真正【做自己】就好。
十年一劍當然是一個比較誇張的說法,是說積累足夠之後再拿出來面對市場。而這個積累過程是【不可見】的,是【不能見】的,是【不願見】的,似乎被人知曉之後,就【薛定諤的貓箱】就會坍塌一般。
5.普通人為什麼總是變成囤課族?
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普通人的意志相對薄弱,在沒有【教師】在身邊時容易懶惰,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最好的場所是教室,而且一定是有教師的教室,這都是老生常談了;
第二方面是因為課程爛,我套用一下羅胖的邏輯【既然一本書是可以通過凝縮的方式,以關鍵文字被閱讀和理解】的,那我何必去看書呢?同樣的道理,有些課程,看目錄就很清楚要講的內容是啥了,而有些課程,只不過是把大部分內容再重說一遍,沒有絲毫的進步,做的全部都是無用功。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普通人把自己當做粉絲,他屯課的目的就是給偶像買【真愛握手券】,真愛握手券這種東西毫無【知識價值】,但有用。
我拿自己舉例,某位辯論學姐是我的偶像,她出了一個課,其實裡面關於設計的方法我早就學過,但我還是買了,因為我希望她過得好一點,我表達一個粉絲的態度,至於內容是啥,不重要。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面就說「教學內容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環」。
6.普通人為什麼總是在問題答案中糾結?
因為很多問題是【假問題】。我最近看了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裡面講【電視文化】是如何把【嚴肅】變成【娛樂】的。而娛樂是【以各種假隱喻、假寓言,和諸多修辭手法】讓一個場景看起來像是:有一個問題存在,以一種方式解答,問題解決的樣子呈現的。
我們會沉溺於【使用的快感】而不會去思考【使用的物體】如何被創造、被流通。
至於這些問題背後到底有沒有【大背景】【大問題】,有沒有【本質】,我不知道,我只能說【本質中心論】只是一種思維方式(或曰哲學方式),不代表所有的哲學思維方式。如果普通人限於找到本質,那你就活該成為普通人。
7.如果每一個人普通人都看過了《躍遷》,那麼請問誰才能真正把握住躍遷的機會?
我更好奇的是大叔用了【機緣巧合風雲】這個詞,這個詞幾乎以一種無意的嘲諷消解了前面六個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第七個問題的描述里,我們看到的牛人是【飄茵墮溷】的,而不是【靠努力】【靠卡位】和【靠思考】的。這還是前面六個問題里的牛人嗎?
這就又回到我在問題2里說的那樣,費曼在聽哲學家論壇聊天的時候,發現很多哲學家居然連【基本概念】都各執一詞,並且隨時會有意無意地偷換概念。
——————————————
七個問題回答完了,我想講一些別的:
回到躍遷這個概念上(書我還沒看),我了解的【躍遷】不是古典老師口中的躍遷。躍遷是一個【量子力學】概念,這個概念要學會,需要很多量子力學的知識,我是一個文科生,看不懂躍遷的意思,至於這個純理工的詞能不能用到文科來講,我持保留意見。
我想起自己剛讀大一的時候,要寫論文,就去看各種專用辭彙,看到一個詞叫做【都合主義】,我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為【都市生活里的巧合】,結果被導師罵了,說我認真看詞語的定義。後來大三,我看了一些別的論文,發現【耦合】【張力】這些詞感覺逼格滿滿,也拿去用,當然又被罵了。
這就讓人又想起《別鬧了費曼先生》這本書里有關《有沒有貓體構造圖》這篇文章了(節選):
研討會上所發生的事,卻是很典型的——難以置信的典型,但千真萬確地發生了。首先,我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一句話也沒說,這也是很難置信的事,但也是真的發生了。接著一位同學就討論的一個章節發表報告。在這一章內,懷海德不停使用「本質物體」這個名詞,用法很專門,也許他曾在書中對這個詞下過定義,但我完全搞不懂那是什麼東西。
略為討論過「本質物體」的意義之後,主持研討會的指導教授講了一些話,意圖澄清觀念,又在黑板上畫了些像是閃電的東西。「費曼先生,」他說,「電子是不是一種『本質物體』呢?」 於是,我又惹上麻煩了。我解釋說,由於我沒有讀過那本書,因此我壓根兒不曉得懷海德所指為何,而且我只是來旁聽的。「不過,」我說,「如果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問題,讓我多了解『本質物體』這個概念,我就可試試回答教授的問題了。請問磚塊算不算是一種『本質物體』呢?」 我想弄明白的,是他們會不會將理論上的構想歸為本質物體。其實電子只不過是我們使用的一種理論,但對於幫助我們了解宇宙運作十分有用,有用到我們簡直認為電子是真實無訛的。而我當時是想用對比的方法,來說明「理論」這個概念。在磚塊的例子中,接下來我要問的是:「磚塊的內部又如何呢?」然後我會指出,從來沒有人看過磚的內部!每當你劈開一塊磚,你看到的只是另一個表面,「磚塊有內部」只不過是個可以協助我們了解事物的簡單理論。電子理論也有類似之處。因此我問:「磚塊算不算是一種『本質物體?』」答案傾巢而出。有人站起來說:「一塊磚就是單獨的、特別的磚。這就是懷海德所說的本質物體的意思。」 可是又有人說:「不,本質物體的意思並不是指個別的磚塊,而是指所有磚塊共有的普遍特性,換句話說,『磚性』才是『本質物體。』」另一個傢伙站起來說:「不對,重點不在磚的本身。『本質物體』指的是,當你想到磚塊時,內心形成的概念。」
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起立發言,我發現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聽到那麼多關於磚的天才說法。後來,就像所有典型的哲學家一般,場面一片混亂。好笑的是,在先前那麼多次的討論中,他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究竟像磚塊這類簡單物體是不是「本質物體」?更不要說電子了!
作為一個幾乎是完全從事哲學類方面研究的人來說,我表示費曼先生批評的很正確。而關於【概念】同樣的批評,古典老師能否承受的住呢?我不清楚。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和它本義完全無關的東西(且不說這個詞是翻譯過來的),我覺得怕是需要很大勇氣吧。
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到底要躍遷到什麼地步?思考維度要攀升到什麼地步,才算好呢?
我看的一篇文章里是這麼說的:我有一個信奉的原則,那就是:人不應該懼怕推翻自己的想法。人的想法是可以不斷推翻再重構,人可以不斷深化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這篇文章的配圖見:Sina Visitor System)
這裡就又要說到另一個概念了:【結構性隱形】,具體內容我就不展開了(大家可以看鏈接:Sina Visitor System),我摘取一段話來表述:【這種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所有的社會事件上,當出現問題時,輿論的焦點往往都在平級的個體與個體之間,或者個體與下級個體之間】。
不可避免的是,如果我們真的不斷【躍遷】自我,那必然會思考到【結構性隱形】中被隱形的部分,這個鍋當然提出概念的人會拒絕背,然後幫忙【隱形】。以上。
推薦閱讀:
TAG:书籍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