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對抗蒙古、滿州的神器—超長矛

Pike,在西方軍事著作的定語中被翻譯為了長矛,然而這個單詞實際是指2~3米的短矛。Long pike在西方軍事著作中則被用來定義長度相對短矛更長的長矛,被翻譯為超長矛。

▲瑞士方陣的長矛士兵

在歐洲中世紀晚期,使用長達5米超長矛的瑞士僱傭兵成為各國的寵兒。尤其是在勃艮第戰爭中,訓練有素的瑞士長矛兵的戰術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於是各國紛紛效仿組建類似的軍隊,掀起了一陣「步兵復興」的風潮,長矛成為了統治歐洲中世紀晚期各大戰場的主要冷兵器。而在地球的另一邊的中華帝國,當時正處於明王朝,長矛同樣成為了明軍將士的主戰兵器。

▲手持超長矛的瑞士步兵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對他的軍隊做出了如下規定:每百戶刀牌二十,長槍四十,弓三十,銃十。也就是說,長矛兵佔到了明軍總兵力的40%。根據《太祖實錄》記載,明初長槍長度為一丈三尺,即約4米多。早期明軍臨戰時,先使用弓箭手和火器進行遠程輪射擊,當進行近距離肉搏戰鬥時,使用長矛為主戰兵力推進,刀牌手則作為掩護兵種使用。以此兵力和戰術配置為基礎,名將徐達、常遇春等率領明軍進行了著名的北伐。

▲蒙古騎兵

面對蒙元鐵騎時,依託長槍的明軍步兵在正面對抗上絲毫不落下風,個別勇猛明將還經常使用長矛突入敵陣,例如洪武元年明將指揮於光持矛橫衝元軍側翼,將元軍陣型攪亂「敵眾披靡」,都督郭子興乘機追擊十餘里將元軍擊敗。有人評價明軍以長矛為主的精銳步兵:「淮北勁旅,雖燕趙之精騎不及也」。最終明帝國取得北伐勝利,一舉收復北方,攻破大都(今北京)滅亡了元朝。從此,長槍就成為了明帝國軍隊的制式主力冷兵器,在漫長的北方防線上,長槍成為對付蒙古鐵騎的利器。

▲《明兵部尚書石茂華六陣八卦圖》,最外圍為長槍手作為前鋒抵禦蒙古鐵騎,其內為騎兵、火槍手等兵種。

較為特殊的是,明代長槍手通常兼為弓箭手,「軍士各執一器如槍刀之類,然皆必兼以弓矢焉」。在戰陣上,長槍手不僅要執行近身肉搏的任務,還要使用弓箭進行遠程射擊。這是明代長槍手的特殊地方,無論是山東的長槍兵還是豫西毛葫蘆兵,這些以長槍著稱的兵種皆擅長使用弓箭。嘉靖年間,名將曾銑就在他的復套計劃(嘉靖時期河套被虜佔據)中要求挑選兩千山東長槍手與火器兵種一同使用,以其弓箭配合火器做為遠程攻擊力量,同時長槍手也可用於保護火器兵。

▲《倭寇圖卷》中抗倭明軍所攜帶的超長矛

同時在北方,明軍也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超長矛出現。如抗倭名將俞大猷在鎮守大同時曾使用過長達3、4丈,也就是10~13米,被稱作「八步槍」的一種超長矛。這種大型超長矛其作戰目標為北方的游牧騎兵。此長矛要三人同使,使用時從地上挑起,以用於抵禦敵方重裝騎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蒙古人擁有大量的重裝騎兵,比如蒙古俺答汗及其子黃台吉有「精兵萬餘騎,其精兵戴鐵浮屠,馬具鎧,長刀大鏃,望之若氷雪然。」面對具裝騎兵對步兵陣線的衝擊,超長的矛即便不做任何穿刺動作,騎兵也不敢向密集長矛上撞去。

▲遊戲《全面戰爭》中出現的白桿兵

到了明末,明軍當中又有一隻地方土司兵,同樣使用較為特殊的超長矛進行作戰,並取得了輝煌戰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傳奇女將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秦良玉為明末著名女將,其夫為四川世襲土司石砫宣撫使,史載「太保既歸馬氏,農隙簡練士卒,精勁冠諸部。善用長矛,以白木為之,不假色飾。厥後屢立戰功,石砫白桿兵遂著名天下」。

秦良玉輔助丈夫訓練士卒,總兵力達到三千三十名,其使用的白桿槍由古代巴人的巴式矛和巴式戈演變而來。該槍用結實的白木(白臘樹)做成長桿,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這實際上是將戈與矛相結合的一種特殊長矛,也可以被稱作鉤鐮槍。

▲秦良玉畫像

白桿兵作戰時,其陣法一般以二十四旗排列為陣,各旗精選二十五人,以一、三、五、七、

九人數排列五排組成尖隊,其餘士兵列在陣後吶喊助陣。這是一種尖錐型的陣型,如果第一排士兵受傷倒下,第二排士兵馬上補上來,第三四五排士兵及陣後助陣士兵也作相應調整,不斷補充以保證隊形的完整不亂。陣列中,第一排為武藝最高的士兵,執最長最粗的白桿槍以刺、扎為主要攻擊手段,作為整個戰隊的尖鋒引導攻擊。尖隊兩翼則執白桿槍以刺、鉤、掃的技巧作戰,是整個戰隊的兩刃。戰隊中間的人則一手執短矛,一手執盾牌,對兩翼和第一排士兵提供保護。這是一種將超長矛與槍盾兵相結合的一種尖錐型戰陣,表現出極強的機動性與靈活性,進退自如,攻守兼備。

▲白桿兵一旗二十五人列陣示意圖

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桿兵在自萬曆時期的播州之役起即立下功勛,在薩爾滸之戰後,天啟元年,白桿兵在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的帶領下於奉命支援遼東抗擊滿洲八旗軍隊。在瀋陽城外的渾河兩岸,白桿兵(史稱為川兵)與浙兵(戚繼光死後,繼承其兵法的浙江義烏兵)一起,打出了被清代著名學者魏源稱為「遼左第一血戰」的渾河之戰。

▲明清畫本秦良玉和白桿兵的形象

當時努爾哈赤率八旗兵壓瀋陽,遼東經略袁應泰急招總兵陳策、童仲揆率川、浙兵支援瀋陽。但是當川浙兵團到渾河時瀋陽已經失陷,但川浙兵團上下並未退縮,諸將請戰「我輩不能殺敵救沈,三年駐此何為」。於是三千白桿兵列陣渾河北岸,三千浙兵列南岸作為後援。面對被稱作八旗軍中精銳的數萬右翼四旗巴雅喇鐵騎,白桿兵背河列尖錐長矛陣背水一戰。白桿兵其人數雖少,卻毫不畏懼清軍的優勢兵力,在敵人的猛攻之下堅守戰陣。

▲清朝八旗軍的正藍旗

擁有優勢兵力的清軍以步兵作為正面力量推進,以鐵騎列陣後突馳,但清軍卻被白桿兵殺傷頗多,白桿兵「凡三勝之」,斃敵數千,清軍甚至有數名高級將領被生擒。努爾哈赤不得不繼續派兵增援,同時清將李永芳用千金懸賞明降軍炮手,利用從瀋陽城繳獲來的大炮轟擊白桿兵陣,同時用鐵騎從兩翼夾擊白桿兵。密集長矛陣的剋星就是威力強大的野戰火炮,此時白桿兵血戰已久,又餓又累,最終被八旗以數倍優勢兵力兼火炮的強大力量擊潰。未戰死的白桿兵奔入渾河南岸浙兵車營陣內,浙兵在火器彈藥消耗殆盡,殺傷數千八旗軍之後被八旗軍攻入車營陣內而失敗。

這是一場以少戰多的戰鬥,白桿兵雖敗猶榮,即使是清方原始史料《滿文老檔》,也不得不對白桿兵留下了這樣的評語:「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游擊二人被擒。」可以說,這是整本《滿文老檔》對抗清的各路明軍的最高評價。在明朝內部,白桿兵(川軍)英勇善戰之名也得以流傳。

縱觀明代歷史,長矛這種冷兵器在明朝軍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時期,不同的將領利用這個冷兵王者演化出了種種不同的戰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戰爭奇蹟。令人遺憾的是,明代軍事將領對自己的兵法要訣秘而不宣,寫史者又往往不諳軍事。所以能被史料記載下來的兵器戰術過少,僅僅從文臣的奏疏和少量語焉不詳的兵書中留下只言片句,這就使不少令人稱奇的戰術發明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不為人知,明代超長矛的軍事應用也往往被歷史研究者所忽略……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李夢陽。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皇漢污名化這樣一個問題?

TAG:历史 | 冷兵器 | 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