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景德鎮陶瓷精品——刷花瓷
夏天到了,人們穿著清涼的短袖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為了不斷彰顯每個人的個性,衣服上的圖案也是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特色。
有印文字彰顯態度的,
有印圖案展現心情的,
甚至開始用新型材料讓衣服發起光來,腦洞有多大,衣服就能做的多誇張,這些衣服圖案的出現,得歸功於一項工藝——絲網印刷。
絲網印刷讓人們的服裝多樣起來,那你們知道絲網印刷技術在很多年前就運用到陶瓷上了嗎?我們現在說的跨界藝術,一些老師傅們不知道玩的多溜。
今天壹瓷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跨界陶瓷,這可是地地道道刷出來的陶瓷——刷花瓷。
刷花瓷叫釉上刷花,也稱篩色瓷,流行在民國期間,存在只有短短几十年,卻是民國時期重要的陶瓷品類。
在當時,這類陶瓷受到西方搪瓷噴洒畫的影響,並將絲網印刷工藝以及剪紙技藝融入到陶瓷繪畫當中。
刷花瓷的技藝來自於民間,題材類型也多取自於民間題材,花草蟲魚,鳥獸飛禽等等,同時畫面還會配以書法,筆意瀟洒,流暢,詩情與畫意協調,整個作品散發出清雅明麗的文人畫韻致。
在藝術表現上色彩由濃到淡,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過渡與銜接,均可通過刷繪的形式達到色彩連接柔和自然、渲染細緻勻稱的藝術效果,這是其他手繪工藝技法所較難達到的,它呈現出來的藝術價值也是其他門類所不能比擬的。
刷花瓷因其獨特的技藝,使得每個題材的色彩表現都非常柔和,瓷面的色彩過度由淺及深非常均勻柔和,在形態和情感的表達上也是極為講究的。色彩明朗悅目,層次分明,民間藝術風韻濃厚,就使得刷畫瓷在裝飾瓷領域奪得一席之地。
由於表現題材多樣,刷花技藝在短時間內也進行了區分,分為硬刷和軟刷。硬刷花和軟刷花的藝術效果區別於其他粉彩,其各自的藝術效果同樣有著明顯不同,硬刷花色彩艷麗油亮,色塊硬朗不透,色階迥異,反差明顯。
而軟刷花清麗粉亮,色塊綿軟微透,色階相近,反差不明顯,有中國水墨畫的暈散,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到現在,刷花瓷的現代作品已經很少了,因刷花工藝過於繁複並且對工人的要求較高。刷花瓷的圖案必須使用專用的圖紙才能雕刻,對於師傅的雕刻功底也是有著嚴苛的要求。
在光滑的瓷面上單刀刻紙,運刀需要如同下筆要一氣呵成,小刀在瓷面上運行易滑落,輕、重方向難於控制,一刀刻錯就會破壞形象,故不能復刀。
刷花的工藝真的很像衣物印刷,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比衣物印刷難上幾倍。首先是將陶瓷膠水均勻地塗在坯器上,後把所選好的專用圖紙圖案貼上。
等膠水晾乾後,按照圖案刻出輪廓。然後,隔著銅絲篩上來回仔細地篩彩料塗刷。讓彩料粉末薄薄、細細地噴在圖案空白處。刷花瓷人物圖案尤為複雜,色彩較多的圖案,往往需要近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儘管工藝複雜,但在民國期間,還是創造出了一批精美的刷花陶瓷,也有一些在刷花領域出名的匠人出現。
程大有(1902—1945)江西浮梁新平人,出身書香門第,接收西方理論技法,擅長刷花藝術,號稱「刷花大王」。獨創人物刷花技術,創作作品堪稱一絕。
陳先水(1923—1997)江西臨川人,大膽在刷花藝術中實行以畫為主,以刷為輔的工藝手法,將刷花瓷推向一個高峰。
儘管現在刷花瓷風光不再,但是秞上彩繪並沒有因此黯淡下來,反而根據時代的進步,不斷推陳出新,圖案越發精細,技法也得以創新。今後壹瓷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
推薦閱讀:
※用煙花寫字!9月28日晚瓷博會音樂焰火展演將送「醴」上天空!
※為什麼說瓷看底,玉看皮?
※數字泥土(二) 數字時代的匠人
※今天沒什麼事,發點手工活兒
※除了傳統,陶瓷也有新潮流
TAG: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