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年輕設計師最典型的幼稚病是什麼?

模仿自己沒有的激情!這是我見過的最典型的幼稚病。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 Y小姐,87年生人,朋友圈中的雞湯勵志教的虔誠粉絲。

第一份工作:建築設計 工齡2年 當時準備報考註冊建築師

大學本科學習的環境藝術專業,室內?景觀?建築?

哪個方向似乎都不那麼熱愛,哪個專業方向似乎都不錯!

然後關注了某公號之後,被建築設計師的深沉打動。

記得某同事在朋友圈轉載了果戈理的一句話:」建築是世界的年鑒,當歌曲和傳統都在緘默時,只有建築還在說話!

Y小姐馬上被這句話打動了。在她的朋友圈有至少看到兩次轉載此言。然後準備報考註冊建築師。

並且找到很多理由和別人的話支持自己的選擇:

  • 1、同學都在考註冊建築師,家人也認為建築設計這個職業方向很好。
  • 2.、當時做的工作並不是她的志向,只是一邊掙工資一邊學習的「權宜之計」。

而且前幾年當地產正「火」,建築設計師工資高呀!

第二份工作:人力行政主管 工齡2年 當時在考人力資源資格證

轉行的跨度如此之大,原因很複雜呢:

1、註冊建築師考試難度太大,而且身邊的建築設計師都在吐槽,」累成畫圖狗「,」女孩子怎麼可以這麼累?「

2、目標變成了要做HRD,薪資高、做事少、各種職業小西裝,簡直《歡樂頌》即使感哎

3、HRD呀,和BOSS最近,只有挑選別人的權利,位高權重啊,加上周末波西米亞風情的著裝,再來一杯藍山咖啡,簡直是」上班女強人「,下班」歲月靜好「的職業典範!

然而,她的人力考試依然沒有考過,她說:運氣不好!

再後來幾乎沒了聯繫,但是在朋友圈裡,依舊是」雞湯教的忠實FANS「,她,一直是鮮活的存在。

她的朋友圈的構成的基本分成:雞湯文勵志+情緒宣洩

  • ?雞湯文+ 「從今天開始做這樣的人,做更好的自己!」
  • ?毒雞湯+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最真實的階級固化」

?各種情緒宣洩:

  • +「忙的忙死,閑的閑死!再不公平也想想,我是為自己奮鬥……」
  • +「這個點兒才下班,唉。累到走不到。」
  • +「辛辛苦苦學這學那,不如別人一句話…..」
  • +「又是大大的黑眼圈!!!這一次一定要考過!加油!」

?各種表演:

  • +買了一本書,馬上發照片,備註作者說得對!
  • +跑一次步,馬上發動態加定位,說生活就應該這樣自律。
  • +買一束花,馬上文藝,寫幾句哀春悲秋、時光易逝的感慨……

昨天早上不出所料,Chester Bennington自殺的消息傳來,她的朋友圈同樣充滿了傷痛的哀悼之情,並留下了充滿文藝氣息的感慨:」任何的傷痛都是你吶喊的美妙修辭,一路走好!「

然而,所有認識她的朋友都知道,她從來不聽英文歌曲的!

從朋友圈裡也看到,她被生活多次「辜負」,工作不滿意,感情不滿意。那麼多的現實,都配不上她的「奮鬥」和心性。從我認識她,到現在,5年過去了,她在哪一個公司都沒有超過2年,在任何崗位上都沒有做出像樣的成績,因為她總會被各種有激情的職業、位置、故事所吸引,目前的職級勉強維持在主管。

Krzysztof Kieslowski在電影《十誡》中強調:人不可完全依賴自己慾望的自由想像,必須對人身的有限性誠實,這是自由倫理的基本德性。 人不可以模仿自己所沒有的激情!

人生,不是表演和模仿。

表演和模仿的本質,其實是在不想為最後的「一無所成」承擔責任。不想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被他人洞悉。不想自己的迎接生活中的瑣瑣碎碎和一地雞毛。

很多年輕設計師為什麼要模仿別人的激情?我想:

1.模仿是催眠自己

很多時候,年輕人的迷茫並不是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方法,而是心裡確定的目標根本不適合自己,為了把自己塑造成那樣一個想像中的自己,做著最表面的模仿,在心裡默默催眠著自己「我如此努力,卻如此坎坷……」 .其實這個「悲情英雄」的境遇,你催眠的只是自己,積累的卻是最真實的失望和怨氣。旁人,都懶得附和,太膚淺,演技差評。

人不可以模仿自己沒有的激情,佯裝的奮鬥姿態亦是,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目標才能給你帶來成就和坦然。

時下各種雞湯文橫行天下,讓很多沒有足夠分辨和認知能力的年輕人在幻想層面把別人的故事替換成自己的故事,用別人的成功幻想自己的未來;一味突出個例,而使得閱讀者喪失對現實世界的整理感,忽略之所以是現在這個狀態的原因的思考,用虛幻的未來麻醉自己對當下的感受。雞湯文中的每一個高頻詞都是一粒興奮劑,有治標的欺騙性卻無治本的實際效果,所以稱之為雞湯文實至名歸。

命運和人生都不可能複製,你的命運就是你的命運,別人的命運跟你無關。

我們可以做各種成功或失敗案例的比較,但核心不是為了進入別人忘記自己,而是對比反襯出自己的處境。

現實社會是一副全景高清照片,所有的美好與醜惡、高雅與低俗、天才與平庸都同樣被強調。然後每一個人在進入社會、探索人生實現命運的時候,最應該的難道不是對自我的探究嗎?

不明所以的模仿後,最容易掉入的一個陷阱就是,你以為你誰。

是的,你把自己催眠成了自己認為的樣子。生活在想像的世界裡。

2.模仿的病態

武志紅先生在《巨嬰國》中提到的一個名詞和現象,基本可以作為長期進行模仿型人生的病態走向——全能自戀

全能自戀一般會有著這樣的反應和變化:

  • ?社會的規則應該符合我的想法和意志;
  • ?受挫時的雷霆之怒;
  • ?暴怒無處發泄,轉而攻擊自己;
  • ?被害妄想,時時處處與我作對

你且冷靜下來想想,這些反應是否就在身邊甚至就在你身上?

任何按照模式來思考的人最多都只是二流的。

為什麼我們身邊會有那麼多人在不停的模仿自己沒有的激情呢?

因為真正的思考都可能是麻煩而累人的,如果能有一些簡單的法則可以依靠,該有多好。

這和崇拜偶像,在心裡找到支撐是很不容易的,而信奉一個貌似堅定的人,則容易的多。

但是,真相往往令人不悅,這些都是不可靠的。

若要尋找到真正的支撐,我們必須找到自己。

沒有思考的模仿是作秀,有思考的選擇叫借鑒。

我一直在努力,嚮往美好的結果,而所有的結果需要真實的適合我,並由踏實的積累而來。

年輕人應該活得飽滿而自在,生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已。

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鐫刻著這樣一個神諭——「認識你自己」,哲學家蘇格拉底常用這句話教育弟子。因為,人需要認識自己的性格、愛好、可能和邊界。

模仿自己所沒有的激情,其實不僅是年輕人的典型幼稚病,還是天下所有」表演型人格「的淵藪。

說明:由於我所讀書到工作基本都從事設計行業,因此,本文討論的年輕人心理特徵,或許僅限於設計師,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TIP:文中所有插圖均來自我的朋友:插畫家諾木汗先生

———————————————

歡迎關注SODO官方微信(搜索:sodo_art)

如有設計求職、專業技法、職業提升、求職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宇文妍諮詢

推薦閱讀:

求大神解析這種圖形如何用AI製作?
大女孩的花裙子與設計師的理想國之Marimekko
人工智慧時代:設計師如何應對挑戰和機遇
字母W為何要這樣設計?

TAG:职场 | 设计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