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概覽【業務類】
在前面的很多文章中已多次強調,目前整個數字營銷領域正在經歷快速升級。正逐步用程序化、數據化、智能化、閉環持續優化的方式,來取代傳統靠人工低效的媒介廣告投放方式。
如上圖所示,廣告主運用程序化廣告手段對目標受眾進行廣告投放,由傳統直接人工對接媒體(廣告流量賣方)採買廣告的過程,升級為,經過DSP(程序化買家)、ADX(廣告交易平台)、加上DMP(大數據平台)的核心大數據指導,自動化來完成的過程。可見DSP、ADX、DMP是程序化廣告十分重要的三大環節。本書前面的內容已對DMP、ADX進行了介紹。本章將會從實戰業務角度,對DSP的典型模式、原理、特性、功能、技術架構、演算法及運營實操中必須注意的點,進行介紹。
隨著整個行業上下游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完善,需方程序化買家模式也迅速發展。需方程序化買家就是我們常說的DSP: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即:網路廣告的程序化買方操作平台。如下圖所示,通過這個操作平台的技術手段,買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精準對目標人群的每一次廣告曝光機會,進行實時競價購買。
圖:DSP閉環優化示意
簡單打個比方:ADX就像「股票交易市場」,而DSP就是「炒股軟體」,就是「股票交易員」,每一次競價購買廣告曝光機會都是根據數據、演算法和定向策略的設置而進行的。
國內DSP典型模式介紹
隨著行業高速發展,國內DSP也不斷隨著自身定位、優勢、商業模式等等的不同分化為:獨立DSP、大媒體自帶DSP、DSP+ADNetwork(由AdNetwork衍生而來)、「獨有DMP+DSP」等等幾種模式。
- 獨立DSP,即獨立於廣告資源之外的DSP平台。獨立DSP不擁有廣告資源,只有不斷地給廣告主證明「程序化購買」這個持續優化工具本身的效率,才是其立足之本。這有點像炒股軟體,他們對廣告流量程序化購買上是一個相對公立的立場。典型代表例如:品友互動、舜飛、璧合、新數等等,偏移動端的有力美、多盟等等。
- 大媒體自帶DSP,典型代表例如:騰訊的智匯推(面向騰訊門戶、視頻、新聞App等廣告資源)及廣點通(面向騰訊體系的社交類廣告資源:QQ、微信等)、sina的扶翼、sohu的彙算等等。這類因其流量資源的特點,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但當廣告主想對多種媒體流量資源,廣告投放做跨媒體聯合頻控時,就會有點困難。
- 自有流量(由Adnetwork衍生而來)的DSP+ ADNetwork,這種模式是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模式,其媒體資源上往往都有一定的特點。他們因為依附於自有的一些流量,會對自有流量有一定的優先權和變現壓力。同樣當廣告主想對多種媒體流量資源,廣告投放做跨媒體聯合頻控時,就會有點困難。
- 獨有DMP數據的DSP,典型代表例如:銀聯智惠握有POS交易數據通過DSP變現、掌慧縱盈握有線下大交通等場景數據通過DSP變現。這些公司在廣告流量上相對公立,通過獨有的數據為廣告主創造價值,是核心動力。
市場中存在各種DSP,我們一般會從如下主要幾個維度來對DSP進行評估:
- 資源量及資源質量:即對接ADX的總量及資源質量。這點決定了可競價廣告資源的總量及質量。
- 人群分析:即DMP的處理能力和特有的大數據。這點決定了精準投放決策的準確性。
- 系統及演算法:這點決定了是否能滿足廣告主多樣的投放及優化需求。
- 服務經驗:主要包括服務人員的經驗和系統支撐的能力
精準廣告投放要達成良好的效果,必須對主要考核指標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有備無患,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主要考核指標
一般品牌廣告主及效果類廣告主的主要考核指標會有些不同。因為品牌廣告主主要重點是品牌宣傳,典型行業如汽車、快消等等。效果類廣告主主要重點是追求的直接效果,例如註冊、下載、購買等等,典型的行業如遊戲、電商、金融類等等。(當然會有些常規類指標,是大家都會關注的。)
- 常規類及偏品牌類指標
- PV (Pageview(瀏覽量)): 網站各網頁中被瀏覽的總次數。一個訪客有可能創造十幾個,甚至更多的Pageviews;是目前判斷網站訪問流量最常用的計算方式,也是反映一個網站受歡迎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廣告是在網頁及頁面中被展示、被用戶瀏覽的,也有用PV來作為廣告的瀏覽量的。
- Impression(廣告曝光數):廣告被展示的次數,用戶每瀏覽一次網頁,同時頁面中的廣告位中的廣告被展示一次,就是一個Impression;廣告主希望10萬人次看到廣告,即10萬次Impression;也是評估廣告效果的元素之一。
- UV(獨立訪客):即Unique Visitor,訪問網站或看到廣告的一台電腦客戶端或手機客戶端為一個訪客。
- Click(點擊次數):用戶點擊廣告的次數;是評估廣告效果的指標之一。
- Click Through Rate(點擊率):簡稱CTR;廣告被點擊的次數與廣告被曝光次數的比例,即Clicks/ Impressions;如果這個廣告被了一萬次,被點擊500次,那麼CTR為5%;目前,PC端平均CTR為0.3%;CTR是評估廣告效果的指標之一。
- IP(獨立IP地址):即InternetProtocol,指獨立IP地址數。
- Cost(廣告消耗):即廣告投放實際總共花了多少錢。
- CPM(千人成本):即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每千次曝光數成本;廣告主為她的廣告顯示1000次所付的費用;如果一個Banner廣告單價是¥10/CPM,意味著每被1000人次看到就收¥10;如此類推,每10000人次看到就是¥100;CPM是評估廣告效果的指標之一。
- CPC(Cost-per-click點擊成本):每次點擊的費用。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CPC是評估廣告效果的指標之一。
- Landing Page(落地頁):廣告被點擊後打開的頁面俗稱「落地頁」。
- Landing Rate:落地頁PV數/廣告點擊Click數。主要用於分析點擊效率。
- CPUV(Cost-Per-UV):即每個UV的消耗,每獲得一個UV所付出的成本。CPUV更低,意味著相同的預算能覆蓋到更多的UV,這樣廣告效率更高。
- CR轉化率:Conversion Rate的縮寫,是指訪問某一網站訪客中,轉化的訪客佔全部訪客的比例。
- 二跳率:網站頁面打開後,用戶在頁面上產生的首次點擊被稱為「二跳」,二跳的次數即為」二跳量」,二跳量與瀏覽量的比值稱為頁面的二跳率。
- 跳出率:跳出率是指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的用戶,佔一組頁面或一個頁面訪問次數的百分比。
- 人均訪問頁面:即:PV總和/ UV。
- 視頻OTV廣告投放TA濃度相關指標請詳見文章《視頻廣告常用詞您都知道多少? - 知乎專欄》的介紹,此處就不額外展開啦。
等等
- 偏效果類指標
- CPA (Cost-per-Action):根據廣告最終投放的效果,即回應或者激活的數量收費,而不是廣告的投放量。汽車行業常見CPL(Cost-per-Leads(收集試乘試駕銷售線索))。
- CPS(Cost-Per-Sale):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即分成模式結算。
- CPV(Cost-Per-Visit):每個訪問(Visit)的成本。即發布不收費,展示不收費,點擊不收費,只是按照瀏覽指向網站的有意向客戶數量收費的。
- CPDownLoad(Cost-Per-DownLoad):按照每次下載收費,下載就付費,不管是否安裝,當然不同渠道的下載到激活轉化率不同的。
- ROI:Return On Investment的縮寫,投資回報率。
- 重複購買率:指消費者在網站中的重複購買次數;
- 客單價:是指每一個訂單的平均購買商品金額,也就是平均交易金額。
等等
(轉載請註明出處:微信訂閱號:ad_automation)
文字表現力有限,歡迎參加《812線下大課堂》:8月12日「DSP上」專題【流水課通知】 - 知乎專欄 面對面為您答疑解惑講透您關心的問題。
推薦閱讀:
※有115年歷史卻首次入華的妙卡,能喚醒日益萎靡的中國巧克力市場嗎?
※12月2日億級多Campaign PDB+移動設備ID專題-PDB3流水課通知【北京流水課絕版】
※市值5年飆3倍,漲幅堪比亞馬遜,數字營銷讓Adobe老樹逢春 | 愛分析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