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完亞洲排第九的餐廳還是不開心?

要不是預定的時候做了信用卡擔保,我本來是想取消訂位的,看了下菜,全是套路啊……哎,亞洲50佳新入榜就衝進前十,史上最佳戰績,米其林也給了二星,還是去吃吃看吧!

來感受一個層層走低的開場:

餐廳在新加坡美術館裡,晚上八點我們圍著關門的National Gallery繞了大半圈也沒找到飯店招牌,最後只好打電話找前台,一位姑娘出來接頭,原來美術館不允許餐廳設明顯標誌,入口是一道不起眼的小門。

Odette以粉粉柔柔的室內設計萌炸了眾人的少女心,但晚上燈光調暗了,看起來就沒有官網圖片那麼美,強烈建議你白天來吃,除了拍照更好看之外,午市套餐比晚上便宜60-80新幣,而菜式沒有大差。

餐廳的酒單設計只能說平庸,新加坡的酒稅又高,不想再花一千塊喝一瓶無趣的餐酒,當晚我選擇不喝。

三款麵包,大概由於天氣炎熱的原因,沒有完全發酵,配豬油不錯。

菲律賓服務員的口音好重,費了半天勁兒才解釋清楚開胃小食究竟是些啥,看來這一頓註定艱難……

烤皮塔餅配黃瓜番茄香草色拉;

橄欖油脆片卷番茄和山羊芝士;

小酥殼裡裝著豆子海藻薄荷油;

假裝成茶水的菌菇湯,法壓壺裡是牛肝菌高湯,杯子里裝著蟹味菇sabayon,配草菇味兒的brioche麵包,就連托盤也是蘑菇造型,調味好用力啊,我彷彿聽見每個容器都在唱:我好鮮吶!

生蚝扇貝的組合華麗麗地出場,挽救我彼時低落的心情。

這一碗可以稱之為「海中貴族」:愛爾蘭的生蚝、北海道的海膽、馬達加斯加的藍螯蝦、中國產的魚子醬,還打了一朵生蚝慕斯雲……以及不能免俗的金箔。

生蚝繼續加碼,牛奶感十足的Majestic生蚝,搭配vichyssoise土豆奶油濃湯和grenaille potatoes法國小土豆,輕輕腌漬的海藻增添新鮮的大海風味。

大扇貝來自挪威的特隆赫姆Trondheim,肉質細膩綿滑,秒殺北海道,好棒!

廚房幫扇貝配了一小塊蕪菁、調了辣根汁、點了紅色沙棘油和綠色蒔蘿油……不幸統統淪為陪襯。

至於把生蚝做成天婦羅……太油,不靈,浪費,差評。

這盤甜菜是廚師的名菜,五彩繽紛盡情展現著時下各種時髦的烹飪技巧:球化技術、急凍乾粉、啫喱、冰霜、泡沫、蛋白餅……舌尖上一陣迷亂,甜菜頭變得虛幻,只有嚼到酸澀的石榴籽、磕到牙的時候才感到幾分真實。

事實上,我們的座位正對透明廚房,我是眼看著小姑娘從保鮮盒裡挖出一勺甜菜冰淇淋球完成了最後的裝盤——整個廚房就像一條高速運轉的流水線,廚師各司其職,完成各項機械化操作:虹吸瓶、攪拌棒、風乾機……一間精確控溫嚴格計時的食材加工廠。

接下來的蛋蛋上桌的時候,我是有點抵觸情緒的,迷迭香太熏人,麻煩拿走好嗎?

煙霧搞那麼浮誇,有意義嗎?

這道菜要是三年前吃到,我大概會有新鮮感,放到今時今日,只覺得無聊……煙霧繚繞的雞蛋秀只是為了刷存在感,於味道毫無助益。

此處唯一的技術亮點在於:紐西蘭的雞蛋,63.5攝氏度慢煮55分鐘——為什麼要用紐西蘭蛋蛋而不是日本蛋?因為紐西蘭蛋黃更結實,戳破後達到半凝固的狀態,可以跟土豆、蕎麥和chorizo拌起來吃。

一道肝湯,「Comme un Pho」,就是像吃越南河粉一樣吃鵝肝。

Pho是用滾湯把生牛肉片燙熟,這裡則是把「鰻魚出汁」衝下去,把鵝肝燙熟,再配上日本鮮鮑和煙熏鰻魚增添咬口和咸鮮,半生的鵝肝口感柔和濃滑而奇妙,哇,力挽狂瀾了。

兩道魚類主菜,咦?為什麼同樣是魚,我配魚刀而你配餐刀?

正巧餐廳經理路過,水平比菲律賓姑娘高出不少,應答自如:因為先生的配菜是baby gem lettuce(寶石小生菜),魚刀割不斷呀!

我先生的鯛魚被命名為「泰國精神」,從椰漿和黃咖喱醬的調味來看,法國廚師這些年沒在東南亞白呆。

我的線吊海魴魚是十分傳統的法式烹飪,朝鮮薊風味湯,細膩溫和、微咸微酸。

最後兩道禽類飛上餐桌,終於掀起高潮:

雞雞搭配小龍蝦和巴伐利亞白蘆筍,請問為什麼春天過了這麼久你們還在做白蘆筍呀?

餐廳經理的道理也講得通:雖然現在是夏天,但今年氣候反常,六月底七月初的白蘆筍反而品質極佳!

小碗里是龍蝦高湯和白蘆筍粒,雞皮超級脆!

鴿子跟迷迭香和百里香烤得差不多的時候,服務生端著鍋跑來讓你選嫩度,medium rare好啦。

雖然我很懷疑給客人看的那隻鴿子只是擺擺樣子,但廚房最終端出來的鴿子三吃確實烹飪精準:烤鴿胸、鴿肝醬和油封腿,都是傳統法餐的底子。

鴿腿處理得最好,活肉又嫩又香,吮指回味時把用來捏鴿爪的紙卷打開一看,果然也是廚師的心頭好。

清口甜品:月桂葉、青蘋果和黃瓜。

櫻桃杏仁的甜品是最後的驚喜:新鮮法國櫻桃和風乾義大利櫻桃,配接骨木花和各種形式的杏仁:餅乾、泡沫和冰淇淋,新鮮的杏仁片特別出彩!

法國主廚用自己外婆的名字來命名餐廳,但吃完Odette我覺得其實跟外婆她老人家沒有多大關係,更多的是Julien Royer自己後天的嚴格訓練與養成。

主廚Julien Royer用來致敬外婆的檸檬撻酸到倒牙。

如果你想體驗新加坡的好餐廳,Odette值得一試,但記得最好來吃午餐,把晚餐的機會留給野心勃勃的Andre吧!

吃完這頓飯,並沒有歡欣,儘管食物幾乎沒有瑕疵,但套路啊總有看厭的時候……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吃過如下的亞洲50佳的話:

No.1 Gaggan 曼谷(敬請期待)

No.2 Andre 新加披(兩星冤不冤?)

No.3 Amber 香港(很舒服)

No.5 Nahm 曼谷(咸死人)

No.6 Narisawa 東京(工整漂亮)

No.7 龍吟 東京(不許拍照)

No.9 Odette 新加坡(就這樣了)

No.16 Les Amis 新加坡(法餐前輩)

No.17 龍景軒 香港(維港之夜)

No.21 Issaya Siamese Club(改良泰餐)

No.27 Tippling Club 新加坡(雞尾酒配餐)

No.33 Ta vie 香港(感覺不大好)

No.32 譽瓏軒(茶水很棒哦)

No.39 御膳房(改天抽空寫)

自古美味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啊!

以上探店鏈接請關注微信「一片吃心」;

更多旅行與美食,歡迎微博找「吃心一片兒」!


推薦閱讀:

清幽秀麗的小橋流水,四季而異的蘇州美食
餃子除了下著吃,蒸著吃,煎著吃外,還有哪些吃法?
冰淇淋融化後再冷凍,還能變回冰淇淋嗎?
柬埔寨都吃什麼?

TAG:美食 | 美食家 | 米其林餐厅 |